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侃解密三國
-
2 # 葳蕤的大白
謝邀,個人觀點,不是司馬懿不進攻蜀國,是魏國暫時不需要進攻蜀國,魏國雄居北方,只要稍微安穩發展幾年,必定可以很快平定蜀國。蜀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瘋狂的進攻魏國,進行北伐,失敗後,蜀國其實就是魚肉,魏國迎來了來之不易的安定發展期。所以不需要急用進攻。以上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黑不吹。
-
3 # 君山話史
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司馬懿便打算乘機進取蜀國。《晉書》載:“亮部將楊儀、魏延爭權,儀斬延,並其眾。帝(指司馬懿)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魏帝曹睿未批准他的建議。次年(235年)蜀將馬岱入境侵擾,司馬懿派牛金迎擊,斬蜀軍千餘人。武都氐王苻雙和強端率領其屬下六千餘人來降。
魏明帝曹睿之所以無意進取蜀國,主要是要先對付遼東的公孫氏。公元238年,司馬懿被召入京,指派為徵遼東的統帥。司馬懿用了一年的時間平定遼東,回到京師後,魏明帝曹睿就去世了。此後大將軍曹爽大權獨攬,司馬懿被架空。這一年司馬懿是六十歲,他耐心等待時機,一等就是十年,等到七十歲,這一時期,他其實並沒有實權。
公元244年,曹爽當大將軍第五個年頭,在軍事上毫無建樹。此時夏侯玄上書朝廷,諸葛亮都死好幾年了,蜀國不敢北犯,漢中兵力只有三萬人,此時南力南下,必可奪取漢中,甚至一鼓作氣消滅蜀國。
司馬懿反對軍事冒險,漢中地形險惡,對進攻一方十分不利。諸葛亮雖死,蜀國政局並沒動盪,雖然繼任者能力略差,仍然沒有出現重大失誤,現在不是伐蜀的有利時機。曹爽立功心切,哪裡聽得進去。他集結一支十萬人的精兵,大舉南下,直取漢中。
遠在洛陽的司馬懿沒有閒著,他寫了一封信給夏侯玄。在信裡說:“武帝曹操第二次入漢中,差一點吃了大敗仗,這您是知道的。興勢地形極其險峻,蜀軍已經搶先一步佔領。倘若進攻,敵人不應戰;倘若後撤,很容易遭到阻截;到時必然要全軍覆沒,將軍您負得起責任麼?”
此役魏軍死傷慘重,屍骨累累,非但沒取得任何戰果,反而耗費關中的民力財力,實得不償失。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血洗曹爽集團,奪取政權。對於蜀國政府來說,非常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司馬懿掌權後,會不會大舉攻蜀。恰好此時,魏國大將夏侯霸前來投降,衛將軍姜維馬上詢問他說:“司馬懿已經大權在握,他會不會發動征伐呢?”夏侯霸答說:“他正忙著自立門戶,還顧不上對外征伐。”對司馬懿來說,征伐蜀國並非當務之急,他的敵人不在千里之外,而在身邊。
果不其然,在司馬懿奪權後,國內反對勢力暗流湧動。司空王凌密謀發動兵變,擁立曹彪當皇帝。不過,王凌的計劃由於洩密而失敗,司馬懿以雷霆手段,重拳出擊,擒殺兵變主謀王凌,血腥鎮壓反對派。在王凌死後四個月,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二歲。
由上可見,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有十年是被架空的,其餘時間多在內鬥。殘酷的政治鬥爭才是生死攸關,伐蜀則非當務之急。
回覆列表
事實上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的權利就被削弱了,魏明帝能力還是不差的,可惜的是和他爹曹丕一樣短命,如果曹叡(魏明帝)不是太早掛掉,也無需太長壽,能熬過司馬懿就可以了,司馬懿比曹叡大25歲,卻比曹叡晚死了12年,也就是說曹叡如果能活到47歲就能熬死司馬懿了,如果活動50歲,那魏國基本就算是比較穩定了,司馬家機會就不大了。曹操,曹丕,曹叡還是都能夠壓住司馬懿的,後來的(比如曹芳)就已經不行了,再後來的曹髦雖然也有血性,但是大權已經不在了。
再說一下為何司馬懿不急著進攻蜀漢,第一,諸葛亮雖然死了,蜀國根基還在,不會立馬崩盤,所以即便此時進攻也未必能成功。第二,也就是魏國一直詬病司馬懿的“養寇自重”,萬一蜀國被滅了,那吳國也撐不了多久,統一了,司馬懿恐怕就要“狡兔死走狗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