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冶金廠6677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經濟發展,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代替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

    2、 直接原因: 激烈的競爭。為壯大國力,在諸侯競爭中處於優勢 。

    具體來說:

    1、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坐大。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這是爭霸的前提。

    2、宗法分封制破壞。

    3、經濟上:春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各地發展不平衡是諸侯爭霸的發生重要原因。

    4、爭奪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及對其它諸侯國的支配權 。

    二、諸侯爭霸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

    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透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而新興的諸侯大國,先後取得霸主地位,而實際上,等於接替周王室王朝共主。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手在晉陽打敗智氏,其後逐步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公元前379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是為“田齊”。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86年蘇聯的實力和美國比起來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