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姐姐講史
-
2 # 歷史有趣兒
古代的科舉到底有多難?比現在考清華北大博士生還要難
古代科舉制度是讓小人物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唯一渠道,無數人為了科舉考試宵衣旰食,但是科舉的難度也是非常誇張的,瞭解一下科舉有多難,你就不難理解范進中舉後會發瘋的舉動了。
再來看看考中的比例。據不完全統計,在清朝200多年間的歷史中,一共才產生了46萬名秀才,而2019年一年中國本科錄取人數就超過了453萬人,而40多年來中國拿到博士學位的人數在80萬左右。這麼隨便比一下就能看出,考上秀才都比博士畢業要難。
至於說考中舉人,那就更是難於上青天了。明朝嘉靖26年,三甲進士總人數301名,當時全國總人口是1億6000萬,而中國現在有1755個院士,總人口13.9億人,算一下這個比例,別說狀元,就算考中三甲舉人,含金量幾乎和如今的兩院院士就已經差不多了,要知道,中國的院士可是代表著各自領域的最高水平。
而且,科舉考試不但考記憶,考文章,還考書法,像那些字寫得不行的讀書人,文章寫得再好也難考中,不信看看幾位科舉達人的試卷,各個都是書法家的水平。
第一場史論五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主要考試學子對藩鎮割據的看法,如何加強中央集權!)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從古代對付蠻夷西戎的策略講起,其實想讓學子們講講如何應付西方列強。)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以諸葛亮和王安石為例子,考試學生對變法的看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如何招賢納士。)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北宋南宋的外交政策,以夷制夷,其實是想讓學子們講講現在對付洋人是否可以借鑑。)
殿試內容:
1、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宜籌良法,以振策之。
(現在時局不行了,需要很多人才,各位崗位的官員如果不學就不能勝任,所以長官必須多教育他們,講講應該怎麼教育人才?)
2、漢唐以來兵制,以今日情勢證之歟。
(漢唐以來的軍隊制度,和現在比怎麼樣?)
3、古之理財,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咱們老祖先的財經政策,和西洋各國的政策有什麼異同嗎?)
4、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今欲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正學日著,其道何之從?
(還是講教育問題,現在國家這麼亂,知識分子們也都不安分了,應該怎麼整呢?)
這些科舉考題可比現代考試的高考語文難多了,就是這麼難的題,還是有人輕鬆過關,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所以大家考試拜春哥還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拜的應該是這個科舉學霸劉春霖!
-
3 # 文物考古聊歷史
我覺得古代的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貢士相當於碩士,進士相當於博士,翰林相當於博士後。為什麼這麼說?後面在解釋,先來看下“舉人”一詞。
在古代,獲得了“舉人”這一學歷意味著什麼?明清時,若是細緻的劃分,科舉考試可以被劃分成5個級別,也就是上圖所示中的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翰林。正好與現在的5個學歷相對應了。
就現在考試製度來說,考高中是第一個門檻,高中就是一個不小的分水嶺了,之後才是高考。古代的科舉制度,第一個門檻是“童生試”。據統計,清嘉慶末年平均每縣參加考試的童生有幾百人,最終每個縣能考上秀才的有十多人,這個錄取率其實挺低的了。
成為了舉人再往上考就是參加“會試”。會試通過,拿到了“進士”就前途無量了。但即便考不上進士,也能飛黃騰達。在乾隆時,3次會試不過,還可以參加一個特別的“面試”。面試官是皇帝欽點的王公大臣,不用任何筆試,直接面試,面試官看中了誰,誰就可以做官了。這個過程叫“大挑”。
-
4 # 勤作舟教育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四個社會階層,分別是士、農、工、商,仕途的等級最高,所以好多富人都會選擇捐個官坐,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底層人員來說,家中即沒有錢捐官,朝中又沒有關係,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以八股文為主,因為八股文實在不能有益於世,所以康熙在登基之後曾廢過八股,但牢籠英雄,除此也無別的良法,沒有這塊敲門磚,你就敲不開這扇門!而且八股在仁義之道上也不盡是空話。
中國古代,考中秀才就已經有特權了,可以免稅免除徭役,過堂免刑等特權,級別和一線公務員相當,但是沒有品級,如果考舉人不中的話,可以選擇當個私塾先生混個溫飽,相比於普通百姓已經非常令人羨慕了!
能夠考上舉人就算敲開了官場的門了,舉人不僅能夠享受國家的津貼,還能免除地稅一二百畝,十幾戶人家不用服徭役,如果進入仕途,能力還可以的話,最後能混個知府噹噹,不入仕途的話也是個大財主。范進中舉前後的反差,就可知道舉人是非常厲害的了!
-
5 # 作家金滿樓
在中國古代,舉人可是很不簡單。
按當時的教育體系,中國的識字率其實並不低,除去女性的話,大概能達50%到60%左右,如果碰到康乾時期,可能會更高。
但是,請注意的是,這個識字率要求很低,僅僅是“三百千”,也就在村塾裡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而已,程度大概相當於小學三年級畢業,大概能認識兩三千最常見的漢字,大概就是這個水準。
中國古代的傳統,對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村塾是比較普遍的,無論設施還是教師,要求都很低,有些就是借用村裡祠堂,教師也絕大多數是未能中秀才的老童生。
至於學費,有些大村大族已經支付,有些小村小戶不能辦學,也無非幾鬥糧食,讀三年村塾花不了幾個錢。
當然,以上所指是承平年代,如果到了近代,可能受教育範圍要大大下降。
以上這些讀三百千的,除了很少一部分確實出類拔萃的,其他大多數很少有機會在進一步深造,而是多數就去從事商業或者服務業等各行業了。
少數被認為是可造之材的優秀娃,可能會進更好的私塾繼續學習四書五經,這裡的塾師就基本是秀才出身了,學費也相當可觀,一般窮人家可能就有困難了。
而要是有錢的官宦人家,一般都是自己辦的家塾,供自己的子弟學習,這裡的塾師要求更高,一般是有經驗的秀才甚至舉人出身也不罕見。
學習四書五經,目的就是去參加科舉,第一關考秀才。一般來說,讀完四書五經、開過筆寫過文章就可以去考了,這個一般在15歲左右,有些更早的,可能在15歲前就中了秀才,但這個比較罕見。
事實上,如果在20歲前能中秀才,那也是十分幸運而且優秀的,因為中秀才也是很難的,難到什麼程度、含金量多高、學問水平如何,下面用分解的方式解讀下:
首先看名次,秀才考試三年一次,如果加上恩科之類,大概五年三次,每次考試每縣都有名額,大縣15、中縣10、小縣5名,名額更加人口和上交的賦稅綜合制定,大體在這個範圍。
換言之,如果想中秀才,基本相當於現在每次高考的前十名,才有可能。按照這個比例和淘汰率,各位可以自己掂量下自己,能不能中個秀才。
其次,秀才功名的學問如何呢?大體而言,基本相當於現在文史哲的碩士研究生水平,說白了,考試的內容基本就小論文。
秀才一關還不算最難,因為秀才除了考,還可以捐納(就是花錢買),還可以是廕生(靠著老祖宗的恩典),有些人因為考不上或者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也有通過後面手段的。
但是舉人可就難了,因為舉人是不允許捐納的,至於恩典,那只有在康乾南巡時才賞賜過極少極少幾十個人。
所以,舉人就得實打實的考出來,這個就太難了。
要知道,每次舉行鄉試,全省的秀才都可以參考,每次都是幾千人,有些如人文發達的江蘇浙江甚至上萬人,而每次錄取的名額,小省如貴州不到一百,大省如江蘇浙江也不過兩百多人。
試想一萬人參加考試,才中200人,那就是2%的通過率,你說這個難不難?含金量高不高?
比例問題已經說清了,現在說說舉人的學問。大體而言,舉人學問已經進入研究階段了,大體相當於現在的人文社科博士水平。
在古代看來,舉人已經是有相當學問的人(事實也是如此),同時也開啟了做官的門徑。
事實上,明清知縣或者五品以下小官中,並不全是那種即到即用的進士,而有很大一部分(大約30-40%)是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官場,比如捐納比如考選,不過多數舉人開始做官是去貧瘠之地,那種地方進士大老爺是不願意去的。
-
6 # 江湖悠悠5216
有人說,舉人相當於高中,理由是舉人由省一級的政府考試取得,相當於現在的高中會考;也有人說舉人相當於大專,理由是古時取得舉人資格方可入仕,與現在取得大專學歷方能參加公務員的考試相仿。
我覺得,兩種說法都不正確。
1、古時的舉人,極為少見,遠不是今天高中、大專、本科、碩士能企及的,因為古代識字都算知識分子,在街上擺個攤幫寫信都能餬口,可見古代人的文化基礎很差。所以,舉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而現在誰上個大學,讀個研可以說光宗耀祖?
2、古時的官,是指七品以上官員,即縣官以上,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而現在的縣轄鄉鎮局在古代不能稱之為官。所以,舉人入仕,至少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
3、現在的各類學歷,與古時的科舉制度已經沒有可比性,所以,不能將現在的各類學歷與古代的各類功名之間劃等號,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就好像長度單位和麵積單位之間不能比較大小一樣。
-
7 # z山海
古時的舉人,學歷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同時相當於省級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後備幹部,並可出仕為官階品級正七品的縣令,相當於今縣處級領導幹部。
始自隋唐時的科舉制度,經各朝歷代不斷改進完善,至明清時已趨完備,以明清時的科舉考試為例,簡單介紹舉人情況。
明清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省級鄉試、全國會試、殿試,取得向上層次考試資格和不同的功名。
一、童生
古時的讀書人,稱為學童,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相當於今高中畢業生。
童生,俗稱“白衣”,既使年長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功名,也是仍然稱為童生。
你看,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名著《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讀書人。
二、生員
童生參加縣府院試,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科舉功名,第一名稱“案首”。(生員,俗稱秀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又可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雖然也在生員之列,則沒有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送讀研究生,是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生員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享有可免除夫妻徭役賦稅、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
生員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三、舉人
生員參加三年一次的省級鄉試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繼續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全家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舉人既使家庭不富裕,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因而有“窮秀才,富舉人”之說。
《儒林外史》中描寫,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贈銀,可見一斑。
舉人不同於生員,作為後備幹部,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擔任府、縣教喻、縣丞、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七品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學歷相當於研究生,同時相當於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優秀者可擔任縣處級領導幹部,官階品級正七品的知縣(縣令、縣長)。
為什麼范進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可以理解了吧!
歷史上舉人出身著名人物,當屬大清帝國晚清時的“四大中興重臣”之一的左宗棠。
左宗棠,以湖南省鄉試舉人身份踏上仕途,文人從軍,揮劍南征北戰,抬棺西征,平定分裂祖國的西北新疆叛亂,維護國家統一,為一生頂級傑作,可謂民族英雄,青史留名!
左宗棠,多地任“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最後官至最高榮譽職務“三公”之一的太傅,最高官階品級的正一品東閣大學士,任大清帝國最高權力中樞軍機處軍機大臣----宰相高位,出將入相,以功封恪靖侯,位極人臣,他可是舉人出身哦!
-
8 # 楊紫姐姐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古代無數寒門士子人心心念唸的夢想。科舉制自隋朝開創後,無疑是封建王朝最偉大的政治發明。在科舉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麼來的呢?除了父業子承外,舉孝廉也是一種渠道。
然而,“舉孝廉,父別居”;“舉孝廉,濁如泥”等俗語,也說明察舉制並不能讓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統天下後,他為吸引天下讀書人來為朝廷效力,發明了通過考試就能做官的方式,名為科舉制。唐代,科舉制的執行制度愈加完備,“學而優則仕”成為人們共識。自此雖然歷朝歷代政權更迭,但科舉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廢除。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讀書往往被古人被視為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農民家庭常會為孩子僱一名塾師來授課,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門楣。重視到了什麼程度呢?父親考試考不上,兒子接著考,兒子考不上,孫子接著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親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後才罷休的。
科舉制一共分為四級。從易到難層層篩選,在全國範圍內優中選優,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容易。
第一級是院試。
由各省學政主持,考場一般設定在各地縣府。參加者名為童生(儒生),三年之內可考兩次,考中者名為秀才(生員)。
考中秀才後一般來說雖不能為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權的,比如說免稅、免徭役、見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這其實已經是了不得了,因為同時代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目不識丁,聽見衙門裡的“威武”都會唬得連忙下跪。秀才在鄉鎮裡也算數的上名的人尖兒了。
第二級是鄉試(秋闈)。
皇帝會特派官員來負責鄉試,考場設在京城和各省省會。參加者為秀才(生員),通過考試後就被稱為“舉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是有做官的資格的,如范進中舉後,那些報喜的隨從,都一個勁兒的喊“舉人老爺”,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個勁兒的誇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這說明舉人真的已經十分難得了,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舉人就是祖墳冒青煙了。
舉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職,偶爾有遞補的機會會升任到縣裡。在今天可能相當於縣委書記。
第三級是會試(春闈)。
皇帝派欽差大臣來負責會試。考場設在京城。參加者都是舉人。通過考試後,稱“貢士”。考試第一名稱“會元”。
第四級是殿試。
主考人是皇帝,考場設在皇宮。參加者為貢士。
在會試同年四月開始殿試。到這一階段,基本上也是全國各個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畢竟實力不行的早就被篩下去了。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錄取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稱為“天子門生”。皇帝會從這些人中選人入翰林院,作為未來內閣大臣的候選人。
一般來說,進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縣裡,而地方縣裡也是舉人要花十幾年的時光才能爬上來的。在當地知府做一知州,相當於今天的市委書記。有才華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撫,這便是省級官員了。還有一些人會進入六部,甚至會進入內閣成為大學士。這一切,進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畢竟還得能力加持。
結語
而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收入微薄,甚至還買不起房子。范進中舉後都有人送四進的房子,面積大又寬敞還有僕從。而研究生呢?研究生畢業後能有“舉人”的待遇嗎?
不久之前,中傳研究生跳樓的新聞在我耳邊默默迴響。總之,古代能中舉人,做官也罷、繼續考也罷,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學歷貶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說,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無法和古代舉人相比。
-
9 # 立春abc
我想有公務員和事業編制考試資格的都應該屬於古代的舉人之列。
雖然由舉人中進士後至少是七品的官員,但無論如何,如今只要考上公務員和有編制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就屬於國家幹部序列,也就相當於中了進士,雖然沒有那麼高的級別。
所以,如今的本科畢業,碩士畢業,博士畢業都應該屬於舉人。而出站博士後則屬於進士,因為出站博士後可以被國家事業單位直接錄取,不用再參加招聘考試。
-
10 # 老人61461546
不能比,不相當,各有各的地位。過去的舉人,就是後備官,等缺位、等補官。機會好可以當縣官。也是學歷,有資格升高官,直至宰相。
-
11 # 天天開心歷史
很難準確的描述,但權+錢+名的等式是成立的,這是一個綜合體,舉人的本身就是一個利益體。
舉人和秀才有非常大的區別,前者是階層躍升,後者充其量是矮子裡拔了個高個,秀才只能免本身的勞役稅負,因此被譏諷為酸秀才也是常事,但從沒聽過酸舉人的。以范進中舉為例子,這是個非常典型的,從秀才躍升到舉人的程序。
首先,范進中舉後,
“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范進家奴僕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這裡對應的第一項特權是舉人可以免除自己和家人的徭役,以及名下田地的稅賦,也就是說,只要考中了舉人,有的是人捧著田土錢財送上門,有的是人投身門下做奴婢,從來只有餓死的秀才,沒有缺錢的舉人。
家族出了一個舉人,可以說合族都能享受莫大的好處了,對於古代宗族來說,一個舉人帶來的利益足夠讓宗法規矩側目,這應該也算榮耀的一種,以下出自《官場現形記》。
“當下都讓這中舉的趙溫走在頭裡,屁股後頭才是他爺爺,他爸爸,他叔子,他兄弟,跟了一大串。走進了祠堂門,有幾個本家都迎了出來,只有一個老漢,嘴上掛著兩撇鬍子,手裡拿著一根長旱菸袋,坐在那裡不動。趙溫一見,認得他是族長,趕忙走過來叫了一聲“大公公”。那老漢點點頭兒,拿眼把他上下估量了一回,單讓他一個坐下。”
“只見那張鄉紳下了轎進來,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圓領,金帶皁靴。他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別號靜齋”。
舉人是官員預備役,也就是已經進入了官員備選中,可以直接當官的,也稱為一榜出身,一般來說官職會比進士出身的更低,通常是縣丞,教諭等低階官職,但依舊是官員序列。
儒林外史沒有直接說當時官場斂財的黑暗,但另一部小說《官場現形記》可以參考,
“有個舍親,姓錢號叫伯芳,是內人第二胞兄,在江南做過一任典史。那年新撫臺到任,不上三個月,不知怎樣就把他‘掛誤’了。卻不料他官雖然只做得一任,任上的錢倒著實弄得幾文回來。你們一進城,看見那一片新房子,就是他的住宅。做官不論大小,總要像他這樣,這官才不算白做。”
……
“……認得咱的,這一縣之內,都是咱的子民,誰敢不來奉承;不認得的,無事便罷,等到有起事情來,咱亦還他一個鐵面無私。不上兩年,還有誰不認得咱的?一年之內,我一個生日,我們賤內一個生日,這兩個生日是刻板要做的。下來老太爺生日,老太太生日,少爺做親,姑娘出嫁,一年上總有好幾回。”
趙溫道:“”我聽見王大哥講過,老伯還沒養世兄,怎麼倒做起親來呢?”
錢典史道:“你原來未入仕途,也難怪你不知道。大凡像我們做典史的,全靠著做生日,辦喜事,弄兩個錢。一樁事情收一回分子,一年有上五六樁事情,就受五六回的分子。一回受上幾百吊,通扯起來就有好兩千。真真大處不可小算。不要說我連著兒子、閨女都沒有,就是先父、先母,我做官的時候,都已去世多年。不過託名頭說在原籍,不在任上,打人家個把式罷了。這些錢都是面子上的,受了也不罪過,還有那不在面子上的,只要事在人為,卻是一言難盡。我這番出山,也不想別的好處,只要早些選了出來,到了任,隨你甚麼苦缺,只要有本事,總可以生髮的。””
這裡的典史屬於吏,比官還要低一層,是屬於雜役——地位約等於現在的臨時工一流,不上三個月的時間,足夠一個小吏賺回一片房子,官吏的斂財手段可見一斑。
最後,張靜齋前來攀附,顯然並不只是為了范進未來的小官,他的目標是范進背後正在形成的巨大關係網,
“范進再三推辭,張鄉紳急了,道:“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
這裡涉及到中國古代官場很重要的紐帶——鄉誼,世誼,以及年誼。
一是鄉誼——同一個地方出來的,自然而然會結團,標誌性的便是明末的浙黨,以地方為紐帶。
二是年誼,指同年登科,同榜的士子,便是天然的紐帶,以趨利避害而言,這是新晉官員們對抗老官員勢力的天然堡壘,若是明清士子坐而論道,如果其中有哪兩位是同年,關係立刻便會親近,年誼甚至會延續到後代之間,《官場現形記》裡傅副欽差便是一個典型,他講究年誼,他父親那一榜的老世叔找上門來,立刻便給他解決了事情。
“這個風聲傳播出來,大家曉得副欽差講究年誼,就有些人轉著灣子前來仰攀。有些的的確確自與欽差同年,自然蒙另眼看待;還有些仗著叔伯兄弟的年誼,也來倚附,副欽差亦一概照應。
其中又有一個窮知縣,是欽差嫡親同年,因為縱容家丁,私和人命,被都老爺順筆帶了一句,朝廷就叫這兩位欽差一同查辦。可憐他半世為官,清風兩袖,只因沒有銀兩孝敬,致被掛誤在內,大約至少也要得個革職處分。後首被他探得這個風聲,就去求見首府,託為斡旋。首府應允,就替他回過藩臺,藩臺趁便面求欽差。副欽差聽了這話,立刻翻出同年齒錄一看,果然不錯,滿口答應替他開脫。
等到藩臺退去,副欽差便同正欽差商量,意欲開除他的名字,隨便以“查無實據”四個字含混入奏。正欽差卻不過副欽差的情面,只得應允,吩咐司員敘稿將他情節改輕。這人感激自不必說。”
三是師生關係,在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尤其是明清,師生關係比姻親關係更加重要,當榜錄取的士子天然就是主考的學生,譬如范進,他中了秀才以後,就成了主考官周進的學生,中了舉人以後,進京赴試,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上門拜訪周進,趙溫中舉也是如此,范進日後的立場天然便屬於周進這一派,而他主考以後,他取中的荀玫幾人也成了他的學生,上有師長,下有學生,以范進為中心的一張關係網就這樣鋪散了開來。
師生關係之重要,可以說貫穿了明清官場的始終,師生是天然的同盟,必須同進同退,張居正奪情時期,權傾天下,而對他打擊最大的不是其他黨派的攻訐,而是他親手栽培的學生們公然倒戈,這意味著張居正的徹底失敗,他的黨派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而張靜齋攀附范進的理由,便是范進的房師湯公,是張靜齋先祖的門生——“你我是親切的世兄弟”,這份師生關係甚至可以延續到後代,成為彼此勾連的一個由頭,在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的古代,這份名頭很多時候非常重要。
而即使他不去做官,舉人也可以當本地的鄉紳,干預本縣的事務,皇權不下縣的古代,鄉紳是基層權力的末梢,也是最重要的構成,主事官員只當幾年就要換走,流水的官員鐵打的鄉紳,為了維護權力,上任的官員要拜訪鄉紳,遇到大事要拜託鄉紳出面平息,安撫民眾,可以說,鄉紳階層在一方土地上就是土霸王。
現代人看范進中舉發瘋會覺得很奇怪,連教科書都只顧著嘲笑科舉制度的磨滅人性,但認真論起來,他發瘋是很正常的事。
范進中舉當年已經五十四歲了,五十四歲在古代是可以做祖父的年紀,他窮的連孩子都沒有,夫妻兩人和老孃住茅草屋,范進二十歲開始考,考秀才考了二十多次,一事無成,窮的沒米下鍋,老孃都餓的看不清東西,妻子蓬頭散發,三十多歲嫁不出去才嫁給他,鄉鄰冷淡,丈人是屠夫,平日裡受了多少氣和絕望了多少次可想而知,連鄉試都是為了座師的囑咐偷偷去,自己也沒抱希望的,孰料一夜之間中了舉,翻身成為人上人,權,錢,地位從天而降,這份巨大的利益和翻天覆地的變化,換成別人也很難保證自己的心態不爆炸。
中舉是什麼榮耀,大概是可以讓范進發瘋,可以讓宗族尊卑為之讓道,可以看盡世間炎涼,眾生趨利醜相的榮耀。
-
12 # 長歌行a
秀才免稅,發基本生活費,見官不拜,舉人可以做官,一般都是九品教諭(縣教育局長)或者縣丞(縣長),哪個大學生有這個待遇,
回覆列表
如今社會看重學歷,實際上古人也是有學歷之說的,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書生寒窗十年去參加科考,就是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夠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
秀才是科舉考試的第一扇門,成了秀才就說明你已經真正走上了科舉之路。在成為秀才之前還有兩輪考試,最初開始學習的時候,稱作生童,也就相當於如今的小學生,生童平時學習四書五經,等學的差不多了就參加“小升初考試”也就是縣試和府試,考中了之後就成了童生,相當於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繼續學習,學成之後參加院試,也就相當於如今的中考,中考之後考上“高中”才成為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也就是如今的高中生。
各地的秀才都要到各省城參加鄉試,也就是相當於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舉行,考過了便是舉人,舉人第一名被稱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鄉試三年舉辦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們”苦學三年,就是為了參加這一次“高考”成為舉人。但是古代成為舉人要比如今考大學難得多,古代鄉試,每次全國只錄取一千多個舉人,每個省的指標名額都不同,要考上舉人是很難的,成為解元就更難了。
以上這些只是將古代科舉和如今的升學制度放在一起來說的,實際上古代的科舉制度要比如今的升學制度難得多,古人的文化也要比今人高的多。僅從秀才來說,古人能考上秀才的大多都已經到了加冠的年紀,十幾歲變成為秀才的還是極少數,而如今的高中生數不勝數。而且古代院食的通過率也並不高,大縣15人,中縣10人,小縣5人,這個比例與如今的高中生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