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我曾經的情況。
大概是在十年前左右吧,有一個朋友說喜歡跟我在一起共事,因為可以多學一些東西,其實他的學歷比我高,我們在一起共事也沒多久。
還有一個當時是本科學歷的朋友,因為他的專業比較冷門,找不到對應的工作,所以經常進工廠瞎混,雖然有補助,但十年前也只有兩千左右。後來我就對他說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不要再進工廠浪費自己的能力了,然後他就換了一份工作,每天都可以隨隨便便賺幾百塊錢,有時候甚至能賺一兩千塊錢(十年前的深圳想賺錢特別容易)。
後面還有一個女生一天到晚喜歡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跟我相處久了,她說我一般情況下不說話,一說話就顯得特別有道理。
我曾經因為特殊的人生經歷,導致幾乎沉默寡言了十幾年,後面更因為看透了太多的塵世間的事情,以至於幾乎不想說話了,一方面是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一方面覺得說話顯得比較多餘。因為塵世間的道理真的看透了其實也沒多少,明明一句話就可以說透的事情,有的人一輩子都看不透,一句話就可以說完的,有的人可以囉囉嗦嗦地寫幾本書都還沒有完事。
轉回主題。
據我所知,不想多說廢話,一種情況是本身命格就比較特殊,生來就擁有超常的洞察力。另一種是後天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看透了自然就能領悟到大道至簡。
如果結合到具體的個人,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不說廢話,因為有命格作用著他。而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歡多說話,給別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冰冷,或者說比較酷。
先這樣了,知易行難,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書呆子以為靠書本就可以盡知天下事了,比如現代版的科學是唯一的真理、世上沒有鬼神、唯物主義者們,都是顯得很幼稚。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別人從現實世界中提取總結而來的,別人說什麼你就接受什麼,但別人說的終究只是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你只聽別人說,你永遠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最好還是靠自己多去經歷多實踐。
先說一下我曾經的情況。
大概是在十年前左右吧,有一個朋友說喜歡跟我在一起共事,因為可以多學一些東西,其實他的學歷比我高,我們在一起共事也沒多久。
還有一個當時是本科學歷的朋友,因為他的專業比較冷門,找不到對應的工作,所以經常進工廠瞎混,雖然有補助,但十年前也只有兩千左右。後來我就對他說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不要再進工廠浪費自己的能力了,然後他就換了一份工作,每天都可以隨隨便便賺幾百塊錢,有時候甚至能賺一兩千塊錢(十年前的深圳想賺錢特別容易)。
後面還有一個女生一天到晚喜歡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跟我相處久了,她說我一般情況下不說話,一說話就顯得特別有道理。
我曾經因為特殊的人生經歷,導致幾乎沉默寡言了十幾年,後面更因為看透了太多的塵世間的事情,以至於幾乎不想說話了,一方面是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一方面覺得說話顯得比較多餘。因為塵世間的道理真的看透了其實也沒多少,明明一句話就可以說透的事情,有的人一輩子都看不透,一句話就可以說完的,有的人可以囉囉嗦嗦地寫幾本書都還沒有完事。
轉回主題。
據我所知,不想多說廢話,一種情況是本身命格就比較特殊,生來就擁有超常的洞察力。另一種是後天經歷了太多的事情,看透了自然就能領悟到大道至簡。
如果結合到具體的個人,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不說廢話,因為有命格作用著他。而有的人天生就不喜歡多說話,給別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冰冷,或者說比較酷。
先這樣了,知易行難,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書呆子以為靠書本就可以盡知天下事了,比如現代版的科學是唯一的真理、世上沒有鬼神、唯物主義者們,都是顯得很幼稚。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別人從現實世界中提取總結而來的,別人說什麼你就接受什麼,但別人說的終究只是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你只聽別人說,你永遠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最好還是靠自己多去經歷多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