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CU尹醫生
-
2 # 胃腸疝外科江志鵬醫生
其實消化不良是指位於上腹部的胃部及十二指腸一種或一組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痛、上腹部灼燒感、餐後飽脹和早飽感或噁心、嘔吐等。按病因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是因為某些疾病而引起的,為器質性消化不良,通常提及的則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疾病之一,臨床上表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餐後不適綜合徵,另一種是上腹疼痛綜合徵,前者主要表現為餐後飽脹或者早飽,另一種主要為上腹疼痛以及有灼燒感。
大部分的胃腸疾病,都跟生活習慣有關,我們要透過這些去認識和理解病情。
1、要改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像飯前劇烈運動,飯後立即開始運動等這些都是不好的生活習慣。
2、要調整我們的飲食習慣,不要經常飯前吃過多零食,也不要經常吃冷飲,這些都會對胃腸造成一定的傷害。
此外,像失眠、焦慮、抑鬱等精神因素也是消化不良的重要病因。如果有長期的反覆腹痛、腹脹等上腹部不適症狀,這些症狀可能也會反過來促發和加重患者的精神症狀。
在醫學上,中藥和西藥均可以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症狀,這些需要在專科醫生處就診後根據病情來處理。但在生活中我們透過這些去預防:
1、合理飲食:高油脂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誘發消化不良的症狀,經常喝的碳酸飲料也會加重餐後不適綜合徵的症狀,因此要注意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
2、適量鍛鍊: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有助於腸胃消化,也可增加身體抵抗力,但注意不可過量,劇烈運動會反過來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
3、保持情緒穩定: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心裡負擔越重,症狀越不容易消失,可適當透過聽音樂或看電影的方式使自己放鬆心情,減輕心理壓力。
-
3 # 中醫博士臧運華
消化不良是一組常見的症候群,係指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的上腹部不適,如食後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噁心、嘔吐、燒心、胸骨後痛、反胃等。經過胃鏡、鋇餐胃腸造影,B超肝、膽、胰和各項化驗檢查均顯示無異常器質性病變,且定期隨診一個時期仍無異常發現,方可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屬於中醫的“痞滿”“納呆”“反酸”等範疇。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脾胃虛弱、外感時邪或飲食不節、情志不暢或藥物治療失當所致。據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因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就診的患者約佔門診人數的10%~30%,消化專科門診佔40%左右。隨著中國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就診人數有所上升。為此,中醫專家向您推薦湯飲療養。
1,羊肉桂茴湯:羊肉500克,肉桂5克,小茴香6克,生薑10~15克,精鹽適量。先將羊肉洗淨切塊,與洗淨的肉桂、小茴香、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1~2小時,加精鹽調味,佐餐食用。具有溫補脾胃、祛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腹部隱痛、消化不良等症。2,香菇蘿蔔湯:水髮香菇25克,白蘿蔔500克,豌豆苗25克,精鹽、黃酒、味精、黃豆芽苗適量。先將白蘿蔔洗淨去皮切成絲,下沸水中汆至八成熟,撈出放在大碗內;將水髮香菇去雜質,洗淨切絲;豌豆苗擇洗乾淨,下沸水鍋氽透撈出。鍋中加入黃豆芽湯、黃酒、精鹽、味精,燒沸後去浮沫,放入白蘿蔔絲燙一下,撈出放入大碗中,香菇絲燙一下放入碗中,湯繼續燒沸,撒上豌豆苗,起鍋澆在湯碗內,佐餐食用。具有益氣、化痰、理氣的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咳嗽、痰多、氣喘、高血壓等。
回覆列表
消化不良的治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嚴格控制飲食。在平時的飲食中,結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要吃自己不能消化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養成良好而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過多的夜宵。另一方面,它可以吃藥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透過以上兩方面的綜合治療,可以有效地治療一般性消化不良。如果症狀沒有明顯緩解,建議胃腸科進一步進行胃鏡檢查,確定是否有因胃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消化不良,需要進一步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