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與嘉靖的衝突,體現在海瑞給嘉靖上《治安疏》,歷朝歷代給皇帝上疏者不計其數,有人報祥瑞博龍顏大悅,有人分析時弊展示政治抱負,有人反對皇帝做某些事據禮力爭,嘉靖怎麼看待海瑞上疏,最終決定了海瑞的生死去留,我們不妨從嘉靖的角度來分析下海瑞上書的目的。
嘉靖看到疏文開篇言到: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什麼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民生,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海瑞這是為人民說話來了,君道不正,臣職不明,社稷民生就無法保障。海瑞的政治理想——求天下萬世大治。疏文較長,不一一解讀,大致意思是:嘉靖一心修道,興土木建道觀,信奉“二王不相見”,不視朝,朝廷綱紀混亂,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亮點句子“天下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可謂對嘉靖造成10000點暴擊傷害,隨後海瑞又勸諫嘉靖節省振作,採用措施使國家強盛。
嘉靖作為明朝第一聰明皇帝,善於玩政治勢力制衡,肯定要透過表面看本質,猜測海瑞有無朋黨,受何人指使。
《明史》中載: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痴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
從這段中,不難推斷出,海瑞“痴”——性格耿直執拗,這一點嘉靖也早有耳聞,而且海瑞死諫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驗證海瑞無朋黨。
《明史》: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月。嘗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會帝有疾,煩懣不樂,召閣臣徐階議內禪,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視事。」又曰:「朕不自謹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豈受此人詬詈耶?」
可以看出,海瑞此疏讓嘉靖醍醐灌頂,對往事有所感悟,一方面是嘉靖身體不好,感覺這些年通道長生不明智(秦皇漢武通道,最終又如何),另一方面,嘉靖感慨民生不振,欲有所作為。
但是嘉靖聰明而且好面子,不處罰海瑞說不過去,處罰狠了,海瑞留個好名聲,嘉靖成桀紂昏君了,遂逮瑞下詔獄,究主使者,其實就是拘留幾天。後面的發展:尋移刑部,論死。獄上,仍留中。刑部定死罪,嘉靖沒批准,說明嘉靖已經認可了海瑞的上疏,並且從心裡上,不追究其死罪。
自古名臣常有,明君難遇,以嘉靖的才智,選賢任能,革除弊政,改革吏治,練兵強國,明朝的發展可能會大不一樣,惜哉!
海瑞與嘉靖的衝突,體現在海瑞給嘉靖上《治安疏》,歷朝歷代給皇帝上疏者不計其數,有人報祥瑞博龍顏大悅,有人分析時弊展示政治抱負,有人反對皇帝做某些事據禮力爭,嘉靖怎麼看待海瑞上疏,最終決定了海瑞的生死去留,我們不妨從嘉靖的角度來分析下海瑞上書的目的。
嘉靖看到疏文開篇言到: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什麼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民生,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海瑞這是為人民說話來了,君道不正,臣職不明,社稷民生就無法保障。海瑞的政治理想——求天下萬世大治。疏文較長,不一一解讀,大致意思是:嘉靖一心修道,興土木建道觀,信奉“二王不相見”,不視朝,朝廷綱紀混亂,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亮點句子“天下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可謂對嘉靖造成10000點暴擊傷害,隨後海瑞又勸諫嘉靖節省振作,採用措施使國家強盛。
嘉靖作為明朝第一聰明皇帝,善於玩政治勢力制衡,肯定要透過表面看本質,猜測海瑞有無朋黨,受何人指使。
《明史》中載: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曰:「此人素有痴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於朝,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
從這段中,不難推斷出,海瑞“痴”——性格耿直執拗,這一點嘉靖也早有耳聞,而且海瑞死諫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驗證海瑞無朋黨。
《明史》:少頃復取讀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留中者數月。嘗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會帝有疾,煩懣不樂,召閣臣徐階議內禪,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視事。」又曰:「朕不自謹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豈受此人詬詈耶?」
可以看出,海瑞此疏讓嘉靖醍醐灌頂,對往事有所感悟,一方面是嘉靖身體不好,感覺這些年通道長生不明智(秦皇漢武通道,最終又如何),另一方面,嘉靖感慨民生不振,欲有所作為。
但是嘉靖聰明而且好面子,不處罰海瑞說不過去,處罰狠了,海瑞留個好名聲,嘉靖成桀紂昏君了,遂逮瑞下詔獄,究主使者,其實就是拘留幾天。後面的發展:尋移刑部,論死。獄上,仍留中。刑部定死罪,嘉靖沒批准,說明嘉靖已經認可了海瑞的上疏,並且從心裡上,不追究其死罪。
自古名臣常有,明君難遇,以嘉靖的才智,選賢任能,革除弊政,改革吏治,練兵強國,明朝的發展可能會大不一樣,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