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是個馬上皇帝,也是個喜歡做和尚的皇帝。這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蕭衍。
蕭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就是現在的江蘇武進縣,生於公元464年。他原來是南朝齊的官員,後來逼齊的皇帝"禪讓",自己建立了梁。蕭衍做皇帝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在公元487年的秋天,北魏軍再次南下,接連攻下了新野和南陽,前鋒直逼雍州,即現在的湖北襄樊市。齊明帝蕭鸞趕忙派蕭衍、左軍司馬張稷、度支尚書崔慧景領兵增援雍州。
第二年的三月,蕭衍和崔慧景領兵與北魏軍作戰,在雍州西北的鄧城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兵包圍。蕭衍知道城中糧草和槍械缺乏,就對崔慧景說:"我們遠道征戰,本來就很疲憊,需要休整,現在又遇到強敵圍困。如果軍中知道糧草缺乏的實情,肯定會發生兵變。為防萬一,我們還是趁敵人立足未穩,鼓舞士氣殺出重圍為上策。"
崔慧景雖然心中憂慮膽怯,但表面上卻假裝鎮靜:"北方軍隊都喜歡遊動作戰,他們不會夜裡攻城的,不久自然回退兵的。"沒想到魏軍越來越多,沒有退卻的跡象。原來還表現得很鎮靜的崔慧景這時露出了膽怯的原形,沒有和蕭衍商議,就私自帶著自己的部曲逃走了。其他各部見統帥溜了,也紛紛逃散。蕭衍無法控制局面,只好邊戰邊退。過一道溝時,軍隊自相踐踏,再加上北魏軍在後邊射箭攻擊,齊兵死傷慘重。
最後,蕭衍退到了樊城,才得以站穩腳跟。這次戰敗後,齊明帝沒有責怪蕭衍,而是讓他主持雍州的防務,任雍州刺史。從此蕭衍就有了一塊固定的根據地,這為他勢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他日後爭奪齊政權的資本。
齊明帝蕭鸞在位只有五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寶卷即位,這就是無能的東昏侯。治國無術,卻很殘忍,做皇帝后殺掉了很多大臣,對於一些功臣也不知道愛護,妄加殺戮。蕭衍逐漸和他對立起來。
在東昏侯冤殺軍功大臣蕭懿之後,蕭衍召集部下商議廢掉東昏侯。眾人非常贊同,蕭衍於是大力招兵,準備和東昏侯決戰,很快招募到甲士千人,馬上千匹,戰船三千艘。
為了增加號召力,蕭衍聯合了南康王寶融,後來南康王在江陵即位,這就是和帝。他們共同和東昏侯爭奪齊的政權。最後,蕭衍領兵到達了建康城下,和守軍激戰,攻下了外城,將齊宮城團團圍住。
在國難之際,齊內部仍有奸臣進讒言,說事到如此完全是文武大臣的過錯,慫恿東昏侯大開殺戒。這使徵虜將軍王珍國異常憤恨,暗中派心腹給蕭衍送去一個明鏡,表示心跡。王珍國其他大臣,帶兵夜入皇宮,殺死在國難當頭還在醉生夢死、歌舞不斷的東昏侯。然後將他的頭顱送出,獻給蕭衍。
蕭衍在攻佔首都建康後,派兵四處征討,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降歸順。這次蕭衍擁戴和帝,消滅了東昏侯,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也因此升任大司馬,掌管中外軍國大事,還享有帶劍上殿的特權,也不用向皇帝行叩拜大禮。
蕭衍雖然大權在握,也想廢和帝自己做皇帝,但他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靜待時機。原來的好友沈約知道他的心事,於是委婉地向他提起次事,第一次時蕭衍裝糊塗,推辭過去了。第二次提起時,蕭衍猶豫片刻,說了句"讓我想想再說吧"。後來就答應了。
範雲和沈約寫信給和帝的中領軍夏侯祥,要他逼迫和帝禪讓帝位給蕭衍。同時,蕭衍的弟弟、荊州刺史也讓人傳播民謠"行中水,為天子",利用人們的迷信觀念為蕭衍稱帝大造輿論。等和帝的禪讓詔書送到後,蕭衍又假裝謙讓。於是,範雲帶領眾臣117人,再次上書稱臣,請求蕭衍早日登極稱帝。太史令也陳述天文符讖,證明他稱帝合乎天意,蕭衍這才裝著勉強接受眾人的請求,在公元502年的農曆四月,正式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
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是個馬上皇帝,也是個喜歡做和尚的皇帝。這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蕭衍。
蕭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就是現在的江蘇武進縣,生於公元464年。他原來是南朝齊的官員,後來逼齊的皇帝"禪讓",自己建立了梁。蕭衍做皇帝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雍州戰敗、因禍得福在公元487年的秋天,北魏軍再次南下,接連攻下了新野和南陽,前鋒直逼雍州,即現在的湖北襄樊市。齊明帝蕭鸞趕忙派蕭衍、左軍司馬張稷、度支尚書崔慧景領兵增援雍州。
第二年的三月,蕭衍和崔慧景領兵與北魏軍作戰,在雍州西北的鄧城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兵包圍。蕭衍知道城中糧草和槍械缺乏,就對崔慧景說:"我們遠道征戰,本來就很疲憊,需要休整,現在又遇到強敵圍困。如果軍中知道糧草缺乏的實情,肯定會發生兵變。為防萬一,我們還是趁敵人立足未穩,鼓舞士氣殺出重圍為上策。"
崔慧景雖然心中憂慮膽怯,但表面上卻假裝鎮靜:"北方軍隊都喜歡遊動作戰,他們不會夜裡攻城的,不久自然回退兵的。"沒想到魏軍越來越多,沒有退卻的跡象。原來還表現得很鎮靜的崔慧景這時露出了膽怯的原形,沒有和蕭衍商議,就私自帶著自己的部曲逃走了。其他各部見統帥溜了,也紛紛逃散。蕭衍無法控制局面,只好邊戰邊退。過一道溝時,軍隊自相踐踏,再加上北魏軍在後邊射箭攻擊,齊兵死傷慘重。
最後,蕭衍退到了樊城,才得以站穩腳跟。這次戰敗後,齊明帝沒有責怪蕭衍,而是讓他主持雍州的防務,任雍州刺史。從此蕭衍就有了一塊固定的根據地,這為他勢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他日後爭奪齊政權的資本。
反對東昏侯齊明帝蕭鸞在位只有五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寶卷即位,這就是無能的東昏侯。治國無術,卻很殘忍,做皇帝后殺掉了很多大臣,對於一些功臣也不知道愛護,妄加殺戮。蕭衍逐漸和他對立起來。
在東昏侯冤殺軍功大臣蕭懿之後,蕭衍召集部下商議廢掉東昏侯。眾人非常贊同,蕭衍於是大力招兵,準備和東昏侯決戰,很快招募到甲士千人,馬上千匹,戰船三千艘。
為了增加號召力,蕭衍聯合了南康王寶融,後來南康王在江陵即位,這就是和帝。他們共同和東昏侯爭奪齊的政權。最後,蕭衍領兵到達了建康城下,和守軍激戰,攻下了外城,將齊宮城團團圍住。
在國難之際,齊內部仍有奸臣進讒言,說事到如此完全是文武大臣的過錯,慫恿東昏侯大開殺戒。這使徵虜將軍王珍國異常憤恨,暗中派心腹給蕭衍送去一個明鏡,表示心跡。王珍國其他大臣,帶兵夜入皇宮,殺死在國難當頭還在醉生夢死、歌舞不斷的東昏侯。然後將他的頭顱送出,獻給蕭衍。
蕭衍在攻佔首都建康後,派兵四處征討,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降歸順。這次蕭衍擁戴和帝,消滅了東昏侯,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也因此升任大司馬,掌管中外軍國大事,還享有帶劍上殿的特權,也不用向皇帝行叩拜大禮。
工於心計、建梁滅齊蕭衍雖然大權在握,也想廢和帝自己做皇帝,但他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靜待時機。原來的好友沈約知道他的心事,於是委婉地向他提起次事,第一次時蕭衍裝糊塗,推辭過去了。第二次提起時,蕭衍猶豫片刻,說了句"讓我想想再說吧"。後來就答應了。
範雲和沈約寫信給和帝的中領軍夏侯祥,要他逼迫和帝禪讓帝位給蕭衍。同時,蕭衍的弟弟、荊州刺史也讓人傳播民謠"行中水,為天子",利用人們的迷信觀念為蕭衍稱帝大造輿論。等和帝的禪讓詔書送到後,蕭衍又假裝謙讓。於是,範雲帶領眾臣117人,再次上書稱臣,請求蕭衍早日登極稱帝。太史令也陳述天文符讖,證明他稱帝合乎天意,蕭衍這才裝著勉強接受眾人的請求,在公元502年的農曆四月,正式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壇接受百官跪拜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