-
1 # 人生自由路
-
2 # 深圳餵魚哥老李
相信許多釣友都喜歡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而我也不例外。那麼吃鉛量與浮漂的靈敏度有何關係呢。
先舉個例子,如果倆輛同樣的貨車,一個空車,一個裝滿一車沙子。以同樣的速度走下坡路。那個這個裝滿沙子的車要比空車的煞車難度大的多。(慣性與質量等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中學物理學過,我就不再說了。不信就站在火車前500米看情況,開個玩笑。)
說到這我們就少不了說浮漂的靈敏度與慣性的關係了。當然這必須要用倆個只有材質不同,其他都一樣的倆款浮漂做比較了。一隻浮漂我們要想把它拉下水,需要的鉛皮要比浮漂的本身質量要大的多。我們以調平水為例(鉤離底下同),也就是說吃鉛量大的這隻浮漂加上所需鉛皮的質量要大與吃鉛量小的浮漂。
說到這我們就可以這樣理解,還是以調平水為例,由於吃鉛量大的浮漂的線組的整體質量要大與吃鉛量小的。在受到向下的同樣的力時,吃鉛量大的浮漂是不是就像裝滿沙子的貨車難以煞車呢。有些人也提過空心浮漂吃鉛量大而沒人用的問題,我沒用過,我只能說空心浮漂裡面是空氣,空氣受溫度的影響極不穩定。這也許就是原因。
對浮漂吃鉛比的理解
浮漂吃鉛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與調平水時全部配鉛的比例。早年一次初冬釣小鯽魚,折白雪公主漂且無備品,只好用大小相仿的桐木漂替代,配鉛減一小半,不想頓口漁汛更加敏感、清晰,不是說“浮漂吃鉛比越大越靈敏”嗎?當時十分疑惑。“浮漂吃鉛比”是一個很有議論的題目,2支外形完全相同只是吃鉛比不同的浮漂對懸墜釣線組有哪些影響或作用呢?講點自己的理解。
一、浮漂材質對吃鉛比的影響。
浮漂分為漂身、漂腳和漂尾三個部分。
漂腳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製成,這幾種材料的比重(比重範圍大致在1.4—2.1)都大於水的比重。
漂尾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
漂身作為主浮體是決定吃鉛比的核心因素。現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爾莎木和蘆葦。
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較大很難做出2.5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
巴爾莎木和蘆葦可做出3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如泛宇出品的:巴爾莎的羅漢Ⅱ伏的3號漂,自重0.8克、吃鉛重2.5克,蘆葦的如來LB-0301的4號漂,自重1.16克、吃鉛重3.56克)。
同時,漂身、漂腳、漂尾長短、粗細,特別是空心尾,都對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響。單純追求高吃鉛比的浮漂與水情、魚情無補也需要很高的代價。
二、浮漂吃鉛比的物理含義。
浮漂吃鉛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關係,吃鉛比越大意味著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為線組提供更多的承載浮力。
三、浮漂吃鉛比對線組的影響。
線組是一個柔性的水下系統,通過線組的整體運動使浮漂產生目視訊號,浮漂吃鉛比決定了線組的配重分佈,吃鉛比小配鉛少,吃鉛比大鉛墜重(就是俗話說的大頭在下),對線組的定位功能、誘聚功能、訊號功能都會產生不同影響。浮漂吃鉛比大、線組鉛墜(為說話方便,將其它水下元件一併歸入鉛墜討論)配重就大,線組的質量分佈更加不均衡,反之亦然。
1、對線組定位功能、誘聚功能的影響。用吃鉛比大的浮漂,有利於線組快速定位提高垂釣效率,同時也使“兩擺”行程加快減低了部分誘聚功能,兩者不可兼得。
2、對線組訊號功能的影響。由吃鉛比大的浮漂組成的線組好比是用繩子連線著的由火車頭和一節空車廂組成的列車,顯然,讓你先拉動慣性很大的火車頭再帶動車廂肯定不容易,魚咬鉤要先拉動鉛墜然後再帶動整個線組,道理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這樣的線組在魚保持相同吸食力的情況下,出動作給人的目視特點是:頓感弱下行幅度大。線組整體重量越小越易啟動,叢傑講授的大棚冬釣瓜子鯽線組即為典型案例,但線組重量分佈越均衡越易啟動、漂像頓感越明顯的觀點常被忽略。
我個人理解:浮漂應放入線組這個系統中,根據水情、魚情動態考量,吃鉛比1—2的浮漂有利於線組重量分佈均衡,打深打快打遠是大吃鉛比浮漂的長處,揚長避短,用好不同吃鉛比的浮漂應是長進釣技的一個方面。
-
3 # 陽光襲面1
謝謝邀請,我覺得釣魚說白了就是機關陷阱,就像老鼠夾一樣的,所以沒必要研究那麼深刻,我認為靈敏度就是看你怎麼調製魚標了,無論吃鉛大小我們都要掌握壓力於浮力的量,讓壓力和浮力處於一個臨界點,當魚吃食的時候就會打破這個臨界點從而使魚標產生動作,但是如果鉛多的話,尤其是在逆風條件下比較容易拋線。使魚鉤能夠準確達到窩子裡!我釣魚都是從爸爸盒子裡隨便拿一隻魚標,然後到了河邊自己再除錯。我記得有一次魚標壞了,我用蘆葦杆做了一個魚標,一樣魚獲滿滿!
-
4 # 武符臨門
關於魚漂吃鉛量和自重與配鉛量有什麼關係分兩種判定,一種是平水狀態,一種是五目狀態,當然還有少數其他判定標準,但是屬於非主流就不多說了。你這兩款漂如果都是一種判定吃鉛的狀態,那前者材質輕,保證同樣吃鉛的情況下浮漂體積比後者小,在水中阻力就小,訊號會更大一些。個人認為第一款浮漂更好一些。當然也不能絕對,這裡還有漂型的區分,同樣的吃鉛要看漂型。
-
5 # 湘村姚哥
魚漂吃鉛量是指在垂釣時控制魚漂目數釣靈或釣頓,吃鉛量可以根據魚竿長短來選擇魚漂吃鉛量大小,吃鉛量大的魚漂,長竿用,或釣大魚用,有風時能更好的丟擲去。魚漂的自重,看魚漂用的什麼材質,比如巴爾衫木魚漂,自身重,靈敏度適中,穩定性好。蘆葦材質魚漂自身輕,靈敏度高,蘆葦是天然生長材質。複合材料奈米魚漂靈敏度高,自身比較輕,穩定性沒有蘆葦魚漂好。孔雀羽毛魚漂,自身比較輕靈敏度高比較好,深受釣魚人的喜愛。魚漂吃鉛重的漂身比較大,自身也重。吃鉛小的魚漂漂身就小,這就是自重與配鉛的關係。
回覆列表
浮漂吃鉛比是整支浮漂的重量與調平水時全部配鉛的比例。
浮漂吃鉛比就是整支浮漂比重的外在反映,相互是反比關係,吃鉛比越大意味著整支浮漂的比重越小,比重小的浮漂能為線組提供更多的承載浮力。
線組是一個柔性的水下系統,通過線組的整體運動使浮漂產生目視訊號。
浮漂吃鉛比決定了線組的配重分佈,吃鉛比小配鉛少,吃鉛比大鉛墜重(就是俗話說的大頭在下),對線組的定位功能、誘聚功能、訊號功能都會產生不同影響。
擴充套件資料:
浮漂材質對吃鉛比的影響:
浮漂分為漂身、漂腳和漂尾三個部分。
漂腳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製成,這幾種材料的比重(比重範圍大致在1.4—2.1)都大於水的比重,漂尾可用實心尼龍棒、玻璃鋼棒、碳素材料棒和空心塑料管制成,只有空心塑料管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
漂身作為主浮體是決定吃鉛比的核心因素。
現在做漂身的材料主要是孔雀羽、巴爾莎木和蘆葦;
孔雀羽因自身比重較大很難做出2.5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巴爾莎木和蘆葦可做出3倍以上吃鉛比的浮漂;
同時,漂身、漂腳、漂尾長短、粗細,特別是空心尾,都對整支浮漂的比重有很大影響。單純追求高吃鉛比的浮漂與水情、魚情無補也需要很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