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有二大爺

    幼稚園給小朋友過聖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了,這和專家提倡的對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快樂教育的方式密不可分。

    聖誕節,裝扮成聖誕老人給小朋友發些小禮品,小朋友玩的快樂,家長也開心。中國的傳統節日裡適合孩子游戲的不多,春節正處寒假,清明寄託哀思,似乎都不合適在幼兒園搞活動。只有一個六一兒童節(似乎也是西方節日)倒是全球性質的,適合兒童和學生,不過這個節日本身也隆重。

    所以對於幼兒園給小朋友過聖誕,也沒必要恐慌,反正大部分幼兒園從老師到學生也只把這個節日當一個大家開心的噱頭,不會有太多的文化考量。

    一個小小的節日也上升不到文化自信或自卑的高度,也承載不了那麼多含義。把它當一場娛樂運動會看待就好。

    今天倆大爺幼兒園也在搞活動,家長群全是小朋友們活動的影片,看著從老師到學生們一個個歡聲笑語的,想說些不合時宜的話也無從說起,畢竟孩子快樂是很重要的。隨他去吧。

  • 2 # 硯仔讀書

    聖誕節已經在中國過得非常普遍了,各個商家利用節日來促銷,年輕人用節日來做藉口聚餐娛樂。對孩子來說是很快樂的一天,他們並不是很瞭解節日的意義是什麼。

    時代開放了,孩子們接觸的洋節日也多了,不只聖誕節,連萬聖節也是過的花樣繁多。

    不反對過節,但是可以根據節日來和孩子們講一講節日的常識歷史,這樣也是不錯的。當然不要侷限於聖誕節,我們可以把中華傳統節日都過一下,講一下,包括我們的二十四節氣,這些都是中華瑰寶啊!光是想到我們的節日美食我都流口水。小朋友們肯定會更加喜歡的!

    支援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 3 # 美髮141174043

    現在提倡貿易全球化,全球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文化的跨國界交流,小朋友除了瞭解中國文化,也應該瞭解西方文化,這是是好事。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沒有好處。反對人們瞭解西方文化的人應該有點文化自信,外國文化永遠不會代替中國文化的。不少人過西方節日是找樂子,商家趁機賺點錢,不必大驚小怪。

  • 4 # 一頁書讀書會

    有啥說的?沒啥說的 冬至聖誕 一個傳統節日一個洋節日 一個知道一下就行 啥活動都沒有 一個喜氣洋洋活動不斷聖誕歌聖誕老人唱歌TV 作為一個普通人 誰不喜歡熱熱鬧鬧?怎麼選擇不是顯而易見嗎?至於這些節日是紀念誰 為誰而設立的 這些關注的人不多吧,關鍵這些節日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並不是買蘋果手機就是不愛國 買了就愛國 也不是舉著紅旗就愛國 不拿紅旗就是不愛國 同樣不是禁止過洋節 傳統節日就能熱鬧起來 你先得把傳統節日豐富一下 讓大夥願意過 這才是關鍵。不然禁了這些熱鬧的洋節 自己的節日又搞得沒意思 估計也只能打打麻將了

  • 5 # 雙寶老媽

    挺好的,能更形象的讓孩子瞭解別國文化,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外華人

    記得我家大寶三四歲的時候,就是外華人外星人不分的,我就這樣給他講,他完全體會不到是個什麼慨念,經常說外國小朋友在外星球

    現在他上一年級了,今天他們班也過了聖誕節,還舉行了一個本班的跳蚤市場,他昨天晚上做了些賀卡帶去送給他喜歡的同學,還有個同學請全班吃了她自己做的聖誕樹餅乾

    看著孩子興高采烈的跟我分享今天的趣事,深深的感覺到他發自內心的開心

    現在他也能分辨出那些節日是我們中國的,那些節日是外國的,就像今天的聖誕節,早上送他去上學的時候他對我說“聖誕節就是外華人過年了,現在我們這天要亮了,外華人那邊就要黑了”

    我接著他的話說“那你覺得他們現在在幹嘛呢?他說“現在他們應該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披薩吧,外華人最喜歡吃披薩了”

    我覺得讓孩子多去接觸瞭解是對的,我們大人有時候真的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們只需要給他們提供多接觸的機會就好,其他的就讓孩子自己去決定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躲債途中遇到喜歡的女人,該接受還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