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東華禪

    善惡不住方脫俗,成敗無心算真人

    念念莫住,即是修得根本。根者地也,本者天也,地塞天囪,即是悟道。

    頓悟乃是明白自性與佛沒有差別,但又有無始以來的習氣,又得慢慢地修改,漸修就是改掉頭腦中以往的種種概念。大徹大悟的人,來時空手來,去時也空手去,沒有任何業障可以帶走。即便大悟的人在生前改變了世界,他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在隨緣,是緣的力量改變了世界,而不是“我”改變了世界。

    禪不是修出來的,只需你的狂妄之心熄滅,便即入道。刻意求道,刻意做事,反而障道,反而是在造業。

    心態轉不過來,於是就形成了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也只是為這一個心態而假設的。

    漸修和頓悟最後的目的都是讓心靈的解脫。

    心不能解脫,無論走到哪裡也不能解脫,即便師父把你帶到佛國,你仍然是凡夫一個。凡夫就是沒有解脫的人,反之就是佛。

    縱然晝夜不眠地修行,只要“我執”存在,就沒法入道。要修行,首先要除掉的就是“我執”。“無我”的人做事是沒有業障的。

    釋佛講:“至道容易,貴在莫分別。”莊子講:“道在哪裡?道在屎堆裡,道在沙礫裡,道無處不在。” 可是人們總喜歡在美好的地方覓道。如果道還有揀擇,還分別好壞美醜的話,那就不是道了。

    釋佛講:“不怕雜念起,只怕覺知遲。”頭腦想什麼,不要阻攔它,只需覺知它在幹什麼就行了。一個大活人的頭腦永遠會想,否則他就成了枯木頑石了。

    善惡是非、美醜成敗,這些都是頭腦裡的東西,在道里面,在自性裡面,根本不存在這些。然而生活在塵世中的你我他她,靠的是頭腦呢,還是真如自性?答案很簡單,兩者都需要,而且兩者同時使用,頭腦在分別,在做事時,如如不動的真如在覺知就是了。

    突破你的頭腦以後,也就沒有了佛教、道教、基督教,只有真理的存在。真理是不分種族、民族、國籍、教派的。

    靜心不是把自己孤立起來,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廣袤的宇宙中,和宇宙中的存在緊緊連在一起。宇宙中所有的一切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彼此之間是互存互連息息相關的,即便是死亡,也是以另一種相連的形式存在。

    “我”指的就是本來面目。“我”和“我的”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和性質。我的房屋、我的太太、我的孩子……“我的”二字指的就是“我執”,就是頭腦,是本來面目的外殼。“我執”有所消除,本來面目才會出現。“我”是主人,“我的”是附屬品。

    芸芸眾生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個,這個本來面目既是同體的,又是個體的,猶如一根電線上接了無數個不同的彩燈,但使用的是同一個電源,外殼有別,電源無別。實際上“我”什麼都可以成為,什麼都改變不了“我”的形象,“我”前世是李四,“我”來世又成為張三,“我”從未改變過,只是“我的”在來來回回地改變著,“我的”就是一件外衣。

    這個“我”(即本我)既是旁觀者,又是觀照者,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它就是“自在菩薩”,它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人們常說:“我餓了”“我要吃飯”“我生病了”“我要死了”……其實,“我”從來不會餓,從來毋需吃飯,從來不會生病,從來不會死;會餓的、需要吃飯的、會病的、會死的,都是“我的”,而不是“我”。正是因為人們總說“我的”“我的”,所以才把“我的”當做真我,而忘掉了真正的真我。

    整個修煉過程就是轉變自己的思想,倘若思想轉變過來了,所謂的開悟、解脫、成佛都已大功告成,反之,就被開悟、解脫、成佛轉了進去,終生都出不來。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 2 #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對的,漸漸修,zui終慢慢就能開悟。頓悟需要一種契機,需要一種定力,這種定力跟契機的開悟都需要漸修才能促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過於油膩怎麼辦?如何能有效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