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元成長日記
-
2 # 晴天麻麻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從孩子成長的軌跡和規律來看,玩積木的最佳年齡是1歲左右,1歲左右是孩子精細動作的高度發展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對外界的探索慾望,這種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積木的特點就是有角有楞, 觸控感強,變化性強,這個時候引入積木藉助積木進行遊戲,孩子將會終身受益。
玩積木的好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積木多樣、數量眾多,寶寶會花大量的時間把每個積木拿出來,觀察一番,放進嘴裡咬一會,然後丟到一旁,再去拿另一塊積木,或者會把容器裡的所有積木都倒出來,這是寶寶學習認知的方法,在拿取觀察的過程中,很好的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對數量的多少有初步的認知;
對物體的形狀和造型有初步的認識;
讓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體會平衡、單位、形狀組合等概念;
在不同平面上玩積木,引導寶寶觀察面與面之間的接觸和支撐建構,刺激寶寶思考,有助於大腦開發;
可以培養孩子的收納好習慣。
不同月齡積木怎麼玩8-12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拿積木啃咬的次數比較多,所以一定要選擇安全可供孩子啃咬的積木,然後跟孩子一起玩壘高高的遊戲,壘高推倒,鼓勵孩子去壘高。
13-18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壘高好多塊積木了,並能把圓形積木從圓洞裡穿過去。晴天18個月能壘高10塊積木,她會為自己的壘高感到自豪並拍手鼓掌,特別有趣。
19-24個月:分類遊戲,顏色分類或者形狀分類,引導寶寶搭建最簡單的圖形。
25-36個月:這個時候孩子對積木已經非常熟悉了,他們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作品,當孩子搭建成一個城堡或者寶塔時,他就會感到成功的喜悅,隨之而來是巨大的滿足感,這種自豪感由心底發出。所以寶媽這時候更要引導和幫助寶寶搭建更復雜的圖形,或者寶媽搭建一個建築作品,鼓勵寶寶去模仿,這會很好的鍛鍊寶寶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小結前期寶寶玩積木時, 我們要做的是觀察,而不是打擾,觀察寶寶如何認識一個新東西。不同階段對積木的要求也不一樣,我們要根據寶寶需求來選擇不同的積木,後期寶寶的思維模式越來複雜,隨之而來的是行為越來越複雜,他可以獨自完成積木的搭建,他們會獲得新的協調和組織能力。
-
3 # 玩具哥
大部分人家長都會告訴你寶寶在8月份左右就可以玩積木類玩具了,但是我覺得只要寶寶有抓握能力的時候,就可以玩積木類玩具,初期鍛鍊寶寶的抓握力,後期隨著寶寶長大,積木上的圖案或是文字,就會讓寶寶知道是什麼意思,慢慢的引導孩子學習一些新事物。積木類玩具可能不是必需品,但絕對是必備品,幾乎每個家庭首選玩具都是“積木”,這也是為什麼積木類玩具經久不衰的原因,雖然玩具種類繁多,但是不管怎麼更新換代,有些玩具的前身都是積木演化而來。可以說積木類玩具算是各類玩具的鼻祖。
回覆列表
我家寶寶從8個月就開始玩積木了,剛開始可以用積木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這個時期的寶寶還沒有形成空間概念,要挑選色彩鮮豔,最好要有動物或水果等圖案,可以讓寶寶感知顏色,認識物體,發現觸覺。另外積木要選大顆粒,避免寶寶誤食。
1歲的寶寶喜歡把所有東西堆一起,然後很開心地看著他們倒下,父母要選安全塑膠材質的大塊積木,可以防止積木倒塌時砸痛寶寶。
2歲的寶寶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玩一些稍微複雜的積木,可以給寶寶選擇標準尺寸的木質積木。
3歲以上的寶寶想法更多,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可以給寶寶選擇小顆粒的拼插積木,磁力片積木,雪花片積木等。
有研究發現,經常玩積木的寶寶更聰明,父母一定要多給寶寶玩積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