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哪個重要?】
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尤其科學的發達,當然是與理性相伴而行的。
哥白尼充分發揮人的理效能力,經過周密的計算、分析和推理,否定了“地心說”,而“地心說”卻是符合了人的直觀印象的。
伽利略這樣評價道:
哥白尼學說以理性為指導,使理性完全征服了感覺,從此在自然科學中興起了用理性稽核和整理感覺材料的方法,更使人類理性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不斷的證明。
然而,理性和科學,應該是為了人的更好生活,併產生幸福感。
比如說,現在人口的壓力巨大,假如有人提出了一個理性的功利化設想,利用基因工程來使人類變成侏儒,這樣,雖然會節約了空間和大量的消費資料,但你覺得好嗎?
基因工程的發展,如果使得新生兒變成純技術的產物,生殖過程與情愛、天倫、家庭相分離,你能接受嗎?
歐洲的神學理性是排斥感性的,貴族文化又壓抑了個性,曾經使得盧梭感到很苦悶。
而在中國歷史上,棄絕感性的倫理理性也曾經影響深廣;比如,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還有什麼“君要臣死,不得不死”,“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等。
正如魯迅所說,在滿紙仁義道德的字裡行間,只見到了“吃人”兩個字;吃掉了孔乙己、祥林嫂,也吃掉了自尊又自輕的阿Q。
在日常生活中,人是絕對不能夠離開感性的;我們也從感性中獲得生活的美感與樂趣。
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對人說,當他坐下來寫書時,面前的一張桌子變成了兩張桌子:
一張桌子是他早就熟悉了的,它有顏色和堅硬,靠上去不會傾倒;另一張桌子則是“科學的桌子”,它是空虛的,是以極高的速度奔弛著的電荷。
如果以理性的科學眼光去審視,桌子的結實和美感,就會在我們的眼前消失。
而悅耳的音樂,也只不過是振幅不同的空氣波罷了;優美的雕塑造形,也就變成了空中飛舞的原子。
在實際生活中,我不會要這樣的科學理性,而寧願生活在感性之中。
人的性情本有所偏,一些人在生活中喜歡感性,一些人遇事就耽於細緻的認知和分析。
我是個偏重於感性生活的人,小時候喜歡在山上與田野裡嬉玩。
據說,理性的人能夠對世界冷眼靜觀,還容易達觀、超脫;感性的人,除了在社會上多吃苦頭之外,還時常會感物傷懷、愁緒凝結——沒奈何,我生來性情如此。
古希臘有個神話,叫作“斯芬克斯之謎”;說斯芬克斯是一個守護神,守在她的領地上,凡要透過的人,都要猜出她的謎語:
“ 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傍晚三條腿。”
凡是猜不出的人,就被吃掉。
最後,有一位智者揭開了謎底: “人”。
斯芬克斯聞聽之後跌下了山谷,智者的面前出現了平地;這一個神話,象徵著人類的理性開始覺醒了。
中國也有一個神話故事,是曹雪芹先生創作的。
女媧補天留下了一塊“五色之石”,它原本是用於補“自然之天”的,卻因無才補天而轉沉入世,於是在複雜的人世上走了一遭。
賈寶玉生於“鐘鳴鼎食之家”,“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曾有過較久的歲月,入了“富貴溫柔之鄉”,卻記載了一樁悲金悼玉的“紅樓之夢”;最後,又迴歸到“大荒山”的自然之境中去了。
賈寶玉歸去之時,唱著這樣的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遊兮,鴻蒙太空。
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
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理性是科學的、進化的,卻往往從功利的方面引導人;感性是非科學的、迴歸的,也是非功利的。
“斯芬克斯之謎”表達的是理性進化的象徵;“五色石”表達了人的迴歸感性,和迴歸大自然的要求。
理性與感性,哪一個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理性與感性哪個重要?】
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尤其科學的發達,當然是與理性相伴而行的。
哥白尼充分發揮人的理效能力,經過周密的計算、分析和推理,否定了“地心說”,而“地心說”卻是符合了人的直觀印象的。
伽利略這樣評價道:
哥白尼學說以理性為指導,使理性完全征服了感覺,從此在自然科學中興起了用理性稽核和整理感覺材料的方法,更使人類理性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不斷的證明。
然而,理性和科學,應該是為了人的更好生活,併產生幸福感。
比如說,現在人口的壓力巨大,假如有人提出了一個理性的功利化設想,利用基因工程來使人類變成侏儒,這樣,雖然會節約了空間和大量的消費資料,但你覺得好嗎?
基因工程的發展,如果使得新生兒變成純技術的產物,生殖過程與情愛、天倫、家庭相分離,你能接受嗎?
歐洲的神學理性是排斥感性的,貴族文化又壓抑了個性,曾經使得盧梭感到很苦悶。
而在中國歷史上,棄絕感性的倫理理性也曾經影響深廣;比如,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還有什麼“君要臣死,不得不死”,“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等。
正如魯迅所說,在滿紙仁義道德的字裡行間,只見到了“吃人”兩個字;吃掉了孔乙己、祥林嫂,也吃掉了自尊又自輕的阿Q。
在日常生活中,人是絕對不能夠離開感性的;我們也從感性中獲得生活的美感與樂趣。
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對人說,當他坐下來寫書時,面前的一張桌子變成了兩張桌子:
一張桌子是他早就熟悉了的,它有顏色和堅硬,靠上去不會傾倒;另一張桌子則是“科學的桌子”,它是空虛的,是以極高的速度奔弛著的電荷。
如果以理性的科學眼光去審視,桌子的結實和美感,就會在我們的眼前消失。
而悅耳的音樂,也只不過是振幅不同的空氣波罷了;優美的雕塑造形,也就變成了空中飛舞的原子。
在實際生活中,我不會要這樣的科學理性,而寧願生活在感性之中。
人的性情本有所偏,一些人在生活中喜歡感性,一些人遇事就耽於細緻的認知和分析。
我是個偏重於感性生活的人,小時候喜歡在山上與田野裡嬉玩。
據說,理性的人能夠對世界冷眼靜觀,還容易達觀、超脫;感性的人,除了在社會上多吃苦頭之外,還時常會感物傷懷、愁緒凝結——沒奈何,我生來性情如此。
古希臘有個神話,叫作“斯芬克斯之謎”;說斯芬克斯是一個守護神,守在她的領地上,凡要透過的人,都要猜出她的謎語:
“ 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傍晚三條腿。”
凡是猜不出的人,就被吃掉。
最後,有一位智者揭開了謎底: “人”。
斯芬克斯聞聽之後跌下了山谷,智者的面前出現了平地;這一個神話,象徵著人類的理性開始覺醒了。
中國也有一個神話故事,是曹雪芹先生創作的。
女媧補天留下了一塊“五色之石”,它原本是用於補“自然之天”的,卻因無才補天而轉沉入世,於是在複雜的人世上走了一遭。
賈寶玉生於“鐘鳴鼎食之家”,“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曾有過較久的歲月,入了“富貴溫柔之鄉”,卻記載了一樁悲金悼玉的“紅樓之夢”;最後,又迴歸到“大荒山”的自然之境中去了。
賈寶玉歸去之時,唱著這樣的歌: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遊兮,鴻蒙太空。
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
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理性是科學的、進化的,卻往往從功利的方面引導人;感性是非科學的、迴歸的,也是非功利的。
“斯芬克斯之謎”表達的是理性進化的象徵;“五色石”表達了人的迴歸感性,和迴歸大自然的要求。
理性與感性,哪一個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