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
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得山字)
杜甫〔唐代〕
追餞同舟日,傷春一水間。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天涯故人少,更益鬢毛斑。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點題,寫詩人趕來為友人餞行,泛舟水上,面對涪江無邊春色,倍加感傷。
B. 頷聯直抒胸臆,寫詩人飄零為客時間已久,年老體衰,對友人的歸還表示羨慕。
C. 尾聯感慨友人離去後,故人日漸稀少,兩鬢的白髮愈來愈多,不言情而情自現。
D. 本詩語言清新,詩味醇永,送別友人,而暗寓自身的失意之感,情感沉摯動人。
16. 請賞析本詩的頸聯。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中以馬為喻,從反面強調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韓愈《師說》中將“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做了對比,肯定了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從師求學的態度。
(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回首往事,猶記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在佛狸祠下,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D “本詩語言清新”風格不對。
16. ①運用想象(虛寫)手法,詩人設想友人返京路上繁花開滿重重樹木,輕雲繚繞處處青山,意境深邃幽遠。②運用疊詞技巧,“重重”“處處”增強了韻律感,同時還表現了樹木之盛、青山之多。③以樂景襯哀情,詩人借對“花”“樹”“雲”“山”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歸京的羨慕之意和自己仍滯留蜀地的傷感之情。
17.(1).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2).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3).烽火揚州路一片神鴉社鼓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
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得山字)
杜甫〔唐代〕
追餞同舟日,傷春一水間。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
花遠重重樹,雲輕處處山。天涯故人少,更益鬢毛斑。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點題,寫詩人趕來為友人餞行,泛舟水上,面對涪江無邊春色,倍加感傷。
B. 頷聯直抒胸臆,寫詩人飄零為客時間已久,年老體衰,對友人的歸還表示羨慕。
C. 尾聯感慨友人離去後,故人日漸稀少,兩鬢的白髮愈來愈多,不言情而情自現。
D. 本詩語言清新,詩味醇永,送別友人,而暗寓自身的失意之感,情感沉摯動人。
16. 請賞析本詩的頸聯。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中以馬為喻,從反面強調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韓愈《師說》中將“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做了對比,肯定了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從師求學的態度。
(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回首往事,猶記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在佛狸祠下,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D “本詩語言清新”風格不對。
16. ①運用想象(虛寫)手法,詩人設想友人返京路上繁花開滿重重樹木,輕雲繚繞處處青山,意境深邃幽遠。②運用疊詞技巧,“重重”“處處”增強了韻律感,同時還表現了樹木之盛、青山之多。③以樂景襯哀情,詩人借對“花”“樹”“雲”“山”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歸京的羨慕之意和自己仍滯留蜀地的傷感之情。
17.(1).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2).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3).烽火揚州路一片神鴉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