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痕洞見

    難在利益劃分!在推恩令之前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其他的兒子們最多分點財產,這樣諸侯王的實力就不會被削弱。

    但推恩令規定諸侯所有的兒子都有平等的繼承權,也就是原來只能撈到一點錢的其他兒子們現在能分到封地了。當然這也意味著諸侯有多少兒子封地就要被肢解成多少塊實力自然大減。

    為什麼說是無解陽謀,那得看誰從推恩令中獲得了利益,很明顯獲利最大的是除嫡長子之外的諸侯王的其他兒子。所以最支援推恩令的也是他們,如果諸侯王敢反對都不用皇上說話,他自己的那些兒子們就能反了天。皇帝削藩你可以起兵造反,自己兒子爭家產你還能把他們全殺了不成?

  • 2 # 南朝居士

    陽謀本身就是無解,才稱之為陽謀,說“無解的陽謀”,就像在說漂亮的美女一樣。

    陽謀和陰謀的區別,不是正義和邪惡,也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有無解,

    陰謀是指,只要你知道他的計謀,就可以破解,

    陽謀是指,即使你知道他的計謀,也破解不了。

    推恩令其實並沒有什麼神奇的,這個是漢朝第一牛人賈誼提出來的,漢文帝是按照他的計謀實施的,漢景帝也是按照他的計謀實施的,到了主父偃跑出來炒現飯,被吹得神乎其神,

    如果真那麼神奇,康熙削藩為什麼不用?建文帝削藩為什麼不用?

    唐朝的節度使、藩鎮割據,唐朝倒是用了“推恩令”,結果你也看到了,節度使是越來越多,實力可一點都沒減弱啊!

    唐朝的推恩令為什麼沒有效果?

    無他,節度使手握重兵,而唐軍好像也打不贏節度使,憑什麼聽你的?即使你把節度使地盤分割成很小的部分,依然改變不了他們獨立軍閥的事實。

    漢武帝的推恩令為什麼效果顯著?是因為經過高後、漢文帝、漢景帝三代人的努力,漢朝的諸侯王已經成了大地主,基本沒什麼兵,封國內的官吏又是皇帝任命的,軍隊是皇帝的,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推恩,諸侯王才沒辦法反抗。

    放在漢文帝時期,你別說削藩了,就是推恩,諸侯王馬上就造反了,劉邦敢搞推恩令?

    所以啊,並不是推恩令是陽謀,也不是漢武帝多牛,而是漢武帝摘取了三代人努力的果實,僅此而已,

    不看政治環境,只看結果都是耍流氓。

    漢初的諸侯國,跟漢景帝晚期的諸侯國一樣嗎?

  • 3 # 榮耀歷史

    推恩令能被稱為無解陽謀,有兩大因素做支撐:強權與人性。

    對於推恩令,歷史書上早就告訴我們,這是主父偃獻給漢武帝的奇謀,分化了日益強大的諸侯國,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漢武帝能夠全身心投入討伐匈奴的宏偉大業中。

    推恩令到底是什麼?以劉邦長子劉肥為例,大漢建國後他被封為齊王,封地就在當年齊國故土,他的王位將來會傳給他的嫡子,傳承幾代之後齊國還是那個齊國,但是財富和實力都會累積,足夠抗衡中央政府,推恩令就是讓他所有的兒子無論嫡庶都有繼承權,他一共有7個兒子,齊國就會被一分為七(漢文帝時期已經這麼做了),再下一代,曾經的齊國就會被分為十多份,甚至更多,一個小諸侯國甚至只有一郡之地,再也無法違抗中央的意志了。

    其實推恩令首先提出者並不是主父偃,而是漢初名士賈誼,在《治安策》中賈誼提出了推恩令的1.0版本,下面摘抄幾段: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

    賈誼直截了當對漢文帝提出了諸侯國對漢室的威脅,在他看來,想要根治諸侯國的威脅,就要“分解”那些龐大的諸侯國,“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把強大的諸侯國分解為小的諸侯國,“國小則亡邪心”,弱小的諸侯國就不敢挑戰中央的權威了。這就是後來“推恩令”的中心思想。具體怎麼做,《治安策》也給出了方法。

    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

    賈誼給出的方法就是“割地定製”,“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諸侯國把土地按照子孫的長幼依次分割,對於很多人提出的萬一諸侯王只生一個兒子怎麼辦?賈誼也有對策,“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就是諸侯國很大,但是子孫很少的,就由中央出面將其分為幾個侯國,等待子孫滿堂後再把這些侯國賜給他們。“推恩令”的做法與其如出一轍。

    可是賈誼洋洋灑灑近7000字的《治安策》並沒有得到徹底的執行,漢文帝只是在部分王國實行,比如說把齊國一分為七,把淮南國一分為三,但這些都是個例,並沒有形成制度,漢景帝時候更是直接粗暴削藩,導致七國之亂,他們為什麼看不到“推恩令”的威力?這就不得不說“推恩令”能在漢武帝時期發揮強大作用的前提——強權!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疑問,各諸侯國都能看出來“推恩令”是朝廷削弱王國的策略,幾代傳承下來,現在龐大的王國必定四分五裂,特別是碰上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這樣會生的主,有一百多個兒子,中山國估計都不夠分的。俗話說得好,與其等死不如反抗,為啥漢武帝時期的諸侯國們不再來一次“七國之亂”呢?

    說到底還是實力!首先是中央的實力,漢文帝、漢景帝兩代英主,文景之治讓朝廷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實力,成就文景盛世;其次是諸侯國的實力,在七國之亂中,最有實力的吳楚兩國被滅掉,明面上能和中央直接對抗的諸侯國已經不存在,再者七國之亂讓諸侯國看到,七國聯合起來都沒能對抗中央,憑一己之力難有作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了。漢景帝時期唯一成長起來的超級諸侯國樑國在劉武去世之後還被漢景帝一分為五,實力大減,所以在漢武帝施行“推恩令”的時候,諸侯國當中已經沒有可以與中央大聲說話的了,這就為“推恩令”的推行創造了條件。但如果僅僅如此,“推恩令”只能被稱為一項好的政策,還無法被叫為“陽謀”,這就必須提“推恩令”另一大支柱——人性。

    這作何解釋呢?用劉武的梁國舉例,來看看推恩令推行前後的變化。(備註:劉武的梁國在漢景帝時期就被“瓜分”了,此處只是以他舉例)

    推恩令推行前:劉武共有五個兒子,其中劉買為長子,劉武去世之後劉買繼承梁國,成為梁王,其他兒子成為新任梁王的下屬,可能會封侯爵,但是不會得到土地;

    推恩令推行後:劉買仍然是梁王,可是其他四個兄弟不分長幼,不分嫡庶,全部封王,梁國一份為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封地,相互之間獨立,只不過劉買分得比較大而已。

    試問,對於劉買五兄弟來說,“推恩令”是好還是壞呢?對於劉買,必定是壞,但是對於其他四兄弟來說,他們得到的比原本能得到多得多,必定會擁護這項政策,如果有人阻止,那就是和他們過不去,必定群起而攻之,這就是人性使然。所以“推恩令”的施行,必定會得到劉買四個弟弟以及一大批人的擁護,這就是分化敵人內部,正大光明的陽謀,縱使以劉買為代表的嫡子有所反抗,也會被其他人一起裹挾著進入歷史洪流。

    最後還不得不說推恩令的一大弊端——耗時太長!諸侯國分封,那是一代人的事情,想要“肢解”諸侯國,少說也得十年左右,長的能數十年,這就註定“推恩令”是一項長期國策,只能溫水煮青蛙,解決不了燃眉之急,這也是漢景帝時期,為什麼不實行“推恩令”,而是粗暴削藩的原因了,因為那時的吳王劉濞已經懷有反意,暗中鑄錢,整飭軍備,若再等上十年,吳國的強大必定會凌駕朝廷之上,尾大不掉了。

    總結一下,推恩令能稱為陽謀,讓諸侯國明知是坑也不得不往裡跳的根本原因是無力反抗,深層次原因是諸侯國內部利益集團分化,無心反抗!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所謂陽謀與陰謀最大的區別就是“無解”——你明知是個坑,還不得不往裡跳,甚至還得搶著往裡跳!漢武帝劉徹頒行的推恩令正是這樣一種存在。

    漢高祖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不王

    漢王朝建立之初,為了穩住從項羽陣營投靠過來的異姓諸侯王,漢高祖劉邦不得不保留了異姓諸侯王這樣一種存在。因為是“原始股東”,這些異姓諸侯王們在自己的封地裡幾乎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漢廷的手根本伸不進去!

    後來,因為劉邦的打壓,異姓諸侯王們紛紛舉起了反旗!最後連劉邦的發小、時任燕王盧綰都背叛了劉邦,與匈奴人不清不楚、和反叛陳豨勾勾搭搭……劉邦的晚年幾乎就是在平定諸侯王的叛亂中度過的。在大體平定了異姓諸侯王之後,劉邦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奠定了漢王朝非劉姓不封王的基礎,這個祖制直到東漢末年才被曹孟德所打破……

    劉姓宗室諸侯王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雖然非劉姓不王了,但老劉家的“自家人”也沒好到哪裡去。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吧啦著各自的小算盤。因為基本沿用了異姓諸侯王的那一套,漢初的劉姓諸侯王們不僅可以掌兵,而且還能直接臨您,在自己的封地裡儼然就是一副“皇帝”的縮小版!久而久之,這些劉姓諸侯王們也積蓄了相當強大的實力,甚至可以倒逼漢廷了。

    呂后去世以後,漢高祖劉邦庶長房——齊藩的幾個孫子就利用手中的軍隊和金錢,發動了一場名為“剿滅諸呂”的政變。不僅剿滅了諸呂,還殺絕了漢惠帝劉盈一脈!劉姓諸侯王居然可以屠戮掛名皇帝和正牌皇帝的兒子了,可見其實力已經到了何種地步?劉姓諸侯王們尾大不掉之勢已然形成,甚至可以左右漢廷的政局了!

    文景兩代的削藩努力收效甚微

    漢文帝劉恆即位之後,對劉姓諸侯王的尾大不掉之勢已經產生了警覺,並著手限制劉姓諸侯王的勢力。劉恆的動作相對比較溫和一些,基本上屬於“溫水煮青蛙”,很難立竿見影。在劉恆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在晁錯的攛掇下顯得有些迫不及待了,開始了暴力削藩的程序……結局眾所周知,“吳楚七國之亂”爆發,漢廷拼盡全力才最終平定了這場叛亂。

    漢武帝即位之後,鑑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改弦更張、選擇了相對比較溫和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陽謀——推恩令。之所以說推恩令“溫和”,是因為在此之前,漢王朝削藩都是直接削,也就是尋找各種理由削減劉姓諸侯王手裡的封地!而推恩令並不直接削劉姓諸侯王手裡的封地,而是採取了分的方式,將劉姓諸侯王手裡的封地化整為零……

    何謂推恩

    在推恩令頒行之前,漢王朝在劉姓諸侯王的王位傳承方面實行了相對比較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簡單說就是,諸侯王老子死了之後,他的一眾兒子中只有一個兒子能夠承襲老子原來的封地和王位,通常是遵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長幼有序”的大原則。而其他兒子,與皇帝關係比較親近的或許還能封個列侯什麼的,與皇帝關係疏遠的、尤其是庶出的,很可能什麼爵位也撈不著……而諸侯國依舊還是原來的那個諸侯國,只是換了一個新“老闆”而已,一應“資產”保持原樣。如此一來,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已然是嚴重威脅到了漢廷的權力和皇帝的地位了!“剿滅諸呂”的齊藩、“吳楚七國之亂”的吳藩等等,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直接削藩,也就是尋找各種理由削減劉姓諸侯王的封地等於是直接損害了這些人的切身利益。你斷人家財路,人家可不就只能斷你的生路了?於是,劉姓諸侯王們開始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發動叛亂——“都是太上皇、太祖高皇帝的子孫,憑什麼我就不能當皇帝?”所謂“吳楚七國之亂”不就是這樣的嗎?

    為了緩和這種矛盾,在主父偃的建議下,漢武帝劉徹選擇了相對溫和的推恩式削藩。此舉與先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改削為分——“我不要你家的地皮,你家的地皮永遠是你家的!但是,總不能只有老大吃肉,其他兄弟連湯都喝不著吧?這樣吧,你家老爺子死後,在他原來的地皮裡給老大分塊比較好的地皮,剩下一些孬的其他兄弟幾個一起分了!”如此一來,只需幾代,原本疆域遼闊的劉姓諸侯國就會被分得四分五裂、地盤越來越小……沒了地盤、就沒了稅收,手裡沒有錢,還有誰會去給這些諸侯王們賣命?他們對漢廷的威脅也就消弭於無形了。

    為何說推恩令是陽謀

    所謂陽謀,說白了就是明知是個坑,你還不得不往裡跳,甚至搶著往裡跳!推恩令一出,諸侯王們原來連湯都喝不著的兒子們都能分一大塊地皮,誰不願意?除了老大之外,沒有誰會反對,他們求之不得!如果老大不同意,不用漢廷出兵,他的弟弟們就會要了他的命,不是嗎?即便要不了他的命,只要漢廷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讓這些諸侯國陷入內亂是非常簡單的事實。如此一來,他們內鬥都自顧不暇,哪裡還能威脅到漢廷和皇帝的權力?

    老大不同意?那正好給了漢廷收拾他的理由!“我這是‘恩典’,沒要你家一分一釐地皮,你不幹、想幹嘛?想佔山為王嗎?漢廷分分鐘便可以“合法”地滅了你!而且,你的兄弟們還會非常興高采烈地上趕著做漢廷的內應……對於劉姓諸侯王的繼承人而言,反對可能什麼也撈不著、甚至還會丟了性命!不反對,起碼還能保住一塊地皮、享受終生富貴,何去何從?不言而喻……明知道是個坑,也得往裡跳啊!吃肉改喝肉湯總比連“吃肉的傢伙事兒”——腦袋都丟了強吧?

    推恩令本身並沒有太深的奧秘,之所以無解,主要是因為它準確把握了人性的弱點、成功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而人性這種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即便是存在少量個案、特例,也無礙大局。真正能夠跳出人性圈子的人,恐怕也不會去追逐那些功名利祿了,不是嗎?

  • 5 # 講點歷史小八卦

    推恩令確實是無解的陽謀,漢武帝並不強迫執行,可是諸候們明知道是坑,還不得不跳。但是推恩令存在著先天不足,其實也沒多大作用,除了漢代,歷朝基本上沒有使用。

    說它是無解的陽謀,主要是三個原因:

    第一;皇帝名義上不僅不是削藩,而且是給諸侯們施恩:漢初是嫡長子繼承製,除了嫡長子,次子,庶子都沒有繼承權,它有一個嚴苛的規定:如無嫡子則以無嗣直接除國,哪怕有庶子國家也會收回封號封地。男子三妻四妾有兒子很容易,但不一定能有嫡子,所以面臨除國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推恩令並不強制執行,但不管執行不執行,都會形成分裂或內亂:執行了推恩令,老國王死後王國就分裂成幾部分不存在威脅了,不執行推恩令,次子和庶子就會不服,兒子們就會內鬥自相殘殺,由朝廷出面收拾殘局。

    如果想後代安穩只有執行推恩令。舉個現代的例子,雖然法律規定父母既可以選擇讓兒子們平分家產,也可以選擇任意處置名下的財產,願意給哪個孩子就給孩子,但是除非是某個兒子太忤逆不孝,父母大多會選擇一碗水儘量端平,不然就會引發家庭矛盾。

    三;只要推恩令一執行,封國就會越變越小,這個沒有辦法破解,首先華人多子多福的觀念深重,其次,三妻四妾的婚姻方式,女子要靠生育子女保證將來的生活,而且古代醫療水平差,新生兒的存活率極低,刻意少生,極有可能導致絕嗣,這對古人來說,比封國變小更嚴重更不可接受。

    為什麼說推恩令先天不足,再好也沒什麼作用呢?

    第一:這項政令的實施,需要中央具備壓倒性的實力才行。

    呂后差點把劉姓天下變成了呂家的,呂后一死,劉姓宗姓和大臣們誅殺諸呂,清除了呂氏勢力,扶植老實溫厚的劉恆上臺,於是劉姓諸王的權勢顯赫無比。封地"跨州兼郡,連城數十",中央直轄地區僅十五郡,而諸侯王的封地竟達三十九郡。各諸侯國可自置除丞相以外的官吏,掌握著地方的財政、軍事大權。

    這樣下去很危險,可中央又完全沒能力削藩,賈誼就提出了比較溫和的推恩令,文帝景帝先搞了一下試點,誰都不傻,既然推恩令一執行就上了套解不開,唯一的法子就是不讓它執行,於是七王之亂就出現了,但是景帝把叛亂平息下去了。

    所以漢武帝才可以順利推行推恩令:諸候都被景帝打趴下了,本來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可是皇帝不僅不處罰,還讓諸候全家都當諸候,誰會反對,誰敢反對?漢武帝手下一群戰神級別的李廣,衛青、霍去病,對付他們綽綽有餘。

    任何時代,改革都是阻力重重,何況這種觸及核心利益的改革,中央如果沒有絕對實力,推恩令實施不下去。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是要騰出精力,一心一意對付匈奴。

    第二:推恩令是溫水煮青蛙,需要幾代才見效,對於面臨藩王威脅的朝廷來說,急病遇到了慢郎中,一點用沒有

    朱元璋窮怕了,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都有飯吃,又相信兒子永遠比大臣們忠誠,所以把自己的兒子全部封王,掌控當時全天下主要的大城市和核心區域。朱允炆還是太子,就知道這樣尾大不掉,形成了威脅。於是他一繼位就開始找各種藉口直接削藩,為什麼他不用推恩令呢?

    先不說有無能力實施的問題,封國變小力量變薄弱的效果要透過至少二三代,幾十年才能見效,朱棣確實有三個兒子,也只能他死後才能讓三個兒子瓜分燕國,就算朱棣活著就分封幾個兒子,他們都是徐皇后一母所生的親兄弟,一心輔佐燕王登基,沒等推恩令生效,朱棣就會造反。

    推恩令的弊端也很明顯,諸侯國被拆分,失去了強有力的實力,朝廷也失去了強有力的助力。呂氏叛亂,劉姓宗姓可以平叛,王莽作亂,劉姓諸侯沒有一個能站出來,已經很難起到威懾和平叛的作用了。漢室衰微,為東漢末年的群雄並起,漢室難扶提前寫下了鋪墊。中山靖王的後代賣草鞋了,漢一樣亡了。

  • 6 # 減水書生

    沒有無解的陽謀,只有暫時的終局。

    博弈是陽謀。博弈的終局是納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無解,就是因為它製造了一種納什均衡。漢武帝恰是這個納什均衡的設計者。

    漢高祖奠定的博弈局面

    漢初62個郡,劉邦直管15個,剩下的在11個諸侯王手中。而11個諸侯王中,有7個是異姓諸侯王。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這是漢初形勢,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博弈局面。所以,這不是博弈終局,沒有形成納什均衡。誰最擔心不穩定?必須是劉邦。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天天擔心誰會掀桌子、造反。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公元202年,漢歷正月,劉邦汜水稱帝。“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將徵之”。公元202年,漢歷七月,就出現了異姓王造反。

    所以,楚漢爭霸而大漢立國,之後不是休養生息,而是統一戰爭,即漢平異姓王之戰。

    這場仗,一直打到公元前195年,才算勉強收尾。為什麼說勉強,因為燕王盧綰還沒平定;為什麼說收尾,因為劉邦在這一年死了。

    劉邦死後,大漢天下實現了博弈的終局嗎?

    實現了。如果要找一個標誌性事件,那就是白馬之盟。白馬之盟的內容總共兩條:一條是非劉氏不得封王、一條是非有功不得封侯。實際上,還要引申出一條,那就是:非列侯不得為相。

    在朝堂,實現了權貴合謀,合謀的結果是:劉氏當天子、功勳當丞相。在地方,形成了郡縣與封國並行,並行的結果是:郡縣是皇帝大宗的、封國是同姓小宗的。只要朝廷一直是權貴合謀,再配合上郡縣,那同姓諸侯王基本鬧不了事。而只要封國一直是同姓諸侯王,再配合上郡縣,那功勳集團也鬧不了事。

    這就是一種納什均衡。

    所謂納什均衡,是指各個足夠聰明的博弈參與方,陷入了一種誰也無法透過單方面改變策略以謀取更大好處的博弈局面。簡單說,在這種博弈局面裡,大家都認命了,因為誰也改變不了。

    朝廷要實現更大利益,就應該直接搞郡縣。但是,做不到。封國要實現更大利益,就應該自己搞獨立。但是,也做不到。皇帝、功勳以及諸侯王,各個博弈參與方,是相互牽制的,誰也無法透過單方面改變策略,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一種均衡,大家只能維持現狀。

    漢景帝撬動了博弈局面

    雖然有呂氏之亂,但亂不到哪裡去。因為博弈局面沒變,呂后以及呂氏家族也沒能改變。所以,呂后這位鐵血太后,無法逆天。要逆天,就得被局面整死。

    漢文帝這個皇帝,恰是博弈局面的產物。為什麼是他?皇帝太強勢,功勳集團受不了。皇帝名不正,諸侯王就不答應。漢文帝最合適,所以一切都在局中。

    博弈有終局,但變化無止境。

    到了景帝上臺,大漢形勢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同姓王與皇帝的關係淡了,“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到了景帝,正好是第三代。其次是皇帝的能力變大了、慾望也變大了,因為國力一直在增長。經歷休養生息,景帝時期的大漢,完全不是劉邦時期的殘破樣子。

    最先耐不住寂寞的是漢景帝,他要削藩。歷代皇帝都有直接統治的衝動,直接搞郡縣,然後自己收租子。這多香!

    漢武帝時期,一個千戶侯每年收入是20萬。而曹參和蕭何這種萬戶列侯,封邑達到4萬戶,就是800萬的年收入。但蕭何和曹參的封邑戶數再多,也才一個縣。那擁有幾十個縣的諸侯王,一年就是幾個億、十幾個億的收入。加上開礦和煮鹽的收入,絕對是天文數字。

    不衝別的,就衝錢,漢景帝也會動削藩的念頭。然而,削藩削出了七國之亂。沒法削了,只能到此為止。

    但是,到這個時候,漢初形成的納什均衡已經鬆動了。

    首先是諸侯王的封地變小了,以前的大國能有幾十個縣,現在最大也就十幾個縣;其次是諸侯王沒實權了,封國官員必須是中央派來的朝廷命官;第三是諸侯王的收入僅限田租,煮鹽、開礦這些賺大錢的買賣,都是朝廷的。簡單說,諸侯王這個博弈參與方的力量變弱了。

    漢武帝設計的博弈局面

    在漢武帝上臺之後,諸侯王基本不成氣候了。但是,前面說的兩個問題一直沒解決:一個是皇帝始終控制不住直接統治的衝動;一個是錢多不扎手,諸侯王雖然只收田租,卻也收了不少錢。而這些錢本來應該是皇帝的、朝廷的。因為力量變大的皇帝和朝堂肯定這麼想。

    所以,漢景帝未竟的事業,漢武帝這個好兒子就一定要努力完成。那繼續硬削藩啊?交出封地、啥事沒有;不交封地、乾死拉倒。但是,已經沒必要了。被漢景帝一折騰,諸侯王,已經由從前的大老虎變成了此時的乖乖貓。

    這時候的主要障礙,是情面和道理。劉徹當了皇帝,劉徹哥哥弟弟們當了諸侯王,大家都是手足啊。這個情面必須要講。削藩總得講道理,分封是老祖宗劉邦定下的規矩,你不能不聽祖宗的吧?而且,你老爹漢景帝已經說不削了,你可以不守祖宗的規矩,但老爹的規矩總得守吧?

    守就守吧,卻守得不情不願。

    諸侯王沒了實權,只能坐在家裡收租子。封國官員也都是朝廷派來的。而這幫中央幹部,完全不把諸侯王當回事,沒事找事也要往死裡欺負。當時的中山靖王,漢武帝的哥哥,也就是三國劉備的老祖宗,曾跑到漢武帝面前哭鼻子、告御狀:你手底下的那些個官員,真把我當三孫子了,一點兒臉都不給。

    此時的大漢諸侯王,就是這幅德行。

    然並卵,這也沒用。收拾諸侯王,是大漢皇帝的一貫調性。於是,漢武帝搞了推恩令。推恩令的具體規定,就不說了。打個比方:諸侯王生了三個兒子;以前,是嫡長子繼承製,老大當王,老二老三靠邊站;現在,漢武帝這個大族長看不下去了,老大封個王,但老二老三也要封,起碼也要封個列侯。這就是推恩令。無論怎麼封,封的都是諸侯王的地盤。所以,皇帝搞推恩就搞得特別徹底,分別人家的錢,自己自然不心疼。

    推恩令到底是什麼陽謀

    諸侯王肯定不傻,這麼推下去,肯定要把封國推沒了。於是,淮南王和衡山王直接造反,造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不同意推恩令,要為後代子孫留塊封地。

    但是,造反不會成功。一是因為諸侯王沒實力,景帝以後全成了乖乖貓,拔了牙的老虎還怎麼咬人;二是因為根本就動員不起來,老爹和老大要跟朝廷死磕,但老二老三肯定不幹。

    這時候,諸侯王的非嫡長子們,就成了一個新的博弈參與方。而這就是推恩令的高明之處。

    在央地關係中,漢高祖劉邦奠定的博弈局面,是讓皇帝和諸侯王陷入了一種囚徒困境。

    皇帝的壓倒性策略是取消諸侯王、然後直接統治。諸侯王的壓倒性策略是直接獨立、然後自己當皇帝。但是,這個壓倒性策略,誰也無法實施。因為郡國並行是一種納什均衡的局面。

    所有諸侯王聯合起來,一起搞獨立,那肯定能成功。但是,槍打出頭鳥,誰敢造反、鬧獨立,皇帝和朝廷就首先幹誰。朝廷削掉所有的諸侯王,自己去統治,那肯定能賺很多錢。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諸侯王集體造反,朝廷也受不了。

    這時候的博弈參與方,是皇帝和諸侯王、朝廷和封國。但是,漢武帝這傢伙卻設計了一個新的博弈局面。

    在推恩令的這個博弈局面中,諸侯王、諸侯王的嫡長子、諸侯王的非嫡長子,這三者陷入了一種博弈。然後,漢武帝則貌似置身事外了,你們三方好好玩、我來主持公道。

    所以,推恩令不是皇帝搞了一個新政策、去削弱諸侯王,而是皇帝設計了一個新的遊戲規則、讓諸侯王自己玩。推恩令重新設計了博弈局面。

    以前是皇帝與諸侯王的博弈,現在是皇帝、諸侯王、諸侯王嫡長子和非嫡長子的博弈。而在這個新的博弈局面中,皇帝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看著諸侯封國自己內鬥。

    結果會是什麼?諸侯王只能把推恩令貫徹到底,從一個個的諸侯王封國變成一個個的列侯封邑,甚至到最後,連列侯的封邑都不會有。收拾韓信、英布和彭越,劉邦很費勁,要鬥智鬥勇。但是,收拾蕭何這些人,完全不用。即便蕭何是丞相,劉邦也是想關進監獄就關進監獄。

    那最後收拾了嗎?

    推恩令的開啟時間是公元前127年,而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就搞了酎金奪爵,一出手便幹掉了106個王侯。而公元前105年、公元前91年以及漢宣帝公元前66年、公元前54年,大漢朝廷又搞了幾次小規模的奪爵。沒了諸侯國,皇帝完全可以放飛自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但是,我們能說推恩令這個陽謀,是無解的嗎?

    對於諸侯王,完全無解。因為這是一個納什均衡的博弈終局。

    呂后厲害不?厲害,但她破不了劉邦設的局。所以,呂氏家族取代不了劉姓天下。

    漢景帝彪悍不,說削藩就削藩,一天都不能等,直接硬削藩。結果呢?搞出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彪悍不,你敢削、我就反,嚇得漢景帝腰斬晁錯謝罪。結果呢?諸侯王被拔了牙齒。

    一旦進入納什均衡,就是博弈終局。這時候,所有人都是局中人,都無法透過單方面的策略改變局面,只能認命。否則,就不叫博弈終局。

    漢武帝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設計了一個新的博弈局面。但不要忘了:博弈有終局、變化無止境。

    漢武帝能夠設計博弈,是因為形勢變化了。在文帝時、景帝時,皇帝就沒有能力去設計博弈。因為皇帝敢這麼玩,諸侯王就敢造反。文帝、景帝這兩個皇帝太慫,那劉邦不慫吧?但是,劉邦也只能繼續分封。形勢不允許,大英雄也只能是池中盤龍。形勢允許,大英雄才能乘勢而為。

    而設計了這個博弈局面之後,大漢就能萬事無憂了嗎?諸侯王趴下了,豪族們起來了。到王莽篡漢,劉姓宗親只能依靠豪族和起義軍才能重新復漢。而到了東漢末年,大漢宗親更慘了。稱雄的劉備,跟曹操和孫權比,完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

    但,我們必須佩服漢武帝的高明。

    博弈的初級水準,是跟隨:別人為了高考都去刷題了,你再不滿意也得跟著去刷。博弈的中級水準,是參透:刷題拿高分不是為了增強能力,而是向大學發訊號,我有能力、趕緊錄取我。博弈的高階水準,是出局,另闢蹊徑、劍走偏鋒,找到一條不用刷題也能成功的出路。而博弈的頂級水準,則是設計博弈。漢武帝已經到達了這個層級。

  • 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在建國之初所實行的郡縣分封並行制,簡稱郡國制,在西漢建立之初起到了穩定天下的作用,既解決了絕大多數人要求分封的需求,又實行了郡縣制正確的政治制度,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就有壞處,劉邦所實行的郡國制給文、景、武三朝都帶來的較大的危害。

    這個危害就是分封出去的劉氏藩王勢力越來越大,開始威脅到漢朝中央政府的統治,其實漢初並不乏有識之士,賈誼就給漢文帝提出過建議: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令海內之執,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人。

    漢朝著名政治家賈誼

    賈誼這話的意思是說:想要天下政局安定,不如多分封諸侯,從而削弱每個諸侯的實力。諸侯實力弱,就容易用道義來管束他們;諸侯國小,就不會有邪惡之心。這樣四海之內施政,就如身體支配手臂,手臂支配手指,沒有不控制自如的。

    賈誼這話基本上就是推恩令的雛形了,但是漢文帝認為時機不成熟,原因就是漢文帝時期就已經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兩起叛亂事件,劉興居是漢文帝的侄子,劉長是漢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再加上漢文帝小心謹慎的態度,所以沒有聽從賈誼的削藩令,而是把這事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來處理。

    晁錯與漢景帝

    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削藩建議,直接以諸侯王犯法為由,削去諸侯王的封地,此舉直接引發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聯合叛亂,簡稱吳楚七國之亂,事實上,即使沒有漢景帝的削藩,也會有諸侯王的叛亂,只不過時間早晚罷了,漢景帝的削藩只是這次叛亂的導火索。

    吳楚七國之亂被漢景帝平定之後,對於參與此次叛亂的諸侯國全部被廢除,但是漢景帝又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兒子重新分封為諸侯王,等於是漢景帝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出去,代替了當年劉邦所分封的那一批諸侯王,實際上這只是換湯不換藥。

    吳楚七國之亂

    到漢武帝時期,聽從了主父偃關於削藩的建議,這就是推恩令,具體的做法是:

    1、諸侯王去世後,把他的封地、爵位和財產分給所有的兒子

    以前的做法是嫡長子一人繼承所有的封地、爵位、財產,其他兒子啥也得不到,所以諸侯王去世之後,諸侯國的實力不會變化, 推恩令要求把諸侯國所有的封地、爵位和財產分給所有的兒子,以前一個人獨到, 現在兒子分家,所以實力直接降了一級。

    2、由嫡長子繼承王爵位和最大的封地,其他的兒子封為列侯,分封一部分王國的土地。

    漢朝的國有兩種,分別是:王國和侯國,諸侯王所建立的國家就是王國,王國的地比一個郡還要大,列侯所建立的國家就是侯國,侯國相當於一個縣的地,推恩令實行後,不動聲色地把一個王國給肢解成一個削弱的王國(相當於郡)+若干個侯國(相當於縣)

    嫡長子繼承製

    3、分封為列侯的兒子就是侯國,被中央直轄的郡守所管轄,而嫡長子繼承的王國則自動降低為相當於郡的王國,地位等同於郡守

    原來是一個王國,推恩令實行後,被肢解後的所有侯國的管轄權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王國管理,改為由當地的郡守管理,郡守是直轄於漢朝中央政府的,這等於是王國所有除嫡長子之外新建立的侯國從王國中割出去,把諸侯王非嫡長子的其他兒子納入中央管轄,不動聲色之中,就把諸侯國削弱了。

    推恩令的厲害在哪裡?

    1、無法破解。

    華夏社會幾千年來的繼承製度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的社會地位很高,但在推恩令中,嫡長子是打擊的物件,諸侯王的其他兒子是拉攏的物件,所以利益最受損的就是嫡長子,如果想要反抗的一定也是嫡長子,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不僅不反對,還舉雙手歡迎,因為原本他沒有繼承權的,現在有了。

    推恩令

    嫡長子想要反抗推恩令時,他必須拉攏一幫利益同樣受損的嫡長子,其他兒子不可能支援他,他會發現自己變成了極少數,原本實力就不是太強,現在進一步被削弱,他敢反護的話,就會被廢除,他不敢反抗的話,就得接受這種安排,持續被削弱。

    在整個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時,並沒有諸侯王造反,就是這個原因,無法破解,只能被迫接受,敢反抗的話,整個家族不保。

    2、效果持續。

    尤其厲害的是,推恩令這種削弱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激發幾何級數般的效果,第一代諸侯王去世後,第二代就被分解,第三代就呈樹叉形狀繼續分解,有個四五代人,就能把列侯變成普通平民百姓,把諸侯王變成列侯,還得是嫌長子。

    漢武帝

    諸侯王如果生的兒子越多,這種效果越好,王國被分得越小,諸侯王如果不生兒子,就沒有兒子繼承,諸侯國就會被廢除,比如漢景帝有個兒子是中山靖王劉勝,他有120多個兒子,他的諸侯國得分成120份,想想就可怕,這麼分下去,二三代人之後,就無地可分了。

    而且推恩令可以世世代代實行下去,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王朝還存在,直到所有皇族都變成普通平民,像劉備那樣,皇族就變成了普通平民,沒有爵位,沒有封地,想翻身只能靠自己的能力了。

    3、推恩令一步步把諸侯國的土地納為中央管理,是一種溫水煮青蛙讓人無法察覺的制度

    推恩令中有一條重要規定,就是分出來的侯國得由所在地的郡守來管理,因為漢朝實行的是郡國制,一個郡的下屬行政區域不僅僅有縣,還有侯國,把侯國等同於縣,只要從王國分出來有侯國,馬上就納入郡的管理,郡由漢朝中央管理,這等於就是把諸侯國一步步拉回中央管理。

    漢朝中央直轄地與諸侯國封地對比

    最為關鍵的是漢朝要分封時,是由中央政府分封的,分封時會把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多的土地從王國中分走,而且在分封時會盡量讓直接受漢朝管轄的郡把原來的王國分割開來,不讓原來王國的所有土地連成一片,這就相當於用中央直轄的郡縣來包圍原來的王國,這些操作會進一步削弱王國的勢力。

    而且那些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侯國經過一系列操作,就會被劃到郡內管轄,分出來的列侯還無法反對,一步一步,漢朝把諸侯國分割成沒有威脅的王國和侯國,王國變得和郡一樣大,侯國變得和縣一樣大,一直到東漢末年,都是這種情況,而且所有的皇族成員只能接受,這些細節部分,才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也是無法破解的原因。

  • 8 # 愛鏟史的貓

    導語‬:公元前‬127年‬正月‬,漢武帝‬劉徹‬採取‬主父偃‬的‬進言‬,下旨‬行‬推恩令‬,改‬嫡長子‬繼承‬王侯‬封地‬為‬長子‬、次子‬、三子‬分‬封‬。各大‬王侯‬雖然‬知道‬這‬是‬漢武帝‬要‬削弱‬自己‬的‬封地‬,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接受‬這份‬“恩典‬”!

    ‬漢初分封諸侯王,終成文景兩帝頭疼的問題!

    公元前202年,劉邦打贏楚漢戰爭,成功登基為皇帝,開啟西漢時代。這時候的劉邦子嗣還小,一幫功臣呢也需要安置,於是便封了一些異姓諸侯王和一些本家王爺,讓他們去管理封地,從而來拱衛中央。

    後來,隨著國家穩定下來,劉邦和老婆呂后一起尋思,將那些個諸侯王又給幹掉了,所以直到劉邦死的時候,他所封的異姓王基本也都沒了,剩下的都是宗室王爺,儘管後來呂后當政處理了一波,但是這些諸侯王的封地還在,並且漸漸穩定,有些甚至發展的比中央政權還好,例如後來發動七王之亂‬的‬吳王‬劉濞‬。

    到‬了漢文帝‬時期‬,各大‬王國‬憑藉‬自己‬封地‬上‬的‬賦稅‬等‬,已經‬威脅‬到了‬中央‬的‬統治‬,於是‬便有人‬出來‬提醒‬漢文帝‬了‬,這個‬人便是‬賈誼‬,他‬在‬《治安策‬》中‬請求‬漢文帝‬如下‬: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勸‬漢文帝‬,諸侯王‬可以‬封‬,也可以‬允許‬繼承‬,但是‬繼承‬的封地‬便是‬從‬第一代‬封‬王‬那裡‬出‬!透過‬這樣子‬,哪怕‬中央‬封‬再多‬王‬,對‬中央‬也‬沒影響‬,受影響‬的只會是‬諸侯王‬,多‬聰明‬!

    但是‬文帝‬比較‬仁慈‬,沒有‬徹底‬實施‬就‬掛了‬,等到‬他兒子‬景‬帝‬上臺‬,自然‬也‬認識到‬諸侯王‬做大‬的‬危害‬,只是‬他‬採取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一上位‬就‬削藩‬,這個‬比較‬偏激‬,於是‬吳王‬劉濞‬牽頭‬的“七國‬之亂‬”發生‬!

    ‬諸侯王是一定要削的,怎麼削才能讓諸侯王接受呢?漢武帝給出了一個完美答案!

    七國之亂並沒有持續多久,便被周亞夫給平定了,隨之上臺的漢武帝則不得不接手解決景帝留下來的問題,繼續‬把‬諸侯‬王‬削‬弱‬!

    那怎麼才能把這些王國削弱,又避免再次發生七國之亂等問題呢?有個人給漢武帝提供了一個方案,一個比賈誼那句話還詳細的方案,這個人便是主父偃‬!

    公元前127年正月,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在‬郡縣制‬的前提下‬,改‬當初‬分封時‬說好‬的嫡長子‬繼承‬為‬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封地‬,分封‬出來‬的低階‬列侯‬歸‬當地‬郡‬管理‬!

    這樣‬以來‬,諸侯王‬的‬那些‬庶子‬要是‬再封王‬就‬不是‬中央‬給‬地‬了‬,而是‬把‬一代‬王爺‬的‬地‬給‬到‬他‬的‬若干‬兒子‬,而且‬這些‬列侯‬也‬就此‬喪失‬了‬對‬封地‬的‬管理‬權‬,自然‬也不可能‬再‬有‬能力‬去‬造反‬了‬!

    漢武帝‬一聽‬十分‬高興‬,這簡直‬就是‬打人‬一巴掌‬還得‬讓人‬感謝‬自己‬呀‬!

    另外,推恩令雖然能削弱諸侯國的實力,但是分出去的列侯依然不少。這些列侯雖然沒實力造反,但是他們不用繳納賦稅,這對於國家財政來說也是一筆大負擔呀!

    接著,漢武帝又想出了一招,那‬便是‬酢金‬!他‬要求列侯‬在‬宗廟‬祭祀‬時‬需要‬繳納‬酢金‬,並‬要求‬宗室‬官員‬嚴格‬檢查‬金子‬成色‬,一不合格‬便‬削去‬爵位‬,收回‬封地‬!酢‬金律‬頒佈‬的當年‬,就有‬106位‬列侯‬被‬削‬,可見‬漢武帝‬的聰明‬!

    ‬明顯坑人的推恩令為什麼能夠推行呢?

    相信從文字描述中大家都能感覺得到推恩令就是坑諸侯王的,這擺明就是漢武帝的陽謀,那它為什麼能夠推行呢?

    推恩令‬之所以‬能夠‬推行‬,很大‬原因‬是因為‬經過‬七國‬之亂‬後‬,諸侯‬王國的實力‬被‬削弱‬,對‬中央‬政權‬的‬抵抗‬也‬沒‬那麼‬強烈‬,這‬才讓‬漢武帝‬得以‬推行‬推恩令‬!

    另外‬一方面‬,推恩令的‬推行‬使得‬原本‬無法‬繼承‬王國‬封地‬的‬庶子‬得以‬繼承‬封地‬,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這條‬法令‬自然‬便是‬恩典‬,所以‬支援‬朝廷‬!

    結語

    推恩令的頒佈是漢武帝削弱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它不同於漢景帝過於偏激的削藩令,它更像溫水煮青蛙,讓諸侯王慢慢削弱。諸侯王儘管知道自己被削弱,卻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這便是漢武帝的厲害之處。‬

    參考資料:《漢書》

  • 9 # 超然視野

    推恩令是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種削弱諸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和皇權的策略!對於各個諸侯而言,的確存在很難應對的現象,近乎無解!

    漢武帝推行的推恩令要求,各諸侯國國王應該將自己的封地按照一定的方式,分給所有的子嗣。而推恩令之前是嫡長子繼承封爵制度,各諸侯國國王可以讓嫡長子繼承封地。

    對於諸侯王而言,拒絕推恩令則直接表明與中央皇帝唱對臺戲,就是赤裸裸的造反,同時拒絕推恩令也會讓各諸侯王子嗣產生嫌隙和離心傾向,以前受制於嫡長子繼承製的約束,非嫡長子的子弟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利益繼承權,但推恩令讓他們有了與嫡長子一樣的瓜分先王遺產的資格!

    那麼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當然有對應的對抗措施,但這種措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作用不大,那就是諸侯王只要一個兒子,這種情況下是可以避免推恩令將封地不斷的分割。但以當時的醫療條件來看,只要一個孩子的風險非常大,那個時候的醫療條件,孩子要從嬰兒長到成年的夭折率是非常高的,若只要一個孩子而無法確保其活到冠禮以後,這個國王就沒有子嗣可以繼承封地和爵位。代價有可能是被剝削封地和爵位,或者分封給其它的王子王孫。

  • 10 # 資治通史

    推恩令確實是高明,但也沒有那麼神。推恩令就是變相的削藩,或者說叫柔性削藩。簡而言之,是把原來只有嫡長子單傳世襲的制度,改成多數兒子都可以參與繼承分享的制度。

    打個比方,一個王爺原來的封地只有一千畝地,只能嫡長子一人能繼承,傳了十代之後還是這麼多地,控制力沒有絲毫減弱。但是制度改革後,一個王爺有十個老婆,至少有10個兒子,他們都有繼承權,一個人只能分到100畝。如果這10個王子每人有10個王孫,那就成了100個人繼承,每人只能分到10畝地了。要不了幾代,昔日良田千畝的王爺,到最後都變成農民了。

    以上僅僅是打個比方,事實上沒有分封那麼多。但無論如何,分封是立竿見影的:“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原來天下20多個王,現在變成100多個了。再過幾代,王爺們的封地都不如地主多了。

    當然推恩令不僅僅是這麼簡單,王爺被削弱的權利還有很多。既然我們把推恩令叫削藩,那麼我們先要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藩王?藩王是分封制的產物,就是皇帝分封的王爺。

    劉氏特色的分封制和好處

    劉邦建立漢朝後,恢復了已被廢除的分封制,採用郡縣與封國並行的分封體制。為了讓各路將領為自己賣命,劉邦分封了一批異姓王。劉邦達到目的之後,立刻翻臉無情,除掉韓信為代表的7個異性王。與此同時,劉邦大肆分封自己子侄到各地去,填補了異姓王留下的地域和權力真空。

    為了保證劉氏江山的千秋萬代,劉邦還把群臣召集到一起,定下白馬之盟。白馬之盟的內容,歸納起來有三點:不是劉邦的後人,不能被封王。沒有戰功的不能封侯,不能當丞相(非侯不為相)。誰違背了這個既定方針,誰就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說穿了,這就是一個權力瓜分方案:劉氏當天子、稱王、功勳當丞相,大家共同統治百姓,享受富貴。如此一來,郡縣是皇帝大宗的、封國是同姓小宗的,江山固若金湯,萬年永不變色。

    分封制帶來的惡果

    分封制的最大惡果是將那些王爺養得膘肥體壯,沒有野心的王爺,被養成豬,只會享受;有野心的王爺,會養成虎狼,想吃掉皇帝。

    首先吃螃蟹的是劉邦的私生子劉肥之子、濟北王劉興居(前198-前174),此人曾經兩次造反。第一次是在呂后死後,他與其兄朱虛侯劉章合謀,請其兄齊王舉兵進京殺了呂后的人。第二次是在文帝即位,文帝率丞相灌嬰等親征匈奴的時候,他乘機舉兵叛亂,後來被文帝的大將柴武所殺。

    第二個造反的,是淮南王劉長。此人是劉邦的小兒子,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異母弟。文帝執政時,劉長飛揚跋扈,目無皇帝,在自己的封地實行漢朝的法法律,自己制定法律。公元前174年,劉長與匈奴、閩越首領聯絡,陰謀叛亂,因洩密被捕絕食而死。

    事實證明,能毀掉漢朝江山的不光是外姓人,還有劉姓王。他們將自己的地盤當成獨立王國,掌控著稅收資源,影響到了皇帝權威和政令、法令貫徹實施,國家財政收入受到影響,社會無法可持續發展。

    (漢武帝劇照)

    推恩令帶來什麼好處?

    推恩令的最大好處就是柔性的,不是暴力的,諸王便於接受。最關鍵的,推恩令收益的是諸王的子弟,諸王無法反對。推恩令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庶出的王子也有繼承權,他們會堅決擁護漢武帝的法令。如果王爺反對,那他就失去了兒子們的支援,陷入孤立境地。王爺明知道是顆苦果,還要強嚥下去。這就是推恩令的高明之處:既達到了削弱王權的目的,還減少了社會動盪,可謂高明之至。

    但是仔細分析,推恩制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是兩代皇帝共同努力的結果。推恩令不是漢武帝一個人的功勞沒有漢景帝修建河道,就沒有漢武帝的水到渠成。如果把削藩比作一個建築工程的話,漢景帝把主體工程修建好了,漢武帝只是搭了個屋頂。確切地說,沒有漢景帝的工作,推恩令就是空中樓閣,根本就無法實現。

    (漢景帝劇照)

    西漢自漢文帝時期就開始重視“削藩”問題,將其提到議事日程。漢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其具體辦法是,把諸侯王分為若干國,讓諸侯王的子孫利益均沾,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給他們虛建出國號,待其生了子孫生後分封。

    文帝對這個建議非常贊成,但沒有完全落實。漢景帝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辭去一勞永逸的方法強制削藩。結果七個藩王一起造反,爆發了七國之亂。景帝只用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迅速平定了叛亂,誅殺了反叛的幾個王爺。

    叛亂平息後,漢景帝更加任性,趁機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暴力削藩:參加叛亂的七國,只保留了楚國另立楚王,其餘六國從地圖上抹去。增加自己十三個皇子為諸侯王。

    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收回了諸侯王治理封國的管理權,行政長官由中央直接委派。諸王什麼除了定額收租作為俸祿,什麼權力也沒有了。至此,諸侯王世界上已經名存實亡,權力受到極大削弱,今非昔比,想作亂也心有餘力不足了。因為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但表面上看,這些王爺的封地面積依舊很大,理論上存在死灰復燃的可能。因此,朝臣主父偃在元朔二年(前127)上書武帝,建議實行推恩令,把諸侯的其他子弟為列侯。這樣,削藩說得冠冕堂皇,諸侯沒有理由反對,自己鑽進了籠子裡。

    武帝以後,王國轄地不超過數縣,其地位相當於郡。這樣,諸侯王強大這個令幾代皇帝頭疼的問題,基本解決了。

    推恩令是錦上添花,不是畫龍點睛,但是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沒有漢景帝的浴血奮戰,會有推恩令的順利實施嗎?假如漢景帝下達的是“推恩”命令而不是削藩令,七個王爺照樣不會答應,連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王爺們怎麼會不懂,他們怎麼會作繭自縛?所以他們一樣會造反,七王之亂依舊無法避免,因為他們有反對的實力。

    打個比方,漢景帝的削藩是拔掉了諸王的老虎牙齒,是冒著風險的,肯定有血雨腥風。而漢武帝只是將沒有了牙齒的老虎趕進籠子裡,完成了收尾工作。推恩令實施成功後,如果漢景帝在天有靈,一定會對兒子劉徹說:削藩這個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要老爹我的一半。

  • 11 # 林長風

    推恩令並非無解,只有漢武帝的推恩令才是無解的陽謀!

    漢武帝說,我就是喜歡看你們不爽我,又拿我沒有辦法的樣子!

    作為削藩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漢武帝之前和之後,都有人推行過類似推恩令的辦法,但除了漢武帝之外,並沒有人取得成功,這是因為推行這一政策的外部條件不同,下面我們具體說一下。

    西漢藩王勢力的形成

    秦朝以前,中國歷史上一直執行的是分封制,《呂氏春秋》說“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天底下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諸侯國,也叫列國。

    諸侯國經過多年亂戰,最終有分有和,形成了七個比較大的王國,這就是所謂的戰國七雄。其中六國被秦國所滅,於是秦朝建立。

    秦始皇看到了分封制的弱點,於是改為郡縣制,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委派,實現了中央集權,這就是大秦帝國。

    然而,僅僅十四年後,秦朝便被項羽、劉邦的軍隊所滅,似乎說明了郡縣制並不適應當時的形勢。

    滅秦之後,勢力最大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並以這個身份分封了其他十七個諸侯王,其中劉邦就被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地區。

    劉邦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垓下一戰擊敗項羽,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正式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大漢帝國。

    在吸取周朝和秦朝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形勢,劉邦創造性了提出了自以為絕妙的辦法,那就是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我們姑且稱之為郡國並行制。

    郡縣制的部分我們不去說他,分封制的部分,劉邦共封了八個異姓王和九個同姓王,合計十七個諸侯王。

    這八位異姓王后來大多被劉邦所殺,並且劉邦還和功臣們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非功而侯,天下共誅之。從此之後,漢朝就再沒有異姓王了,直到三國時的曹操稱魏王,這是後話。

    沒了異姓王,那剩下的當然都是同姓王,也就是劉邦的後代子孫。但同姓王,也不見得忠於皇帝和漢廷,而且各王不僅佔去了國家大量的財富,大片的土地,而且還擁有軍隊,對中央有著極大的威脅。漢初時有62個郡,具體有多少掌握在中央手中有爭議,但毫無疑問,絕不會超過總數的一半。

    看了來削藩勢在必行!

    第一個動手的是漢文帝。

    賈誼曾向漢文帝上《治安策》,詳細提出了關於匈奴、制度、削藩對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中提到削藩時,賈誼認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

    按照賈誼的辦法,就是要廣封諸侯,同時削弱他們的勢力,這樣諸侯國就變小了,也就更容易管理,而且不容易產生非分的想法,從而服從中央。同時,賈誼還利用諸侯王們與皇帝關係的親疏遠近,讓諸侯王之間無法達成共識,這就叫做“以親制疏”和“眾建諸侯”。

    漢文帝認可賈誼的辦法,但是在實行過程中,並沒有強制推行,而是藉機逐步實行。比如,趙王劉友死後,文帝表示非常憐憫自己這個弟弟,就把劉友的兩個兒子都封為王。表面看起來這是一種恩賜,實際上是把趙國一分為二了。

    同樣的辦法,文帝封齊王劉肥的六個兒子都為王,將最大的諸侯國齊國一分為六;封淮南王劉長的三個兒子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

    這幾個王國都是漢朝最大的諸侯國,文帝從他們下手,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文帝的推行太過溫柔,進度也很慢,一共也就分了三個王國。

    第二個動手的是漢景帝。

    漢景帝削藩任用的人是晁錯,而晁錯的辦法就比較簡單粗暴了,他建議景帝直接削減諸侯封地。今天削一塊下來,明天再削一塊下來,慢慢地各王國就會被越削越小。所以,嚴格來說,晁錯的方法,那才是名副其實的“削”藩。

    晁錯在《削藩策》中對景帝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總之,就是削藩越快越好。

    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建議,下達了削藩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十多天後,吳楚等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反叛,即七國之亂。最終晁錯被景帝所殺,但七國之亂卻被平定。經此一戰,諸侯國與中央再也沒有了可以抗衡的實力。參加叛亂的七國中,除了儲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權力,具體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

    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

    改革諸侯國的官制,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

    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就這樣,中央的權力大大加強,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但其實際地位已與郡無異了。

    第三個動手的是漢武帝,辦法就是推恩令。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經過文景之治九十年的發展,積累的大量的財富,國家財力充足,這才得以對匈奴作戰並取得勝利。

    此時的諸侯國雖然對中央沒有了威脅,但他們仍然佔據著大量的財富和土地,於是漢武帝任用主父偃進行削藩,辦法就是推恩令。

    所謂推恩令,就是規定諸侯王的所有兒子,都有繼承封地的權力,而在此之前,則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爵位和封地。這樣一來,一個諸侯王如果有十個兒子,那麼這個諸侯國在他死後就要被分為十份;如果他的每個兒子也都有十個兒子,那麼到了第三代,就會分為一百份,以此類推。

    嫡長子和其他兒子的區別,僅僅是他分到的封地稍微大一點,繼承的是王爵,其他兒子繼承的是後爵。

    可想而知,各諸侯國越分越小,小到什麼程度呢?“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最後一郡之內可能就會很多個侯國,那怎麼管理呢?就由郡的太守來負責,郡以下的行政單位是縣,顯然,侯國小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個縣而已了。

    後來,漢武帝重新分封了75位功臣侯爵,178位宗室侯爵。不久,即發生了著名的“酎金失侯”事件,漢武帝以列侯繳納的“酎金”分量成色不足為理由,一下子就削去了一百多位侯爵,其食邑、封地自然收歸了中央。

    如果簡單總結一下漢朝削藩的歷程,過程是這樣的:漢文帝將幾個最大的諸侯國削弱。漢景帝將剩下的諸侯國收拾了一遍,敢反抗的都被打死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繼續分裂各諸侯國,就這樣,諸侯國從最初可以跟中央抗衡的王國,慢慢變成了一個個弱國,再變成一個個小的侯國,再從侯國變成食邑,最終被漢武帝找了個理由收了回去。

    推恩令為什麼無解?

    推恩令這個辦法並不見得如何高明,起碼賈誼就曾經提出過,主父偃的提議也沒超出賈誼的《治安策》,但為什麼推恩令能在漢武帝時期大放異彩,漢文帝時期就不行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漢文帝時,諸侯國的實力還很強,單個拿出來和朝廷單挑可能打不過,要是兩三個聯合起來,中央就吃不消了,即便到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也差一點招架不住。

    所以,如果漢文帝實行推恩令,那麼諸侯們也不是傻子,肯定看得出這是中央削藩的一個政策,如果沒有更好的應對之策,很可能就會聯合起來起兵造反,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就難以收拾了。

    而漢武帝時,諸侯國經過漢文帝的削弱、漢景帝的打擊,實力已經很弱了,沒有再與中央對抗的資本了,只要還能活下去,他們是絕不會鋌而走險造反的,除非你直接要打要殺,逼得他們走投無路,才有可能聯合起來造反。

    而推恩令雖然是削藩的政策,但就眼下來說,還不是致命的,要說被收拾,那也是將來子孫們的事了,所以就沒到必須造反的那一步。即使個別諸侯王敢進行叛亂,由於得不到其他諸侯王的支援,甚至得不到除了嫡長子以外兒子的支援,成了無本之水,中央也能很快平定叛亂。

    所以,推恩令的無解之處在於,即便你看出了漢武帝的真實意圖,那又怎麼樣?你打不過他,也沒有人肯幫你一起打他,並且,只要你不翻臉,你和你的兒子們都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甚至孫子也可以。至於孫子以後……那麼遠的事,就不考慮了吧。

    其實,漢武帝之後,也有人實行過推恩令的辦法進行削藩,唐朝末年,明朝和清朝的初期,都出現了藩王割據的形勢,他們也都積極進行過削藩,推恩令作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不可能沒考慮過,但此時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主要是中央的力量對藩王無法形成絕對的壓制,使得推恩令不可能像漢武帝時那樣發揮作用,強制推行,必定引起叛亂。

    綜上所述,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無解,主要還是在於中央對諸侯國在實力上形成了絕對壓制!

  • 12 # 江湖小曉生

    沒有漢景帝把吳楚七國給打服了,漢武帝的推恩令壓根就實行不下去。

    所以說這世上哪有什麼最厲害的陽謀?只不過在絕對實力面前,無可奈何的妥協罷了。諸侯王們不是呆子,誰不想保住自己的王國萬世長存呢?

    一、這事兒賴漢文帝。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那幫老兄弟們一個個都被封為了王爵,一眨眼冒出了11個異姓諸侯王。結果劉邦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咋整?只能一個個滅掉了。

    第一,劉邦分封劉姓諸侯王。

    在解決完異姓諸侯王以後,劉邦下令,不是老劉家的孩子,是不能被封為王的!這麼一來劉邦的孩子,可就都被封了王。

    大致上是這麼分配的:劉肥是齊王、劉如意是趙王、劉恆是代王、劉恢是梁王、劉友是淮陽王、劉長是淮南王、劉建是燕王。

    此外劉邦還有幾個兄弟侄子,也被封了王。比如說劉邦的四弟劉交被封為楚王、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被封為吳王等等。

    這麼一來老劉家的孩子,就成了全國各地掌握實權的王爺了。劉邦信心滿滿地離開了人世,自認為再也沒有誰能撼動大漢天下了。

    第二,呂后分封呂氏諸侯王。

    結果到了呂后執政期間,重點打擊這幫老劉家的諸侯王,比如說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的兒子,全都被呂后給害了。

    此外呂后還封了一堆老呂家的人為諸侯王,比如說封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以此打壓老劉家的諸侯王。

    第三,漢文帝對諸侯王各種服軟。

    誅滅諸呂以後,老呂家被清掃一空,而老劉家的諸侯王們再次猖狂了起來。這個時候漢文帝劉恆登基了,那麼他是怎麼對待這幫諸侯王的呢?兩個字:溫柔。

    漢文帝對這幫諸侯王實在是太好了,比如說淮南王劉長各種為非作歹,玩世不恭,大家向漢文帝告狀的時候,漢文帝只是嘿嘿一笑,啥也不管,這就讓劉長更加囂張了。結果導致了淮南王謀反事件,而漢文帝依舊不願處置劉長。

    還有早年漢文帝的太子曾經失手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太子,這導致劉濞各種怨恨漢文帝,甚至再也不到長安去朝見。漢文帝只好賣了個面子給他,下詔書允許他不朝見。

    此外,漢文帝還放縱諸侯王們造假幣。這事兒對漢朝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諸侯王們用劣質的假幣從市場上換取真幣,再用真幣制造出更多假幣,直接導致了漢朝經濟的垮塌。

    而且當時漢朝那些亡命徒無路可去,基本都是往各地諸侯國逃竄。比如說吳王劉濞故意收留這幫人,以為後用,而漢文帝得到訊息卻依舊不管不顧。

    具體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大臣:陛下,淮南王劉長又魚肉鄉里了!

    漢文帝:哦,不是什麼大問題,以後我兒子會解決的。

    大臣:陛下,淮南王劉長造反了!

    漢文帝:哦?沒事沒事,問題不大,我兒子會解決。

    大臣:陛下,吳王劉濞不肯來朝見了!

    漢文帝伸了個懶腰:這樣啊,那就賜他不用來了。以後讓他來看我兒子就行。

    大臣:陛下,諸侯王們開始造假幣了!

    漢文帝還沒睡醒:這個,要不還是留給我兒子管吧!

    漢景帝:。。。

    這就頭疼了,諸侯王們實力不斷增加,而朝廷的實力卻在不斷削弱。此外這會給諸侯王們造成一種錯覺:朝廷很好欺負!

    二、漢景帝擦屁股,漢武帝徹底解決。

    漢文帝崇尚黃老學說,所以他無為而治了一輩子,安安穩穩地把自己給送走了。可漢朝的隱患全都扔給了兒子漢景帝劉啟。

    劉啟上臺以後,立刻發現這是一個爛攤子,但是想要解決卻沒有那麼容易,各地諸侯王們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這個時候晁錯向漢景帝提出建議:要不咱削藩吧!

    這是個好主意,但是漢景帝沒有掂量一下當時諸侯王們的野心,真的削藩,他們能乖乖束手就擒嗎?

    果不其然,詔令剛下達,吳楚七國之亂就爆發了。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諸侯王們紛紛起兵反對朝廷的削藩令,並且要求清君側,殺晁錯。

    漢景帝啥也不顧,就把晁錯給殺了,結果依舊沒能換來諸侯王們的原諒。眼看著漢朝就要亂成一團了,好在周勃的兒子周亞夫用兵如神,相繼平定七國之亂,為漢王朝續命數百年。

    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可算是徹底把諸侯王們給打服氣了。但是漢朝自身內耗也相當嚴重,可謂是兩敗俱傷,因此削藩這事兒也就擱置了。

    等到漢武帝上臺以後,如果再想強行削藩,倒也不是不行,只不過依舊會十分折騰。因此天才主父偃給漢武帝出了個主意:推恩令。

    推恩令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咱也不削藩了,諸侯王你們照樣當,但是將來你的國家,要平均分給你所有的兒子。

    完犢子了!徹底完犢子了!本來就這麼點大的地盤,如果你有三個兒子就一分為三,像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有100多個兒子,那就要分成100多份,繼承人直接從諸侯王給分成生產隊隊長了有沒有?

    三、推恩令的無解,在於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朝廷。

    推恩令這一招實在是太無解了,主要是你很難反對。當你想要反對的時候,你那100多個兒子一個個提溜著把刀站在家門口喊著:我們的生產隊呢!

    嚇得你脖子一縮,立馬就得答應,要不就得釀成一場家庭慘劇!你說划算不?過去這幫庶出的孩子,只能給嫡子打工,基本上就是家裡的僕人,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拉平地位,翻身做主人的機會,人家當然要抓住。

    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婬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資治通鑑》

    最關鍵的是,這些庶子們背後,那是有大漢朝廷撐腰的。這就好比地方上的法規,是無法凌駕於朝廷頒佈的法律的。所以庶子們一個個都挺直了脊樑,翻身當家做主人了。

    這是推恩令很難被反對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我們不要低估了人心的險惡。如果真正要打破推恩令,還是有可能的。比如說嫡子將其他所有庶子都給滅了。

    那麼之所以諸侯王們沒有聯合起來反對,主要就是因為漢武帝統治時期的朝廷,實在是太強大了。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以後,一口氣吞併了六國,只剩下一個楚國,所以朝廷實力大增,而諸侯王們的實力大損。

    在這種絕對的實力差面前,諸侯王們必須要考慮生存問題。接受推恩令,還能苟活於世,自己享受歡樂,子孫後代的福氣,他們又能管得了多少呢?不接受推恩令,除了會遭到朝廷的打壓,還會造成家庭內部的悲劇,為啥要這麼幹?

    總結:推恩令裡,最失落的,肯定是諸侯王世子。

    在諸侯王的眾多兒子當中,會有那麼一個嫡子被立為世子,這個世子在過去會繼承王位,成為王國的新主人。

    但是推恩令釋出以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世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其他所有兒子都有了繼承權,最不爽的自然是這幫人。

    因此,為了自己的權力鋌而走險的人,或許也就只剩下這幫世子了。但問題是,世子想要起兵,諸侯王首先就不同意,其他兄弟們,也絕對不會答應,因此這事兒根本辦不成!

    這麼一來,再也沒有人會用行動來反對推恩令,所以推恩令才能順利地施行下去。被稱為最強陽謀一點問題都沒有,大前提是,要有一個有實力的朝廷撐腰才行。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

  • 13 # 圍爐煮酒話春秋

    推恩令之所以被稱為無解陽謀,是因為漢朝的諸王們明知道漢武帝在整他們,卻只能默默選擇承受。

    所謂推恩令,即漢武帝時期實施的一項削藩政策,它不是直接削藩,而是透過巧妙的手段逐漸減少諸侯王的土地,從而讓他們最終失去與朝廷對抗的能力。

    推恩令實施之後,諸侯王如果不執行,那他的兒子們可就要造反了;但諸侯王們如果執行了,那隻能眼睜睜看著封國四分五裂。

    事實上,諸侯王們不論如何掙扎,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實力被逐漸削弱,這是推恩令的高明之處,但它並未完全無解,只不過難度實在太大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西漢建立之初,因為種種原因,劉邦不得不實施分封制,將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人分封為異姓諸侯王,比如韓信、英布、彭越等等,當時一共有七人,這七個異姓諸侯王佔據了戰國時東方六國絕大部分土地,而且他們兵強馬壯,自恃功高而專橫跋扈,對中央的威脅實在太大。

    劉邦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將幾乎所有異姓諸侯王都給滅掉了,然後分封自己的子侄接替他們,成為新的諸侯王,以此來拱衛中央安全。

    在消滅異姓諸侯王之後,劉邦與功臣們達成了白馬之盟,主要內容有兩項:

    第一項,“國以永存,施及苗裔”,也就是保證功臣爵位可以世襲;

    第二項,“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只有姓劉的可以封王,有功勞之人才能封侯。

    劉邦在做完這件事之後,以為天下就太平了,但然他沒想到的是,他的子孫們成為諸侯王之後,就對富貴生活感到不滿意了,逐漸有了成為皇帝的野心。

    尤其是,從漢文帝開始,一些諸侯王的實力得到極大發展,他們富可敵國,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比如劉邦的侄子吳王劉濞,靠著私鑄錢幣及販賣私鹽而發家,家中金銀堆積如山,出手也極其大方,私自招募大量士卒。

    後來,淮南王、濟北王相繼發動叛亂,漢文帝意識到諸侯王實力過強,對國家的威脅太大了,於是聽從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也就是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削弱他們的實力。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諸侯王們的反抗情緒很大,漢文帝害怕弄巧成拙,從而無法收拾局面,便沒有堅持下去。

    漢景帝時期,他聽從老師晁錯的建議,採取了直接而強力的削藩政策,即削去諸侯王的一部分領土並收歸朝廷直轄,結果導致了七國之亂,漢景帝花費了巨大的代價平定叛亂,從而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但沒有根本上解決問題。

    漢武帝初期,漢朝依然存在強大的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大的有數十城,土地千里,小的也有十幾城,土地數百里,佔據了整個國家近一半的土地。

    並且,諸侯王專橫跋扈,驕奢淫逸,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裡,甚至有些諸侯王敢公然與朝廷對抗,聯合起來對抗朝廷,中央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

    漢武帝也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實力過大這個問題,但他又不想像漢文帝、漢景帝一樣激起諸侯王叛亂,怎麼辦才好呢?

    起初,漢武帝也束手無策,但後來一個叫做主父偃的齊國儒生來到了長安,他給漢武帝上書一封,勸說漢武帝採取措施加強皇權,從而成為霸業,其中有一項進行削藩政策。

    後來,漢武帝召見了主父偃,兩人經過深入交談之後,確定了具體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所謂的推恩令。

    我們先看看主父偃是怎麼解釋推恩令的: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主父偃首先提出,諸侯王那麼多兒子,卻只能讓嫡長子繼承爵位和土地,其他兒子則什麼也得不到,這顯然有違“仁孝之道”。

    這是主父偃的聰明之處,首先用“仁孝之道”來搶佔道德制高點,讓諸侯王所有兒子都有繼承權,從而取得諸侯王除嫡長子以外其他兒子的支援,給推恩令的實施以有力保障。

    可不是嘛,同樣都是諸侯王的兒子,憑什麼嫡長子可以繼承所有家產,自己卻什麼也得不到,這太不公平了,主父偃正是抓住了這一心理,才適時提出推恩令的。

    其次,主父偃闡述了推恩令的具體內容,即讓諸侯王的嫡長子繼承王爵,其他兒子則封為侯爵,並在諸侯國內劃出一部分土地建立侯國作為他們的封地。

    也就是說,在保障嫡長子繼承王爵的前提下,讓其他兒子也可以繼承部分財產,成為新的諸侯。

    有人可能要問了,諸侯王就不能反對嗎?其實很難反對,因為從原則上來說,諸侯王去世之後才會實施推恩令,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他能怎麼樣呢,總不能造反吧?

    那麼,嫡長子反不反對呢?嫡長子當然反對了,但他的聲音太弱小,因為他的兄弟們為了成為侯爵,大多數人都支援推恩令,如果他反對,小心兄弟們群起攻之。

    再者說了,嫡長子繼承王爵是需要朝廷下詔書冊封才行,如果他反對,小心朝廷剝奪他的繼承權,這樣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同意讓兄弟們也獲得分封,至少他得到了大部分財產,也不虧。

    主父偃還指出,只要推恩令繼續下去,用不了幾代人時間,諸侯王的土地就會因為不斷分封而變得越來越少,這樣就達到了不削而弱之的目的了。

    還有人可能要問了,這樣不是產生了更多諸侯嗎?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漢代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侯爵對封地沒有管理權,只能享受經濟效益,這與王爵對封地擁有高度自治權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諸侯國一旦被分成若干侯國,這些侯國的土地就變成了朝廷直轄的土地,由朝廷派遣官員負責管理,這就造成一個結果,諸侯國的土地越來越小,而朝廷直轄土地則越來越大,此消彼長之下,實力也就逐漸拉開了。

    只要諸侯國被不斷削弱,那它還有什麼能力與朝廷對抗呢,朝廷也就沒必要再實施其他削藩政策了,誰不聽話就收拾誰。

    至於那些新成立的侯國,朝廷如果看不過眼,也可以想辦法慢慢削掉,他們根本沒有自衛能力,漢武帝晚年就幹過這事,一口氣將一百多個侯國給撤銷了,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

    前127年,漢武帝正式頒佈推恩令,諸侯王們明知道這是漢武帝有意削弱他們,但也無法表示反對,因為自己的封地並沒有被減少,只是讓更多兒子獲得繼承權罷了,這可是朝廷的恩賞,所以只能含著淚高呼漢武帝英明。

    推恩令下達之後,大多數諸侯王還沒死,就上書漢武帝分封兒子們為侯爵,提前將土地分封給了兒子們。

    經過十幾年發展,諸侯王的實力大打折扣,“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即便有個別實力強一點的諸侯王造反,但也很快就被漢武帝平定,全國十之八九的土地都由朝廷直轄,這就是推恩令的效果,可以說是相當理想的了。

    比如說,我們熟知的劉備,他的先祖就是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雖然不是每個兒子都被封為侯爵,但其封國也逐漸被分成了幾十個小國。

    再比如說,還有漢武帝的哥哥趙王劉彭祖,他的兒子也很多,很多都沒有被記載下來,但被封為侯爵的人就有二十七人之多,其封國也快速土崩瓦解了。

    還有曾經無比強大的齊國、梁國、淮南國等國,幾乎都在漢武帝時期就四分五裂了,成為了很多微不足道的小國。

    當然了,推恩令之所以能順利推行,還在於漢景帝、漢文帝削藩之後,將天下諸侯王的整體實力削弱了,文景之治又讓漢朝中央實力得到極大加強,因此漢武帝才有底氣推出推恩令,先用非武力方式進行削藩,誰要是不接受,漢武帝還可以動用武力解決問題,諸侯王們敢不接受嗎?

    可見,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推恩令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被稱之為無解陽謀,但其實它絕非無懈可擊,但前提是諸侯王及其兒子們能否經得起人性考驗。

    推恩令能夠起到作用,有個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諸侯王們不止一個兒子,只要有兩個以上兒子,那諸侯國的土地就會減少。

    哪有人就要說了,諸侯王只生一個兒子不就行了嗎,這樣兒子就可以繼承整個諸侯國的土地了,實力並不會受到損害。

    這個辦法當然可以見效了,但問題是諸侯王能夠做到只生一個兒子嗎?答案是不能。

    我們都知道,漢代諸侯王個個富得流油,這麼多錢該怎麼花?除了吃喝玩樂,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之外,就只能用在女人身上了。

    事實上,絕大多數漢代諸侯王都是妻妾成群的,這是男人在生活享受上的需求,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這就導致諸侯王想要只生一個兒子,是很有難度的。

    退一步講,假設第一代諸侯王做到了只生一個兒子,那第二代、第三代乃至萬代都能夠做到嗎?

    難度顯然太大,整個漢朝歷史上就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只要有一代諸侯王生了兩個以上兒子,封國就會削弱一次。

    再者說了,諸侯王只生一個兒子的風險太大,很容易造成絕後,這樣諸侯國就會被朝廷給收回去,那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多生幾個兒子,即便諸侯國分化成許多小國,至少後人們受益了。

    這就是推恩令的可怕之處之一,考驗諸侯王能否約束自己,只生一個兒子,兒子生少了有絕後的風險,兒子生多了則會導致諸侯國四分五裂,相比之下選擇後者更有利。

    其實,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還體現在用諸侯王的土地作為誘餌,去挑動諸侯王與兒子們之間,嫡長子與其他兒子之間的矛盾,從而不費一兵一卒就達到削弱諸侯王的目的。

    原本,只有嫡長子具備繼承資格,但推恩令告訴大家,其他兒子也可以享有繼承權,這個時候就要考驗人性了。

    按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庶子們理應放棄繼承權,但問題是推恩令可以讓他們變成一個擁有侯國的侯爵,這誘惑實在太大了,他們就顧不得那麼許多了,什麼道德、禮儀、親情,都抵不上一個侯爵,他們會積極響應漢武帝的號召,如果有人阻止他們,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反抗。

    面對兒子們的壓力,諸侯王為了保持內部團結,也只能妥協,如果諸侯王採取壓制措施,只會造成兒子們的強烈反抗,漢武帝作為最高統治者,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介入了,其結果也只能是諸侯王敗下陣來。

    有人可能要說了,如果諸侯王的兒子們都聽他的話,主動放棄繼承權,一致擁護嫡長子繼承諸侯國,這樣不是也可以讓推恩令失效嗎?

    這種情況雖然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人性是貪婪的,讓一個人放棄即將到手的肥肉是很難的,更何況是可以讓人一下子走上人生巔峰的侯爵呢?

    退一步講,天下有那麼多諸侯王,假設其中幾個諸侯國的兒子們達成一致,讓嫡長子繼承整個諸侯國,但肯定也有很多諸侯王內部不是鐵板一塊的,讓推恩令有可以實施下去的機會。

    這樣的話,諸侯王就會分化成兩個陣營,相互之間是敵對的,這樣就無法再抱團取暖了。

    削藩最讓皇帝擔心的是什麼,就是諸侯王抱團取暖,因此即便有些諸侯國內部團結一致,導致推恩令無法實施,那也不要緊,因為天下諸侯王被分化了,就不足以跟朝廷對抗了,朝廷完全可以用武力壓制那些阻擾推恩令實施的諸侯王。

    也就是說,推恩令可以讓天下諸侯王們分化瓦解,也可以讓諸侯國內部產生矛盾,雙重作用之下,朝廷永遠都是得利者。

    所以說,推恩令其實考驗的是人性,他勾起了人心中的貪念,在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埋下仇恨的種子,用挑起諸侯王內部矛盾的辦法來削弱他們,朝廷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了,之所以將推恩令說成無解陽謀,正是因為它抓住了人性的弱點,想要對抗推恩令,光靠譜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所有人都能克服人性弱點,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取得了成功。

  • 14 # 靜心匠道

    推恩令的智慧之處,準確把握住了人們“不患貧,患不均“的心態。推恩令讓諸王后裔都能得益,因此誰要是對推恩令有意見,誰就成為眾矢之敵。即便是諸王和嫡系不執行,其他的諸子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老爸執行推恩令,讓人人得益又削弱了諸王的實力,這才是推恩令最無解的地方。

    對於推恩令感觸最深的應該是中山靖王和他的後裔劉備,眾說周知,按照劉備自己的說法,他是西漢時期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是漢武帝的同父異母的兄長,在位43年來裡劉勝沒多大建樹,但卻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紀錄,在位43年裡生下了120位子嗣,還不包括沒被歷史記載的。

    作為第一代的中山靖王,劉勝過著錦衣玉食的奢華生活,從1968年的滿城漢墓的規模,還有從中山靖王墓出土6000多件珍貴文物。從這些精美的文物中,我們能可以看到劉勝在位期間的中山富裕。

    但是推恩令一出,中山靖王劉勝當仁不讓是最悲催的一個。相比其他的兄弟一片一片的給兒子封地,劉勝因為有兒子太多,只能給一個縣一個縣的給兒子們,可是即便如此,到了19個王子之時,他就發現,自己手頭上也就是剩下9個縣了。

    這樣一來可苦了劉勝的後人,劉勝的二代,三代還能過著富裕的生活,可是到了三代以後,與諸侯王的差距就出來了,到了東漢末年劉備只能定做貴族的頭銜,到街上賣草鞋。從劉備身上我們就能一窺推恩令的威力。

    既然推恩令擁有如此的威力,為何後來的明朝朱允炆,清朝的康熙不參考一下呢?

    其實不是朱允炆和康熙不想參考,而是沒辦法參考!因為推恩令要有效的執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瞭解這些我們必須要清楚推恩令的歷史背景。

    一:推恩令歷史背景

    推恩令的誕生,跟漢初建立的分封制有很大關係,秦始皇去世後,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戰國六國的貴族順勢推波助瀾恢復了六國,其後楚漢相爭,劉邦得到彭越、韓信、英布、盧紹等人相助擊敗了項羽。

    因為這些人功勞太大,劉邦封他們為異姓諸侯王, 後來劉邦又馬不停蹄的一個接一個滅掉了異姓王,

    但是此時周朝的分封制已經有800多年曆史,因此深入民心,劉邦明白要改變人們的想法不是一時半會可以的,但是有擔憂異姓王威脅到子孫,怎麼辦?

    聰明的劉邦想到了一個辦法,和諸位大臣達成了協議,也就是著名的白馬之盟,非劉姓不得封王,無功不置其候,白馬之盟奠定了西漢的格局,

    從此以後,漢朝諸王都必須姓劉,當然在呂后掌權的十幾年,呂后打破了這個盟誓,封了不少的呂氏後人為諸侯王,可是這些諸侯王沒想到呂后去世後,白馬之盟的威力顯現了,諸位大臣以非劉姓王,天下得以誅之為藉口,將呂家徹底剷除。

    二、推恩令的優點和缺點

    凡事有利也有弊,劉邦沒想到正是白馬之盟把孫子給坑了,差點讓漢朝分崩離析,漢景帝雖然最後戰勝了以楚王為首的七國,但在白馬之盟,還有先祖分封出去的諸侯,漢景帝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畢竟先祖封出去的土地和王侯,不是說收回來就能收回來的,這些王侯又不是異姓王,都是劉邦的後裔也就是自家人,自家人又不能打自家人,

    可是劉邦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封國的時候給自己的兒子的待遇都很高,因此幾十年過去後,導致各諸侯王的實力雄厚,大有也漢庭分庭抗禮之勢。雖然七國之變是壓了下去,但是諸王的實力還在,而且諸王在封地根深蒂固,長此以往等個各諸侯國恢復了元氣,很可能就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七國之變,到底要怎麼辦才好呢?

    三、對付藩王的辦法

    歷史上最忌諱的就是藩王坐大,因此歷代王朝為了削藩想了不少的辦法,但是所有的辦法歸納起來不過三種。

    一:定點削藩,

    這個方法最為直接和立竿見影,只要那些藩王不聽話,或者太強大了,直接找個名義就可以將藩王“請“到朝廷,如果是異姓王就給與一些明升暗降的頭銜,目的就是將此人拿下。不過這必須幾個前提條件。

    1:朝廷有足夠的話語權,也就是藩王肯乖乖的聽話,要不就會成了一個大笑話。

    2:藩王實力與朝廷差距太大,只能乖乖就擒,或者聽候調遣。

    3:朝廷有人才輩出,例如明朝時期王陽明平寧王之亂。

    定點削藩類似偏向文的方法,就是依據強大的實力和權威震懾藩王,讓他們乖乖的聽候調遣和安排,但是遇上不聽話的怎麼辦。

    二:武力削藩

    這個比較簡單,歷史上的例子數不勝數,大部分來說都是成功的,不過也有陰溝裡翻船的,例如朱允炆正是削藩不成功,反而將皇位拱手讓給了朱棣,落的個浪跡天涯。朱棣也是唯一起兵成功的藩王。不過這種做法對於王朝的損害很大,同時危險係數也是最高的,所以歷代以來才用這種方法的都是慎之又慎,畢竟打贏了打輸了,吃虧的還是朝廷自己。

    三:奇謀妙計

    這個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前提條件是必須擁有超一流的傑出人才,這些人才不但智慧超群,而且還擁有底層的工作經驗,對於人性的把握也要非常的到位,並非那些誇誇其談的儒生,而是通曉諸子的奇人,

    只有這種人,經歷過底層的坎坷生活,懂得老百姓需要什麼,同時知道人性的弱點,同時也清楚王朝的實力到哪裡,針對王朝當時的矛盾,推出一系列的連環措施,最終將用各種的奇謀妙計,兵不血刃的進行削藩,而推恩令正是屬於這種方式,不過這種方法時效性比較長,但成效卻很高。

    推恩令號稱天下第一陽謀,那麼他的提出者是誰呢?

    提出推恩令的奇人,是漢武帝時期的主父偃,主父偃具備了提出推恩令所有的要求,他出身於底層的窮困人家,學的東西也比較雜,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儒生,

    主父偃早年主修的是縱橫術,其後有周遊各國,學習了《易》《春秋》等諸子。由於在齊國為儒生所不容,他遍歷了中山,燕,趙等各個諸侯過,但是在這些地方,他的並沒有受到重視。

    在公元前134年,主父偃一路遊歷到達了長安。在長安城他的才華被漢武帝發現,因此受到了漢武帝的破格提拔,在一年之內內連升四級,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對於漢武帝這個伯樂和知己,主父偃是推心置腹的,

    漢武帝這時正為了削藩而一籌莫展,想用文的方法,諸侯王都有了戒心,要用武的方法,此時和匈奴的戰爭還沒完沒了。

    見漢武帝劉徹對於削藩之事如此堅決,主父偃的就針對當時的情況提出了推恩令。為何其他人想不到推恩令的辦法,卻只有主父偃想到了,和兩個原因有關。

    1:其他人不是沒有想到,而是想到了不敢說,畢竟這件事影響巨大,萬一推行的不好,晁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任誰也不想成為晁錯。

    2:由於分封制在當時深入民心,許多人也沒去思考這個問題,同時許多大夫或者人才,很少有主父偃一樣是寒門出身,受到過排擠同時又周遊列國,通曉諸子的大義,可以說主父偃是上天送給漢武帝的一個禮物,不過也需要漢武帝慧眼識英才,敢於破格啟用主父偃。

    其實推恩令看上去非常的簡單,只不過是採用了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利用時間逐漸分解和弱化諸侯王的實力,從劉備能看出,推恩令成效很號,漢武帝以後,各諸侯國不斷的越分越小,最終一些諸侯國剩下的地方也就是一個縣而已。

    因此推恩令在歷史上號稱無解陽謀,可是諸侯王都不傻,為何要執行漢武帝的推恩令,不執行不可以嗎?難道就沒有對付推恩令的方法了嗎?

    在漢朝如果要對付推恩令唯一的方法,就是優生優育,也就是子嗣儘量的少,這樣一來諸侯王掌握的封地會相對集中,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弊端,就是萬一九代單傳英年早逝,又沒有後代的話,整個封國就隨之消失。

    在古代人眼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人比失去封地的更可怕,因此閒來無事的諸侯王,有些是意外,有些是為了杜絕絕後的事情發生,依然會選擇多生幾個孩子,但是這樣一來,就觸發了推恩令。

    當然諸侯王都很聰明,難道不可以直接拒絕執行推恩令嗎?

    如果放在其他的王朝,或許倒是可以一試,但是在漢武帝時期,不好意思絕對不可以,為何?

    一:漢武帝有強勁的實力,為推恩令背書,也就是那位諸侯敢於當刺頭,首先提出拒絕執行推恩令的,衛青的大軍估計就將他的封國包圍了,諸侯王手下的人是無法抗衡一直和匈奴征戰的戰士,而這樣一來,甚至封國直接會被漢武帝在地圖中抹掉,相反執行了推恩令,自己依然是過著富裕的生活,子孫的事也就是百年後的是,和他們也就沒有關係了。

    二:即便有和漢庭抗衡的實力,但是諸侯王的兒子們也會要求父親執行推恩令,因為在當時,諸侯王的資產大部分都是給嫡系傳承,其他的兒子分到的都非常少,但是推恩令一出,等於是漢律規定諸侯王所有的兒子,基本是人人平等,每人都能拿到一份,無論這份大小,都他們自己應得的,這樣一來兒子們就不會考慮王國的未來會如何,更在乎的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即便是老爸不想執行,兒子也會叮囑老爸,儘快執行推恩令,諸侯王可以說是騎虎難下。

    三:漢朝所有的諸侯王都是一家人,也就是還說諸侯王和朝堂這麼鬧騰都是一家人,在強大的漢武帝面前,許多諸侯王明白反抗沒有意義和必要,執行才是最好的方法,最關鍵的一點,得益的還是自己的兒子不是外人,起碼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諸侯王也是心甘情願的。

    四:漢武帝在位時間夠長,登基就想辦法怎麼收拾這些諸侯王,許多諸侯王被他折騰的苦不堪言,而壽命較長的更是直接熬死了不少的諸侯王,二代,三代的諸侯王沒有膽量和漢武帝抗衡,因此乖乖的推行推恩令。

    可見推恩令雖然是不世奇謀,其推行還是需要特定的環境,要不就會成為了空中樓閣水月鏡花。試想一下如果推恩令放到了明朝朱允炆、康熙時期的話,估計推恩令也不大好使。畢竟朱棣和無吳三桂就不會聽這一套。

    小結:

    推恩令要收穫成果,必須是需要一定的時空條件,只有朝廷擁有足夠的實力, 推恩令貫徹實施到底,主父偃正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綜合了當時的方方面面,才敢於大膽的提出推恩令,推恩令能成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才合一的結果,如果缺少任何一個關鍵因素,推恩令也不會成功,唯有文景之治的積累,漢武帝強大的軍事實力,朝廷的人才濟濟,諸侯王的昏庸,諸多因素結合,推恩令才成為真正第一陽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春梅的公婆和小姑子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