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
2 # 努力就好
春天已經來到了,病菌,害蟲也大都開始活動了,這餓了一冬了,也得吃也得喝了,農作物的惡夢也開始了,急急忙忙地給它們的主家打電話訴苦,"快點吧,主人,俺受不了!渾身疼又癢,再不治它們俺就要一命嗚呼了,您也別想吃俺的果實了哈!嗚嗚~"。
他來了,急急忙忙地趕來了!
"打啊!怎麼不打?您能眼睜睜地看著麥苗受罪嗎?快去打吧!雖然藥效差點,但總比不打強"。
說實話,氣溫在8-9度噴藥,的確藥效有點差。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的農藥適宜的施藥溫度為20-30℃,溫度過低不利於藥效的發揮,溫度過高也不可以,過高的溫度會促使藥劑分解,殘效期短。對揮發性強的農藥則不宜在高溫下使用,如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高溫季節儘量不可在中午用藥,應選擇在早上10點前和下午4點後進行使用為佳。
低溫天氣下可選擇一些比較耐低溫的殺蟲劑,如聯苯菊酯,它是一種殺蟲殺蟎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速效性好,持效期也較長,一般為7-15天,低溫下效果突出。
殺菌劑是指具有對病原微生物抑制和毒殺作用的化學物質,包括殺真菌劑,細菌殺菌劑等。一般來說,殺菌劑在低溫的情況下抑菌作用強於殺菌作用,影響效果。
總起來說吧,在低溫的情況下噴殺蟲殺菌劑,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病蟲害發生後,該噴還得噴,選擇適合低溫的農藥,儘量在溫度高的中午噴施。
說實話,8-9攝氏度氣溫下打殺蟲劑和殺菌劑會影響一些農藥的防治效果!大多數農藥品種在20-28度發揮正常,而且這個溫度段作物的生理活動較強,在低溫下作物的生理活動是受限的,所以也會影響藥劑的吸收和利用。尤其是那些對溫度敏感的農藥,如吡蟲啉丶啶蟲脒等,在高溫下防效會遠高於低溫時,所以這也是不建議在冬春低溫時期使用吡蟲啉和啶蟲脒的原因。但是,也並非所有農藥在低溫下防效差,比如礦物油,在高溫時易產生藥害,而在低溫時防效好,也不易產生藥害。
目前已是3月中旬,中午前後氣溫高的時候已能達到20攝氏度左右,在這個溫度下用藥效果要遠優於8-9度氣溫下。一般不建議陰雨天噴藥,在低溫時期也不宜在早晚用藥,而適宜在無風晴朗的中午前後用藥,利於藥劑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