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耑廬

    陶淵明及其所選擇的生活道路,就本人所知,自古及今,都是稱譽有加、眾口一詞,沒有看到過某人某篇文字中,有非議的言論。

    對其棄官而去,歸去來兮,躬耕南畝,詩酒自娛的生活,有不同看法者,大約是當今的一些青年朋友。且尚未見專文專著予以論述,只能是言人人殊,見解不同而已。

    在我看來,出現不同看法,是對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及對其人其事不甚瞭解的緣故。

    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極端黑暗。就某些方面和區域性而言,更有甚於“春秋無義戰”的春秋戰國時代。

    那個時期,不僅有漢民族的內鬥,戰爭頻仍。更可怕的是由於漢民族統治集團內部的腐敗,引起的外部入侵。北方異族政權頻繁更迭,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殘酷現象。“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詩三首》其一),到處是野蠻的屠殺。

    在當時,出現了一些駭人聽聞的殘酷人物,發生了一些令人髮指的歷史事件,讀書人死於刀下的比比皆是。如曹魏時期“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還有楊修、丁儀等。死於晉時最有名的人物就有嵇康、張華、陸雲、陸機、潘岳等。

    讀書人要保全性命,在當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種人生的策略。稍有不慎,就會人頭落地。於是許多人開始學佛、談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的出現,不是偶然的。

    陶淵明生於東晉廢帝太和四年(369),卒於劉宋文帝元嘉四年(427)。故里在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其曾祖父陶侃,為東晉重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卒諡桓。祖父陶茂為武昌太守,父親也曾出仕。大概到淵明父輩時,家道衰落,每下愈況。

    淵明少年時代,“遊好在六經”,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孕育出“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飲酒》其十六)的遠大抱負。

    同時,他又受魏晉玄學崇尚自然的哲學思想及隱逸之風的影響,自稱“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

    這些思想基礎,影響了陶淵明的一生,對他的人格、個性以及生活方式和詩文風格的形成,均有很大關係。

    陶淵明於二十八歲時,初任江州祭酒,以後又歷任桓玄幕僚、劉裕鎮軍參軍、劉敬宣建威參軍,最後為彭澤令。在彭澤令上僅八十餘天,即賦《歸去來兮辭》掛冠歸隱田園。

    前後十三年,數次仕隱,長則幾年,短則數月。其忽仕忽隱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一是家貧,出仕為生活所迫。二是與當時的政治局面有關。淵明也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負和濟時救世的夙願。三是個性與社會的衝突。當官太難了,“要做老爺,先當孫子”。活得越本色,曲意奉承越艱難。他看透了官場,也看透了自已。況且現實又充滿血雨腥風,“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選擇了不入“夥”,不扎堆,他沒有和任何一群知識分子朋友長期待在一起。他在自保的過程中,大多采取自我安慰的方法。他不談玄,不入佛,不佯狂,不頹廢,不食散,不鬧怪,尤其是不入“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在是最明智的選擇。

    他歸隱田園,開荒種地,飲酒作詩,使他贏得了喘息的空間,有了表達自己的機會。

    他在獨往獨來的狀態中活了下來,還留下了一百多篇字字珠璣的優秀詩文。

    他在逃離中完成了自己,有尊嚴地活著,成了魏晉之際一個活生生的標本!

    他是蘇東坡最為崇拜的人,提到他,東坡永遠是學生的口吻:“淵明吾師”,“欲以晚節師範其萬一”。

    他的每一首詩,東坡在晚年的貶謫生活中都唱和了,並要弟弟蘇轍給這些詩寫一篇序言。他對蘇轍說:“然吾與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人,實有感焉。”

    蘇東坡覺得自己與陶淵明的為人也頗為相似。東坡先生評價他說:“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隱士,但像陶淵明這樣長期躬耕,堅持己志而終老者,絕無僅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管理思維及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