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人與我同醉
-
2 # 洛水清風
四:叛軍並非鐵板一塊。叛軍雖然比八旗兵多兩倍,但吳三桂能調動的兵力只是他從雲南帶出來的幾萬人。像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等人的軍隊根本不聽他的號令,這些人都是些反覆無常的小人,沒有一點忠義之心,都想跟著吳三桂撈點好處,誰願意為他作嫁衣裳!一旦吳三桂帥兵渡江,與八旗兵打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豈不讓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坐收漁翁之利,老謀深算吳三桂哪能為這些人做冤大頭呢!
以上四點原因,使吳三桂不願意也不敢渡過長江,與八旗兵來個面對面的較量,最終落個“亂臣賊子”的可恥下場。
-
3 # 車兒
吳三桂那會年齡大了,沒有很大的進取心了。有個小說,吳三桂演義,當時謀士是主張北上攻取北京的,吳三桂只想割據一方。錯失良機。否則歷史會改寫。以吳三桂軍隊戰鬥力,是可以恢復華夏的。
-
4 # 當兵吃糧
如果從軍事上來看,你讓吳三桂跨過長江試試,八旗軍能把丫老小子蛋踩碎了,就吳三桂那點滇軍嫡系,到了北方,估計十個不夠人家一個打的
-
5 # 這個歷史很正
吳三桂的造反幾乎就是虎頭蛇尾,一開始氣勢很盛,沿路北上,各漢人將領無一不是望風而降,但是吳三桂沒有那種一往無前的氣魄,最後只能是葬送了大好的機會。
這裡說說吳三桂為何沒有繼續北上的原因。
首先,吳三桂起兵造反本來就不是他原本的意願,只是當知道康熙要削藩的時候,吳三桂其實也並不像造反,要知道當時的吳三桂已經六十多歲了,也沒幾年好活的了,是他手下的將領不滿權力被削弱因此裹挾了吳三桂造反。
當時的情況是吳三桂一口氣打到了雲南、四川,貴州和湖南四省,而且尚之信,耿精忠等人也紛紛響應,而且再京城邊上也有楊啟隆的起義。
但是吳三桂早已沒有了雄心壯志,他現在只是一個快入土的老頭子,只想著的是跟滿清劃江而治,而且南邊的耿、尚等人都是隻會搖旗吶喊,並沒有出實力。
所以這也使得吳三桂放棄了翻盤的唯一機會,最終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
6 # HuiNanHistory
三藩之亂時,勢頭很猛的吳三桂為什麼沒能越過長江天塹?
所謂三藩之亂起源於康熙初年,清朝準備撤銷以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
從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起兵反清開始,到康熙二十年(1681)清軍殺到雲南為止,歷時八載。
在整場戰爭中,先發制人的吳三桂在起兵初期佔據了主動權,短短數月內就攻佔江南六省,再加上有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之子尚之信,以及廣西的孫延齡、陝西的王輔臣等人的響應,一時間聲勢浩大,險些動搖清廷在中原的統治。
不過,來勢洶洶的吳三桂,卻始終不過長江,這給了清朝反戈一擊的機會。
吳三桂為何不過長江?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首先,在1674年3月吳軍進抵長江南岸時,清朝已經佈置好了長江北岸的防空。
清朝深知,如果讓吳三桂過江他們就完了。因此,這一戰其實並不容易。就連吳三桂本人也知道厲害。
其次,吳三桂有偏安一隅的思想。
雖然清朝重兵把守長江北岸,但如果是年富力強的政治家,肯定會拼一把。可是吳三桂不同,他起兵的時候已經是暮年,內心有偏安一隅的想法,沒有拼搏的雄心壯志。
內外因素的影響下,吳三桂放棄了進攻長江,給了清朝反攻的機會。
-
7 # 化州大叔
不是吳三桂想停留,而是長江擋住了他。你想他在雲南何來水軍?打到了長江何來船隻?清軍早就堅壁清野了,想打造船隻找不到工匠,想抓熟水壯丁也寥寥無幾,想短時間內形成水軍戰力難比登天。
-
8 # 一貳一橙
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持續了將近一年的三藩之亂,隨著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藩的節節勝利,長江以南包括陝西、關中一帶盡入三藩之手,此時的局勢對於親政不久、年紀又輕的康熙皇帝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甚至於康熙皇帝本人都有了御駕親征的念頭,想著畢其功於一役,和吳三桂決一死戰。
在起兵反清開始之處,吳三桂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在吳三桂舉兵造反之前,康熙皇帝早已對三藩做出了很多調整,本意就是緩步削弱三藩的實力,以便日後徹底解決掉三藩勢力。皇帝過河拆橋的舉動引起了各地為清兵奪取天下的漢人武將的不滿,而在吳三桂所佔據的雲南,上下都充斥著一片“兔死狗烹”的淒涼感,這時候只要吳三桂再煽動一下,起兵造反,恢復漢室江山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先接到訊息的貴州總督甘文焜不願為吳三桂效力,派弟弟去北京稟報,命令各處將領把守城池,不讓吳軍南下,可是貴州提督李本琛曾做過吳三桂的部下,是被朝廷分割到貴州的,他的手下也不願為清廷辦事。甘文焜無奈之下,只好逃亡湖北,結果鎮遠守將也響應了吳三桂,甘文焜全家被迫自盡,貴州一地全入吳三桂之手;雲南、貴州的得手可謂是毫不費力,康熙十三年,吳三桂自立為“周王”,分兵攻略各地:馬寶部進兵湖南、湖北,王屏藩進軍四川、陝西,策反了陝西提督王輔臣,而吳三桂率領大軍,從鎮遠進入湖南,迅速地拿下了長沙、嶽州、辰州等地,還得到了長江以北的湖北武將的支援,谷城、鄖陽等地守將紛紛起義,幸好當時的湖北治所襄陽守備還算完備,吳三桂的力量一時之間還無法在湖北發展起來;而康熙那邊,由於訊息閉塞,一直到吳三桂謀反後十幾天才收到了訊息,康熙皇帝震驚之餘,立刻做出了防範:碩岱大軍鎮守荊州,以遏制吳軍北上,拉攏吳三桂之外的勢力:封廣西孫延齡(已故定南王孔有德女婿)為撫蠻將軍;停止撤藩以安撫尚可喜、耿精忠;加強對吳三桂各處進兵路線的防禦;原屬吳三桂,後被分派各地的將領,一律授予職權,不加連坐。事實上,康熙的做法表現出了他作為一位君王所該有的冷靜和遠見,可惜康熙畢竟還是太年輕了,論政治手段根本就玩不過南方這幾隻老狐狸,三藩之中,吳三桂已反,除了尚可喜還算堅守崗位之外,福建的耿精忠,加上廣西的孫延齡都反了。
吳三桂的軍事一路順風,讓康熙皇帝左支右絀,焦頭爛額了,可是此時八旗軍的實力猶在,康熙是進攻不足、自保卻有餘康熙雖然靠高官厚祿拉攏了一下南方各地,可人心隔肚皮,康熙不可能依賴他們來平定吳三桂,何況吳三桂兵鋒正盛,重兵壓境之下,各路諸侯極有可能反清投吳,所以此時的康熙皇帝所依賴的,主要還是自先祖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八旗軍隊。
當年努爾哈赤首創八旗制度後,經皇太極、順治的改編,逐漸成為兩支國家主力,一支由正黃、鑲黃、正白所謂三上旗子率領,負責鎮守京畿,另一支分守長江以南的各處重鎮,由旗人出身的將軍、都統率領,而長江以南則給了三藩以及綠營軍負責,之後三藩造反,南方各地皆反,康熙只能調動八旗主力出兵鎮壓。
在王輔臣、王屏藩所佔據的四川、陝西之地,康熙派信郡王董鄂為“定西大將軍”,出兵西北,這主要是為了安撫王輔臣,雙方並沒有經歷什麼大規模決戰,而是一直僵持著;在耿精忠所控制的福建、浙江等地,康熙派康親王傑書為“東命大將軍”,主戰耿精忠,鎮守南京的簡親王喇布,負責控制江西,以免耿精忠和吳三桂合兵;至於最重要的吳三桂,康熙擺出了全副身家來對付他:荊州主管的是順承郡王勒爾錦、安親王嶽樂,其部下包括八旗、綠營和數十門專門用來攻城的紅衣大炮,之後又多次派兵進駐湖南,總兵力達二十萬之多。吳三桂坐鎮湖南,西邊是王輔臣、東邊是耿精忠,三人實力雖然強大,可在清軍的隔斷之下,三分卻是各為其主,至於廣西的尚可喜,他本人雖然不願謀反,可其子尚之信卻是一個野心家,在西、南皆反的情況,尚之信毅然決然地和父親決裂,帶著親兵軟禁了尚可喜,並接受吳三桂“大將軍”的封號,舉廣東之地起兵。
事實上,吳三桂不是不知道他可以越過長江,直搗京師,可是當時的局勢實在讓他放心不下當吳三桂大軍進軍到鬆滋時,距離長江已經是一步之遙了,只要越過了長江,足以在政治、軍事上強勢打壓到清軍的勢力,加上長江以北漢人的向心力,把清軍趕到黃河似乎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可實際上,當時的局勢完全不像我們說的那樣簡單:
前面也說過,三藩是各自為政,各懷鬼胎,吳三桂在湖南、尚之信在廣東、耿精忠在福建都遇到了清軍的阻攔,而西北的王輔臣、廣西的孫延齡更是不願屈於吳三桂等三藩之下,而是坐山觀虎鬥,在朝廷和吳三桂之間長袖善舞,誰知道吳三桂前腳一走,他們後面會出什麼么蛾子;對於吳三桂來說,他的基礎是在雲南、貴州,現在遠離腹地來到了湖南,在清軍的節節緊逼之下,後方已經開始出現動搖,如果吳三桂越過長江的話,那無疑是把背後留給了湖南、江西等地殘留的清軍和擁清勢力,在沒有完全清理掉南方清軍之前,吳三桂是不可能渡過長江的;雖然吳三桂在南方勢如破竹,可那是因為留在南方的多是漢人綠營和本來就隸屬於三藩勢力的勢力,而清軍賴以生存的主力八旗軍,則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北地區,此時距離當年吳三桂親眼看到的那支撼動天下的八旗精銳之師,也不過才二十年時間,八旗軍更替也最多才一代。吳三桂所依賴的水軍、陸軍,很難和冷兵器之王騎兵匹敵。吳三桂所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以雲南、貴州為基地,與三藩割據南方自立,與清廷劃江而治,所以他也不想逼人太甚,在鬆滋所停留的三個月裡,吳三桂或許還在想著要如何和康熙這個毛頭小子和談呢!他可能還在等著康熙下達的詔書,就像當年崇禎、永樂皇帝一樣。
總結:吳三桂之所以在江南逗留了三個月,除了害怕江北的八旗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南方各勢力不能同仇敵愾,而是各顧各的這情況就和南明時代一模一樣,各路大佬雖然響應了吳三桂的起兵,但卻對他的態度是聽調不聽宣,時刻保持著自己地盤的獨立性,這也是為什麼平南王尚可喜致死都不願配合吳三桂反清的原因,而且王輔臣、孫延齡也都暗自和清廷講和,說自己的反叛是逼不得已的,至於臺灣鄭氏、交趾、北韓、琉球這些小勢力,無非也是為了藉著吳三桂打一下秋風而已,論實力、論野心、論規模都不如三藩和王、孫等人。
南方群雄裡,幾乎沒有一個人願意全力協助吳三桂,一方面他們看不起吳三桂,他打的旗號是為永樂帝復仇,可是當時明朝的號召力已經很弱了,很難將各路諸侯聚集起來,吳三桂沒打著興復漢室、改裝易服的旗號,單純地以明朝來召集南方群雄,自然容易吃癟。而另一方面他們也害怕清軍,誰也不敢做那隻出頭鳥,雖然吳三桂勢力強大,可清朝畢竟也入主中原十餘年了,民心還算安穩,百姓們即便除了對剃髮易服有意見,可比起沒飯吃、沒活路的明末,清朝入關後所設立的條件還算誘人,加上吳三桂在漢人心目中的名氣已經臭了,自然也多少人願意陪著吳三桂鬧騰了。在當時吳三桂除了雲南、貴州之外,四川、湖南等地都遇到了不少漢族官員的抵抗,其原因就在於此。
-
9 # 玉滿華夏
吳三桂當初認賊作父,勾引滿清進關,開始還打著為崇禎帝報“君父之仇”的旗號,追剿李自成起義軍,迷惑了一部明朝臣民。但很快原型畢露,與原明朝將軍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兵分四路,帶著清軍由東北一直打到西南,親手處死了永曆帝,得到清廷重用,受封平西王,坐鎮雲南(兼轄貴州),成為一方藩鎮(定南王孔有德己戰死,靖南王耿精忠駐福建,平南王尚可喜駐廣東,與吳三桂一樣掌握當地軍政大權)。清朝統一全國以後,開始對三個藩王勢力逐步削弱,準備撤藩。吳三桂帶頭起兵反清,其它兩路藩鎮響應,各地反清起義相繼爆發,一時席捲雲、貴、川、湘、粵、桂六省,聲勢浩大。那麼,吳三桂為什麼不迅速渡過長江,佔領中原,進攻北京呢?原因很簡單,首先吳三桂當年引兵入寇,甘當滿洲鷹犬,受到漢族人民唾棄,各地反清武裝並不聽從吳三桂的指揮,原明朝士大夫誰也不擁護他。其次三藩王勾心鬥角,無法統一對敵。而且清朝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正是強盛時期。吳三桂根本不敢進軍北方與清軍決戰,只求劃江為界,割據江南,所以遲遲不肯率軍北渡長江,直到最後三藩敗亡。
回覆列表
一個人再無敵,百戰百勝,然而有一樣是敵不過的,那就是歲月,吳三桂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敗給了歲月並非清廷。
受影視劇荼毒不淺,世人都以為吳三桂乃反覆無常的漢奸小人,康熙大帝在與其角逐之中一直穩操勝券。今日我們且不論吳三桂數次改弦易轍的原因,只簡單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
1659年,吳三桂入緬甸徵南明政權,俘南明永曆皇帝,1662年,為取信於清廷,吳三桂在雲南勒死永曆皇帝,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1673年,康熙不堪三蕃重俸,意圖撤蕃,年61歲的吳三桂為求取生之道在雲南殺滿清巡撫朱國治,擁兵20萬宣告起兵造反,短時間內,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圈禁其父親起兵造反擁兵10萬,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擁兵20萬紛紛默契響應,一時間,加上臺灣鄭經殘部,保明與少數民族勢力,南方將近70萬兵力與滿清割據,已經擁有了劍指京都的實力。此時,康熙能夠調遣兵力不過20萬而已。同年,尚之信又作牆頭草轉降滿清。
吳三桂意圖三面夾擊康熙,即聯合昔日部將陝西總督王輔臣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夾擊康熙,派遣使者汪士榮勸降王輔臣響應自己,王輔臣不願附逆,未經與山西張勇商量便將汪士榮交於康熙發落,將吳三桂書信與計劃和盤托出。張勇因此嫉恨王輔臣目中無人,與其分政治之。恰逢四川總督鄭蛟麟附逆造反,康熙派遣大臣莫洛為山陝經略,莫洛因為與張勇私交甚密而處處掣肘王輔臣。
公元1674年12月既康熙十三年,王輔臣被逼無奈,在寧羌殺莫洛,宣告起兵造反,這可把吳三桂高興壞了,總算實現了自己三面夾擊的戰略。
次年2月5日,王輔臣攻下蘭州,一時間陝甘岌岌可危。
大局轉折在公元1676年,康熙派遣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與心腹周培公徵王輔臣,圖海先於平涼斷其糧草再攻心為上,招降王輔臣,吳三桂左翼淪陷。同年,東面的耿精忠部因與臺灣鄭經部相互猜忌且部將離心,投降滿清。至此,吳三桂只能孤軍駐守衡州,調兵遣將與滿清對峙,其中,其大將馬寶在永興大敗清廷,接著幾戰告捷。
但是,所謂單拳難敵四手,吳三桂正值暮年,且其因為幾度改弦易轍已經無人願意追隨,大勢落在了清廷,就是昔日漢族盟友也因為他殺了永曆皇帝而與他勢不兩立。也許吳三桂自知大勢已去,在1678年3月在衡州稱帝,但是,隨著夫人去世加上戰事膠著,吳三桂身體每況愈下。
公元1678年8月18日,吳三桂因為積鬱成疾而死,享年66歲。公元1682年耿精忠被康熙賜死,三蕃之亂結束。
值得一提,吳三桂在最後一年66歲時,即使是勢單力薄依然讓滿清吃盡了苦頭,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吳三桂敗並非因為當初不肯過長江直搗黃龍,更多是因為年紀大了,大壽將盡,心有餘而力不足,假如再給他10年光陰,天下必定改弦易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