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蕩平鍵盤俠

    稱樣也是跟著楚國大流走,至於稱霸你也知道春秋五霸兩種說法,只有楚莊王、晉文公、齊桓公在兩種都有,甚至秦穆公夜不太可信,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都只是興盛一時,而且還是地方性霸主,短期內強盛,趁老牌大國低谷之時牛逼了一下。後來沒有有作為的君主就露底了,不像那幾個靠著家大業大,不是很怕事。

  • 2 # 君山話史

    春秋最後的霸業是勾踐創造的,但越國的霸權只是曇花一現。

    平心而論,越國只是僻處東南的小國,地小人稀,文明落後,難成氣候,越國的奇蹟只是因為有勾踐這樣的曠世英雄。滅吳之役,使越國迅速取代吳國而成為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勾踐不失時宜地會齊、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於周,開始將東南夷國的影響力滲透到中原大地。

    全然落魄的周元王封勾踐為伯,這意味著周王室承認越為諸侯之長,只是這種任命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是勾踐慷慨的施捨仍然贏得了諸侯們的尊重,他以淮上之地與楚,歸還吳國所侵佔的宋國土地,將泗水以東六百里之地劃給魯國。這樣大手筆的贈送,鞏固了越國在江淮東部的霸權地位。

    可是自滅吳之役後,越國衰落的徵兆初顯。首先是第一謀士范蠡悄然離去,他輔佐勾踐二十餘年,功勞赫赫。這個明智的人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至理,越王復仇心願以遂,稱霸之業已成,功成名就之後,能共苦的人未必能共樂。盛名之下,難以久居,他急流勇退,雲遊四方,最後落腳於齊國陶地,開始他人生第二次創業。精於政治謀略的他,在經商上亦有超人的天份,竟然在商場上所向披靡,富甲一方,號為“陶朱公”。

    可是另一名大功臣文種則下場悲慘,他的好友范蠡曾寫信給他,提醒越王“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文種卻自恃功勞甚大,不願象范蠡灑脫而去。果然如范蠡所料,勾踐的猜忌心日甚一日,當年文種為滅吳提出九策,而勾踐僅用其三策便大功告成,他不能不提防著文種以同樣的手段來對付自己。勾踐的一席話暗藏殺機:“當年你的九策,僅用三策就破強吳,還有六策尚在,希望你到九泉之下,用這些計策對付吳國的祖先。”並賜送一柄屬盧之劍,文種明白越王欲置己於死地,最終只得以伏劍而死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

    越國的人才與勾踐的意志,是這個東南小國得以威懾天下的原因所在。當這兩大元素不復存在時,越國走向衰弱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公元前465年,一代豪傑勾踐與世長辭,我們不能奢望他的繼承者有著他因坎坷而磨礪出的堅強品質,能小心翼翼地維持國祚已屬幸運。

    越國自越王勾踐滅吳稱霸後曇花一現,王位傳了六世,到越王無彊時,越國的實力有所擴張。公元前334年,自視甚高的越王無彊率領越國軍隊傾巢而出,進攻楚國。然而在楚軍的猛烈還擊下,越國兵團潰敗,越王無彊在這次伐楚戰役中戰敗身亡。楚威王得理不饒人,在擊潰越軍後,他並不滿足,乘勝追擊,攻入越國,佔領吳地及浙江。經此一役,越國一蹶不振。越王無彊死後,他的兒子爭立,各據一方,有的稱王,有的稱君,越國只剩下沿海一小塊地盤,最後不得不向楚國稱臣,淪為楚的附庸。

  • 3 # 楊朱學派

    越國是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也是戰國初期四大強國之一。卻被楚國滅國。更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為何?

    其原因有三:

    一、越國被視為蠻夷。被中原諸侯歧視。國君、卿大夫、士農工商各個階層,都歧視吳越蠻夷。此外,儒家學派的孟子也稱南方人是鳥人。即便是兼愛天下的墨子,也歧視越國。

    被地域歧視的越國,很難吸引人才。

    二、越王勾踐屠殺功臣。兔死狗烹以後,更沒有人才去越國。

    三、春秋末期,吳越兩國之所以吊打諸侯。不是因為國力、軍力比晉國、楚國強。而是因為中原諸侯在戰爭中恪守軍禮思想:不擒二毛,退避三舍,不鼓不成列等等。而吳越蠻夷不守軍禮。

    到了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兵不厭詐的思想代替軍禮思想後,越國在軍事上優勢也蕩然無存。

    在這三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越國必然無法成為戰國七雄,必然被早早滅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車是買手動擋好還是買自動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