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回覆列表
  • 1 # 詩經女孩

    主張抗金的他,當然不受南宋朝廷的待見。23歲那年他自己組織軍隊抗金,殺入 50000 人的敵營將叛將生擒,而且突出了重圍,奔襲千里,將叛將押至臨安,削了腦袋。辛棄疾一戰成名,舉國震驚。南宋當朝震驚的結果,就是解除了他的兵權,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招惹金人幹嘛?

    沒有武裝,他就給皇帝寫信,寫文章,讓皇帝厲兵秣馬,準備北伐,重拾舊山河 。皇帝不幹啊,他就被削了官職,去了江西上饒。這首詞就是他閒居帶湖時所作,創作時間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遊覽,博山風景優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少年的時候,因為不理解愁苦的滋味,為了寫出好的新的詞,經常學古人一樣登高望遠,沒有愁苦而勉強說有愁苦。

    然而如今我已人到中年,飽經憂患之苦,生活歷盡艱辛。這些愁苦,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說也說不盡,還是不說罷了。唉!只好說,天涼了,秋天到了。

    作者的無奈和嘆息可見一斑,通篇言愁。“愁”字是全詞的線索。上片的“愁”是附庸風雅,故作多情的閒愁;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是憂國傷時、報國無門之哀愁。

    詞的上闕, 年少之時辛棄疾愛上層樓,一部分是出於古代士人的登樓傳統。《詩經毛傳》認為:“登高能賦,可以為大夫”。學著古人登高望遠,一方面為了附庸風雅,沒有愁來強說愁。作者連用兩個“愛上層樓”,這一疊句的運用,避開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帶起了下文。前一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複句,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麼是憂愁,所以喜歡登樓賞玩。後一個“愛上層樓”,又同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結成因果關係,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詩興,在當時“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也要勉強說些“愁悶”之類的話。

    詞的下闕,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對於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空有一腔報國志向,卻無處發揮。如今只好閒居在這帶湖,“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其心中的愁悶痛楚有誰能知。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說之亦復何益?只能“卻道天涼好個秋”了。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了。其實,“卻道”也是一種“強說”。故意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也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

    作者通過“少年”時與“而今”愁的對比,表現了自己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路,空有一腔熱血的痛苦和無奈,也是對南宋朝廷的諷刺與不滿。

    《四庫全書總目》就對《稼軒詞》的創新性和對後世的影響給予了極高評價:“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

    迄今不廢。”

    你看作者年少時,比起感情,更工於藝術形式和技巧。少年不識愁滋味,哪個人的少年不是無憂無慮的呢?那時候為作新詞,愛上層樓,未免有故作深沉無病呻吟之弊病,或者說一些這時的作者顯然更加看重形式而缺乏真情流露。我們也經常這樣,學著大人的模樣說一些話,做一些自認為是大人做的事兒,說自己的一些愁苦的事兒,在大人眼裡可能就是個笑柄。

    等到長大了,成熟了,發愁的事兒越來越多,房子,車子,票子,哪個不是一件愁苦的事兒呢?等我們再想訴說時,“賦新詞”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欲說還休”,想說給誰說呢,說出來又有什麼用呢?乾脆不說了,還是踏實幹吧!

    最後,“卻道天涼好個秋”,真的是點睛之筆。秋天本來是豐收和收穫的季節,如果沒有目標,沒有奮鬥,最後只能天涼好個秋了。所以瞭解了稼軒的愁緒,請撫平這種愁緒,化悲痛為動力,一起奮鬥吧!

  • 2 # 清心一棧

    01

    讀詩詞,思自身。

    青春,是青澀而蒼白的,標榜著自我和憂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想當初年少無知,以為心中的那點情懷大似天,如今想來太不實際,自尋煩惱到無病呻吟了。

    找著,找著,已經人到中年。

    如今才明白,真正的愁無處可說,也無從說起;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如何說?說了別人未必能懂,懂的人也不一定能幫到你,還給對方添了擔憂和煩心。不如不說。

    你有你的苦,別人有別人的辛酸,每個人都是個體的。很多事,只能自己承擔。

    迎刃而解事情,自得其樂心情。

    多愁多慮多苦惱,何必事事放心頭?很多人事,該翻篇就翻篇,生活還要繼續。

    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得樂子且樂子,沒樂子,過日子。

    他回憶少年時代的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

    當時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說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

    他不僅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認為中原可以收復,侵略者是可以被趕出去的。

    因此,他不知何為“愁”,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發一點所謂“愁情”,他是“愛上層樓”,無愁找愁。

    隨著年歲的增長,處世閱歷漸深,辛棄疾對於這個“愁”字才有了真切的體驗。

    懷著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

    一腔忠憤,無處宣洩。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

    辛棄疾胸中的憂國傷時之愁,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不便直說,只得道:“天涼好個秋”。

    可想而知,作者是如何壓抑心中的憤苦,欲哭無淚,欲訴無聲;只好用文字在秋季裡昇華。

  • 3 # 九思堂筆記

    年輕時意氣風發,滿腔熱血,一心報國,別無他想,確也無愁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上半闕: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高樓。愛上高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年輕時不懂憂愁是啥,喜歡登高望遠;登高望遠,放開思緒,為了寫出新做的詞作中憂愁的內容,勉強去尋找和拼湊有關的詞語和感受。

    即使身臨高處,更多的也是抒發豪情壯志,或者做古人樣的感慨。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當下感受和嚐盡了愁苦的滋味,這太多的苦悶、悽苦想說卻說不出口;想說卻說不出口,強裝而無奈地說出:“秋天好涼爽啊!”

    因此,他把這首詞書寫在了博山路旁的牆壁上,抒發和宣洩心中滿滿的愁悲。

    上下兩個重複句子,起到了又銜接連貫又加強語氣、情感的作用,很是妙哉!

  • 4 # 亦有所思

    稼軒致敬李清照,清淺通明自一家。

    稼軒在博山期間寫了不少詞作,其中有兩首《醜奴兒》明顯帶有向前輩李清照致敬之意,甚至其中一首還特意起了一個副標題“效李易安體”。由可此見稼軒對易安的推崇之意。

    小可不止在一個回答中說過,李易安相當於稼軒的半個師父。之所以是半個,是因為另一半便是他聞名當世的以史為詞,以文為詞。而清淺部落,雅緻部分和應酬部分完全是男版李易安。

    “濟南”二安之名,古人誠不欺我!

    這首詞同樣以口語入詞,沒有用什麼典故,甚至連詞彙的出處都沒有。純粹白描而寫,卻氣韻天成。採用簡單的對比便將兩種愁態刻畫出來。易安《一剪梅》同樣是兩種愁,只不過前者之愁傾向於時間(少年和如今),後者之愁在於空間(自己和趙明誠)。

    愁態相同,愁心有異,正所謂別開生面是也!

    下片為“欲說還休”,巧的是易安《鳳凰臺上憶吹簫》中亦有此句,“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細品兩詞之意,竟然是從兩個方向殊途同歸!

    稼軒清淺之詞,絕對是從李易安而來,比如“走來走去三百里,五日以為期”,比如“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初學繡”,那一句“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雲遮”放到易安詞中亦毫無違和之處。

    由此可見,詩歌一道,有神交一說,便是如此。當年李商隱《無題》系列一出,不知有多少後世詩家競相效仿,試擬無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5 # 樵歌

    辛棄疾的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全文如下: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如果真正想要讀懂這首詞,就必須瞭解作者寫作的背景。這首詞是辛棄疾被劾去職,閒居帶湖(今江西省上饒市)時所著,那時候他常常閒遊在博山之中,一路上放眼四周風景優美層林盡染,而詞人卻身在景中不識景,面對美景無心賞玩。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無心賞玩呢?原來當時眼看國家即將不國,眼看國事日非,自己又不能為國出征等,想到這些萬千愁緒湧上心頭無法釋放,便在博山道中的一處石壁上題了《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這一千古流傳的詞來排遣愁緒。

    這首詞突出了一個“愁”字,以“愁”為主線貫穿全文,感情直率又不失委婉。上闕和下闕之間的過度情節曲折,娓娓動人。這首詞高度概括了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作者在詞中寫道:人年少的時候不知道憂愁是什麼滋味,總喜歡登高望遠。喜歡登高望遠,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來。想說卻說不出來,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辛棄疾接連用三個“愁”字,看上去是表達自己的愁悶的心情,實際上是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和自己報國無門的憂愁。詞人力主抗擊金軍,恢復中原,而當時的朝廷被投降派把持,他的一腔熱血無處安放,在朝廷無論怎麼力爭抗金也沒有用,他的抗金主張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最後被劾閒居有苦無處訴。一句“天涼好個秋”寫出了詞人的愁到了極點的心情,“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為愁。在當時的情況下作者不能直抒胸臆,只能藉助秋天天氣來說出自己的愁緒。語言含蓄深沉,值得細細品味。

  • 6 # 秋水文瀾原創

    讀了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你有什麼感觸?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他在帶湖居住期間,閒遊於博山道中,卻無心賞玩當地風光。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在這首詞中,詞人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接著寫道:“愛上層樓。”“層樓”即高樓。登樓望遠,思鄉懷人;登樓遠望,感受江山美麗。 “愛上層樓”,觸景生情。其中一個“愛”字,好似詞人無愁找愁,實際上是隨著年齡長大,報國之心已經表現出來。更為重要的是詞人連用兩個“愛上層樓”句(從詞牌角度說,就是疊韻),更有其新意。

    這裡,反覆手法的運用,不但強調了“愛”,而且起了下文。對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前一句“愛上層樓”,同“少年不識愁滋味”相聯絡。這裡也許就是表現詞人年輕時不懂什麼是憂愁,而喜歡登樓賞玩。後一個“愛上層樓”,卻與下面“為賦新詞強說愁”相聯絡。

    詞的下片主要寫詞人自己現在“知愁”。我們知道,詞人懷著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可以說,南宋政權對詞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而今,詞人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所以寫道:“而今識盡愁滋味。”“識盡”即嘗夠,深深懂得。其中,一個“盡”字,不僅包含著詞人許多複雜的感受,而且也使詞的在思想感情來了一大轉折——“不知愁”而“強說愁”到“識盡愁滋味”。

    接著,詞人又採用了反覆手法(從詞牌角度說,就是疊韻)寫道:“欲說還休,欲說還休。”我們從結構上看,這種反覆手法與上片的“愛上層樓”互為呼應。從意義上說,前一個“欲說還休”(想說卻說不出)承上句的“盡”字而來,感覺事到如今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後一個“欲說還休”則是緊連下文“卻道天涼好個秋”(只好說道好個清涼的秋天)。

    所以,詞人在此不便直說,只得轉而言其它,即言不由衷地顧左右而言他——天氣。從寫作的角度來說,這裡,詞人“以景結情”,不但含蓄蘊藉,把詞人之“愁”蘊含在“涼”之中,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感受,而且更加增強了詞作的審美境界。

    在藝術上,首先,對比手法的運用,提高了詞作的審美境界。其次,反覆手法的運用,強調了詞人情感,也使詞作結構緊密。再次,平易淺近的語句,卻表現了深刻的情感思想。

  • 7 # 秀雲涵天

    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通過少年不識愁與中年識盡愁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備受排擠、報國無門又無處訴說的痛苦,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這首詞作於辛棄疾遭劾去職、閒居帶湖時,遊於博山卻無心滿眼風光,國事日艱,卻無能為力,滿腔愁緒,凝滯於胸,遂題詞於博山道中壁。一個“愁”字 ,兩相對比,言淺率真,意深委婉,讀畢掩卷,感慨橫生。

    尤其是“欲說還休”四字,直入人心!筆者已年近五旬,工作繁雜,考評擾心,業績掛心,人言煩心,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嘴上說不得,臉上顯不得。每天只得高高興興出門 ,快快樂樂返家。

    一面對老人不敢言

    高興的事,可以讓老人分享一下。憂愁的話,怎敢讓老人知道,他們又幫不上忙,徒增擔心與牽掛。只能風輕雲淡報平安,欲言驟止展笑顏!

    二面對子女不能言

    少年不識愁滋味,怎解成人瑣碎事,說來未必能聽心裡去。即便善解人意又能怎樣,還能指望孩子們給你做心理疏導嗎?想想還是不說的好,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吾知之,吾不言。

    閱讀,使人共鳴,令人釋然!

  • 8 # 雲遊於方寸

    讀這首詩,我是很有共鳴,而且感慨還是頗蠻多的,因為我也有過“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輕時代,也正處於識盡愁滋味,卻只能淡淡一笑而過,欲言又止,只能說說天氣的時候。

    中學時代就開始學寫詩,回頭看看,那個時期的詩歌作品,還真的都是愁啊,夢啊之類的,人年輕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丁點的事情都會誇張到極大,再小的情緒也會放大到不行,年輕時想象力也豐富,讀完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就以為自己的愁緒也是這樣無窮無盡的,讀完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就覺得自己的寂寞也是這樣鋪天蓋地的,於是在自己的詩裡也寂寞呀,孤獨呀,憂愁呀,苦悶呀,其實啥事兒都沒有,就是無病呻吟。

    小孩子其實還不懂世道艱難,人心複雜,今天跟同學朋友吵個架拌個嘴,就覺得友情遭受了巨大的傷害和考驗,明天考試沒考好,就覺得自己的前途完了。一會兒自信爆棚,覺得馬上可以去征服全世界,一旦受挫,又自卑自憐個沒完,內心戲之豐富,簡直要驚呆所有編劇。小孩子之所以會把自己的心情無限放大,可能因為年輕人的心性就是自私,除了自己那點喜怒哀樂,還顧不上關注世界和他人。

    而人到中年,早已經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上百回上千回了,早就學會與世界和解,與內心也和解了。韓寒那樣一個桀驁不馴的天才少年,如今不也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了嗎?不也不再對世界喊話了嗎?

    也許,無論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還是卻道天涼好個秋,都是人生必經的道路吧。孔子說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總是會對眼前的世界,包括對自己,有新的認知。認識越清楚,越無話可說。

    越是半瓶子醋,越晃盪得厲害。 滿了就無言了。

  • 9 # 佑凝竹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嚐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初讀這首詞,是在年少的時候,那時和作者一樣,也不懂什麼是愁,也不太明白“欲說還休”的意思,也不瞭解作者的處境。現在讀來,卻深有感觸,這首詞太能表達作者和我們內心的糾結和無奈的情感了。

    辛棄疾年少時,看到了國家被金人侵犯,但他的心中充滿了信心,相信國家一定能夠守住中原,抵抗侵略,他那時的心中並沒有多少哀愁。他登上高樓,為了賦一首詞,還需要勉強說憂愁的話。

    可是長大後,當經歷了生活中的起起伏伏,辛棄疾再也不用強說愁了,心中有著無限愁思。我們都知道辛棄疾是一個愛國詞人,他一心想投奔南宋政權為國報效。可惜報國無門,他遭到官場的排擠,職位被剝奪。他被罷職後,居住在帶湖,那裡有一座博山,風景優美。閒來登上山中,辛棄疾在一處山壁上寫下了這首詞。

    現在,當生活的重壓壓在我們身上時,我們也可能會經常想起這首詞,越長大憂愁越多,但卻並不是所有的愁都有地方訴說。每每讀來,皆有共鳴。

  • 10 # 歐陽洪桂筆記

    辛棄疾寫《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大約是在淳熙八年(1181年)後幾年間,當時辛棄疾已經四十多歲了,剛剛被罷官,居住在江西上饒,經常去博山閒遊,於是有一天,有感而發的辛棄疾便創作了這首詞,並且題在博山的道路邊石壁上面。

    這不是一首從字面上看,好像是書寫愁的詩詞,這個愁只是一件外衣,外衣脫下,露出來的是憂憤。作者先寫年少時不知愁,為了寫首新詞,滿紙寫上愁。其實作者隱藏了另一層深意,少年時,不知人心陰險,人生艱難,只有意氣風發,勇敢而天真,不思考會否得罪別人,一心只想抗擊金兵,恢復中原。

    最終辛棄疾這種報國的抱負受到了嚴重打擊,朝中把持朝政的是那些投降派,主戰派受到排擠,辛棄疾被罷了官,回到了江西上饒閒居。

    詞的下闕就是寫的作者在為官二十多年,雄心壯志受到不斷挫折之後,抒發出的感慨,嘆道:而今識盡愁滋味。識盡愁滋味又能怎麼樣呢?只好故作灑脫地說一句“天涼好個秋”來掩飾了。頓時,只感覺秋風蕭索,心也涼了半截。

    此詞構思精巧,感情真摯,語句委婉,言淺意深,溫約悲涼,轉折有力,讓人回味。寫出了“歸正人”辛棄疾報國無望的愁和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