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975694827006
-
2 # 綠原莊主
近幾年有關學校老師處罰學生而造成學生採取極端做法對抗或自殘以及隨之而來的家長的責難和投訴時不時的見諸報端,這些事件不但讓廣大的老師和家長群體心裡產生陰影,更讓整個社會都在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老師對在學校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處罰到底應不應該,我想絕大部份的家長都是認同的,但絕大部份家長也認為老師對學生犯錯時的教育要講究方法,不能一味的打和罵,要以講道理為主,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而恰恰就是這些造成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理念差異,也造成了如今老師對學生不敢說不敢管更不敢罵,家長又認為老師沒有盡到教書育人責任的主要原因。
記得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脾氣很溫和的女老師做班主任,那一年他們全班的孩子都很喜歡這個老師,孩子們剛進入小學也都很守規矩。可在二年級的時候換了一個班主任,也是一位女老師,但這位老師的性格和第一位截然不同,她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罰站就是罰掃地同時還會破口大罵,學生們都很怕她,孩子回到家也跟我們講不喜歡這個兇惡的老師,這個老師教了孩子兩年,這兩年裡作為父母我們也為孩子所犯的錯被老師叫到學校訓斥幾次,時間長了我們也不由得對這位老師頗有微詞,畢竟作為學生家長被老師這樣毫無尊嚴的訓斥感覺很沒面子。
2年很快過去,孩子讀4年級的時候一年級時的班主任又調回來了,我們所有學生家長都很高興,對她抱了很大的期望,因為當年她是那樣的受所有的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可一個學期沒過完,孩子所在的班級就完全亂套了,學生們在學校什麼都敢做,根本沒把學校的經律當回事,而這位老師是一位脾氣非常溫和的人,對孩子還象以前一年級時候一樣,以講道理為主,基本沒罵過學生,但這些孩子卻已經不再是當年那些剛入學什麼都不懂的學生了,他們已經長大,已經完全習慣學校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說服教育已經壓不住學生,最後這位老師是哭著走的。歷經波折,最後學校調派了一位資深的老師過來才慢慢重新走上正軌。
經歷過這件事後我們所有的家長經過反思終於明白教育並不意味著只能講道理灌輸知識,更要透過合理的獎罰手段才能讓孩子學會遵守紀律、敬畏規則。就如同一句俗語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因此,對於學生的教育,既要講道理,也要有強硬的手段在講道理無效的時候,讓學生們學會遵守和敬畏規則!
-
3 # 學霸數學
老師管:起衝突是大機率事件,後面的事情就是校長和教育部喊話,處理老師.老師被迫於壓力道歉.這是最常見的.
老師不管:課還怎麼上,怎麼上,你是老師你覺得你要做一點什麼?不管對得起教師二字嗎?
大學覺得要不要管?要不要說?說能有用嗎?
回覆列表
不能打不能罵,我們的教育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我不敢做這樣的嘗試,因為我的身份是老師。在我的課堂上、班級裡我不會打罵我的學生。《教育法》我不敢、也不會去觸犯。而且我教的高中,高中是絕對不能打的。打罵這種教育方式和高中學生所處的心理階段是不符合的。
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如果不能打不能罵,我的孩子,註定成不了大器。
“教不嚴,師之惰”。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幼年時期,是不太容易聽得進道理的。犯錯後,輕言細語的教誨,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適度打罵,責罰後還要摸一摸、聊一聊。
另外超過一定年齡,絕不打;超過一定年齡,絕不罵。這個年齡的界定,每個孩子的心理成熟度不一樣,劃定也就不一樣。
我記得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寫作協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寫作研究會副會長李白堅教授,就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是《怎樣打孩子——大鼻子李教授的家教手記》。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看看。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