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秘的動物世界
-
2 # 知了談車
大自然裡面跑得最快的動物就是獵豹,即便是人類的短跑冠軍,其速度都不如獵豹,可以這麼說把,讓冠軍先跑60米,然後獵豹才開始追趕,最後贏的還是獵豹。獵豹的時速高達120千米,這是中國大部分高速公路的時速,開車走過高速的朋友一定非常清楚,120千米的時速是什麼概念。
獵豹是一種比較特別的貓科動物,它被單獨分到一個亞科裡面,在獵豹亞科裡,也僅有它一個物種,不在我們常說的5種大型貓科動物裡面。在亞洲的部分地區,又把獵豹稱為印度豹,渾身遍佈黑色的斑點,尾巴部位有很色的環形斑紋,後頸部位的毛髮比全身任何地方都要長,但是並沒有達到獅子鬃毛的那種效果,僅僅是長一點點而已。
很多人分不清獵豹與花豹,其實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眼睛到嘴角上的那兩道黑色的“淚痕”,花豹是不具備的,在整個貓科動物家族裡面,也僅有獵豹有這種淚痕,另外花豹的體型比獵豹大很多。通常來說,一隻成年獵豹的體重在50-80公斤左右,身長1.5米,不過尾巴卻很長,能夠長到接近一米的樣子,這麼長的尾巴,有利於獵豹在奔跑急速轉彎時保持身體平衡。
獵豹算是動物界裡面最“自律”的一個亞種,它的生活很有規律,跟古時候的人們差不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會午休一段時間,這當然不是說獵豹比較養生,而是它所處的生存環境決定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獵豹的對手很多,比如獅群、花豹、鬣狗等等,都有可能將獵豹捕食掉,所以它即便是在睡覺的時候,都不會安穩,每隔6、7分鐘的時候,都要醒來檢視周圍有什麼危險。
首先就是體型,前面說過,獵豹只有50-80公斤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不知道大家見沒見過藏獒,一些普通的長到都比獵豹大很多,更不用提大型猛犬高加索犬之類的了。獵豹的體型纖細瘦長,所以能夠高速地奔跑,這是很多大型的貓科動物都不能做到的,比如獅子老虎,就因為有龐大的體型,導致速度一直提不上去,可以說獵豹為了追求速度,首先就是放棄了龐大的體型。
其次就是爪子,在中學物理裡面,我們接觸了抓地力這個概念,而獵豹為了提高抓地力,就是以犧牲爪子為代價的。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貓科動物爪子都是能夠伸縮的,在奔跑時縮排腳掌裡面,捕獵的時候伸出來,這樣就能很好的保養爪子,儘量讓其磨損程度變得最小。而獵豹的爪子是外露的,不能自由伸縮,在奔跑的時候爪子抓地,能跑得更快。
最後就是耐力,獵豹跑得最快這一點沒有錯,但是它也是最沒有耐力的動物之一,與鬣狗、灰狼的長時間勻速奔襲不同,獵豹高速奔跑最多三分鐘,超過了就必須減速,不然它會跑死,另外獵豹高速奔跑之後身體會變得非常弱,甚至弱到都沒有力氣進食,需要緩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將獵物拖到安全的地方慢慢享用,如果此時有對手偷襲,那麼獵豹必敗,或許紀錄片裡面的鬣狗就是瞄準了這樣的好時機吧!
回覆列表
獵豹為速度而生,所以身體的進化是衝著輕盈而去的。
它的身體纖細、腿細而長,這樣可以減少奔跑的阻力,腿可以邁出更大的步伐,所以整體顯得瘦小,不夠強壯。面對獅子、豹子、多隻鬣狗等的攻擊時,不能正面迎敵,只能選擇逃跑。它們因此損失的食物高達狩獵到的食物的50%。
獵豹的頭小,鼻腔很大。高速奔跑時,需要快速吸入大量的氧氣進行代謝為機體功能,它的鼻腔進化的比較大,而頭小可以減少空氣阻力。所以它的口腔空間小,導致牙齒比較小,不夠鋒利,下頜的咬力也比較差。所以,它的捕獵範圍大部分限制在比較小的動物上,導致它的食物範圍比較窄,加上獅子、豹子等大型的競爭者,它們的捕獵難度較大。
同時,由於獵豹的身體不夠強壯,保護幼崽的能力就比較弱。它的孩子經常會被獅子、豹子、鬣狗等吃掉。獵豹幼崽在三個月內的死亡率高達50%,而有90%活不過一年。
總之,就是為了速度,獵豹犧牲了強壯的體格,導致競爭力比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