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晴者有情
-
2 # 浮世暢想
人的生活分為兩個狀態,一個是被動狀態,人們只需要被動應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而不用嘗試主動去做什麼;第二個是主動狀態,人們因某些原因想要做什麼,主動計劃去做,並且在過程中驅除外界的影響。
如果你問所有人是為什麼而活,這個答案恐怕對你沒有幫助:有些人為了活而活,有些人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而活,有些人只是為了反抗自己不願接受的事物而活。真有一個統一答案的話,那麼大多數人收穫的不會是喜悅,而應該是絕望。
但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真的沒辦法思考。
人為什麼而活?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來答。
1.人是什麼?
對嬰兒而言,他們沒有自己是人這一概念,也沒有為什麼而活的疑問,他們的生理本能一定程度上讓他們趨利避害。
對一部分成人而言,他們的生活平鋪直敘——例如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生活穩定,周圍的人大都差不多生活,自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遭遇,他們也大多不會觸發對“人是什麼”這一概念的思考,更不會去想“人為什麼而活”這一問題。
人是什麼?
試圖自考這一問題的人,必然是開始形成“自我”的人。
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人”應該就是“我”。
只有有一天,你提出的問題變作“我”為什麼而活,而不是“人”為什麼而活,你的思考才能繼續進行下去。
2.“我”為什麼而活?
“我”是誰?
“我”來自哪裡?
“我”要到哪裡去?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在讀大學之前,我知道的事情只是不停地讀書,小學的目標就是讀初中,初中的目標就是考高中,高中的目標就是考大學,以至於考完大學,我連自己填報什麼專業都一頭霧水,那時候的我,大概以為大學就是換個地方讀書。
但有些東西促使我試圖做一些讀書之外的事情。
我從小很少接觸課外的東西,但在高中時代,學校實行開放式的管理,我得以接觸了很多新東西:推理小說、漫畫、歷史書、網路遊戲、網路小說等,我對這一切都感到著迷,但我同時很清楚,這不是我父母願意看到的。
於是,我在高中學會了在學校做我想做的,回家做回老實孩子。
我的父親脾氣暴躁,常在外面惹了脾氣在家裡撒,這在我們那邊相當常見;我的父親一直覺得自己的生活很辛苦,但是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還有其他許多。這些東西是我排斥和不理解的,於是在大學期間我會嘗試閱讀書籍、同他人聊天,試圖思考、理解並改善家庭關係。
我開始遊歷其他城市,嘗試一個人在外工作,看電影、唱歌、飲酒、攝影、修圖、閱讀、書寫文字、見網友、同朋友保持書信聯絡、遠足……
“我”獨立於父母和家庭,是一個個體;“我”來自民族的背景和過去的經歷,對自己的過去有反思和理解,也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過去有所理解,我知道自己喜愛和排斥什麼,對一些事情持有自己的判斷;“我”有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也有自己排斥的東西,我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保證自己生活同時完善周邊環境的能力,即便最終結果不如人意,我也還是會這麼做下去。
要麼放鬆自己,要麼努力學習哈!
回覆列表
我想人活著就是為了世界和平。這句話可能會很扯,但是如果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為了親人和活,那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東西由誰來造啊?可如果每個人都為了工作而活,我們的親人又該怎麼辦呀?有些人為了生活,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有些人為了親人,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道德和法律束縛著每個人,願意遵守的人,可以有去選擇的權利,為了生活,為了親人,還是為了自己……不願意遵守的人將會受到制裁,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世界,但無論個人是為了誰而活,但每個人是世界上的每個人,說白了,每個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讓世界和平運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