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蘇福

    這個“去你的吧”其實就只是一個結束語,也不是相聲界一個要用這個來結束,據我所知的好像是德雲社好像用這句作為結束語必要多一點。就想電影放到最後會打出“劇終”一樣,但是不同的影視公司也會用不同的結束語或者不用。

  • 2 # 閒白社

    “去你的吧”是相聲演員捧哏的幾句常用語裡面的一句,也並不是非要用在相聲的最後,每個包袱的最後,只要是合適的同類型包袱都能用到。

    這類包袱一般都是逗哏先說了一些比較過分的包袱,捧哏的回他一句。

    其實還有幾種典型的結尾,就是“我呀?”“別捱罵了”等等。

    這種結尾跟“去你的吧”用到的頻率不相伯仲,只是大家覺得“去你的吧”說起來更帶感,會在心裡有一種“去你的吧”用的比較多的印象。這主要也取決於演員最後那個底包袱是什麼型別。

    比如逗哏說,“我是你爸爸!”

    捧哏的說“我呀?”或者“去你的吧!”都合適。

    分析相聲,應該像分析小學時候寫的作文一樣,作文最後那句話一般都是總結性發言。

    相聲最後一句話都是捧哏說的,而在捧哏的口頭語裡“嗯”“啊”“嗨”“去你的吧”裡面,前面幾個都是捧哏在代替觀眾跟逗哏的搭茬,只有最後“去你的吧”有煞尾的功能。

    捧哏說完這句,代表這個包袱的完結,逗哏的不是鞠躬下臺也就換另外的包袱說了。

    比如說,逗哏的說“我是你爸爸。”

    捧哏的說“嗯”“啊”“嗨”“是”這都不合適。就得“去你的吧”然後下臺。

  • 3 # 金刀老驥

    這沒有什麼,無須過渡解讀。水到渠成的事。別的結束語也有很多,"在這兒等著我呀","又來了""嗨。。。"等等。還有劉寶瑞的單口《連升三級》結束語是"一群混蛋l",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都是與整段相聲相互應的。

  • 4 # 五樓十二城主

    舊社會相聲是藝人養家餬口的手段,說完一段兒,該看杵門子了,捧哏的就告訴逗哏的,去你的吧,意思是說,該去斂錢了,你去吧……哎嘛,我編的還挺像真的咳……

  • 5 # 靖逸軒主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這句“去你的吧”沒什麼特殊含義,與相聲的其他結束語比如“咳!”、“我呀!”、“你別捱罵了”、“哦!在這兒等著我吶!”等等沒什麼兩樣。頂多就是語氣重一點兒,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在相聲的舞臺上,一般都是逗哏誇誇其談,而且總是得寸進尺,或是“欺負”老實巴交的捧哏,或是佔捧哏的便宜。而捧哏的呢,總是忍氣吞聲,到最後捧哏的覺得實在看不下去了,忍受不住了,就用“去你的吧”這樣的話來反駁作為結尾,至少算是出了一口心中的惡氣。

    說到捧哏的“受氣”,其實是相聲表演的需要。因為相聲的原生態就起源於逗哏。相聲源於清末一種叫全堂八角鼓的曲藝形式,全堂八角鼓就類似於今天的曲藝晚會,由多種曲藝形式組成,包括評書、戲法、鼓曲、快書、雜牌子曲等節目,連線每個節目之間類似於主持人的角色就叫“逗哏”。 逗哏透過使相、諧音、模仿等技巧,插科打諢找包袱逗樂觀眾,後來就產生了一種專門的曲藝形式叫相聲,相是相貌之相,聲是聲音之聲。

    相聲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逗哏都是占主導地位的,“相聲八德”之一的李德鍚號稱“萬人迷”,他逗哏時養著三個捧哏的幫自己捧,給三個捧哏付包銀,其中就有相聲大師馬三立的父親馬德祿。發展到後來許多的相聲名家都是兼顧捧逗,因為單學捧哏掙不下錢,比如相聲大師劉寶瑞。

    因此捧哏的藝人一定要在相聲舞臺上演出“受氣”,也以此襯托逗哏的“帥怪賣壞”的特點。相聲界有句老話叫“三分逗七分捧”,但是這句話是逗哏說的,不是捧哏說的,因為只有逗哏才明白好捧哏有多重要。如果捧哏自己說就真成了相聲《論捧逗》了。這句話也不能由觀眾去說,因為能被觀眾看出“三分逗七分捧”好處的捧哏無不是大家,他已經不需要靠貶低逗哏來抬高自己。 現在來說,真正能讓觀眾看出“三分逗七分捧”意思的只有石富寬、李增瑞、黃族民、于謙、孫越等少數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認為“與小時候相比,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你認為該如何面對這種“年味變淡”的過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