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少年教育心理
-
2 # 山花爛縵
我們也是從孩子長成人的,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都願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培養成國家的有用之才,光祖耀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自己心急火燎,焦慮恐懼都與事無補,還是把自己的心態擺正,過度思慮只會把自己身體搞垮。你如是有個三長兩短,孩子又指望誰?要相信自己,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信任自己事事處處都比他人強,要揚長避短,不攀比不要拿自己弱點比別人的長處,悲觀,自慚形愧都是非常錯誤的!
-
3 # 智媽育兒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雖然越過越好,但家長卻越來越焦慮。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們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了,吃飽了穿暖了,我們就會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我們就會過度關注孩子。
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呢?
我們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更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我們這代父母,特別重視孩子,對孩子有著許許多多的夢想和希望。中國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害怕他們沒出息,達不到自己期望。
但是,仔細想想,對於我們身邊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當我們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時,就會把壓力強加給自己,焦慮自然就產生了。
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前,一個家庭中有好幾個孩子,家長的精力都被孩子分攤掉了。而如今,獨生子女往往享受著6個人全部的愛(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我們用愛和夢想綁架孩子,不願意讓孩子成為普通人,想贏怕輸的心理導致現在的人越來越焦慮。而減輕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接受我們孩子很普通的這件事實,教會孩子獲得幸福的方法。
讓孩子做一個平凡的、快樂的人,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
4 # 陳哲升
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所以,要努力瞭解孩子的天賦,順應其天賦,千萬不要拔苗助長,更不要強扭,比如軟枝的樹木才能屈出造型,如果把硬枝的強制屈出造型,不是扭折了?硬枝卻能長成參天大樹,各有優點,也各有劣勢,所以,自己的孩子是屬於什麼先天材質?順勢而為,才能事倍功半。
如果把丁俊暉(桌球高手)往清華北大等大學裡逼,把馬雲往籃球上培養,把姚明往跳水專業培養,雖然都是最好的培養機構,但是能成功嗎?
我專業玄學,但是孩子沒興趣,我也不強求。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們帶著不同的天賦來到人間,靠父母理性去發現,去發掘,去因勢利導地培養,如果父母是真正的好父母,孩子就能成才,不一定是父母期待的人才,但是適合自己天賦的人才,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健康快樂!
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父母的,把孩子培養成心態好,Sunny積極,樂觀向上,就是最好的教育,他們的人生起點才是健康高起點。
回覆列表
作為家長對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條件而感到焦慮和恐懼,表示很能理解,但過度的焦慮和擔心未必是好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1、您的過度擔心表現出的焦慮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不好影響,應該營造一個好的心理氛圍,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成長。
2、對孩子過度的物質縱容對其成長不利。孩子必須要經歷物質獲取艱難的感知過程,才會理解生活的發展,而非父母理所當然要為之付出,應該是感受那份家人一起努力的氛圍。
3、孩子對物質的需求並沒有成人想的那麼多。成人大多是以自身對物質的理解來判斷孩子,其實孩子對精神的要求比對物質的要求更多,比如陪伴、共同經歷等。
4、如果真想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那一定是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差或是不穩定,這是最傷人的,如果最初起點太高,後續想要再提高就會很難,這也最容易讓孩子失望。
祝您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好,自身也過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