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些歷史要讀
-
2 # 姚小貳
這個問題爭論得太多了,但大多數人認為諸葛北伐是正確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其實這個問題在後出師表裡也有作答,簡單的歸納幾條就是:
第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自詡為漢室正統,透過北伐來讓天下人尤其是魏國子民知道,天下的正統姓劉而不姓曹,這是蜀漢的立國之本,如果不北伐,蜀漢也就丟掉了這個立國之本,這會讓天下心向漢者心寒,這是蜀漢最不願看到的。
第二,蜀國一州抗九州,發展潛力比魏國差太多,只有透過連續不斷的騷擾北伐,拖慢魏國的發展速度,才能讓魏蜀兩國的實力差距不至於拉開得太快太大,事實上這一點諸葛亮做得非常好,涼州幷州兩個州因為諸葛亮的連年北伐,一直得不到發展!其他各州的發展也被拖慢,甚至有資料顯示在諸葛北伐期間,蜀國的經濟發展甚至要快過魏國
第三,蜀漢的人才庫儲備越來越少,蜀漢剛建立時,真的是人才濟濟,但是這些人才是劉備在流浪期間網羅天下才挖掘出這麼點人才,這些人才是全國各地的,不是益州一個州能補充過來的,隨著這批人才的老去和死去,蜀國的人才庫只會越來越空缺,所以趁這些人才還健在,諸葛亮只能儘快北伐!
第四,諸葛亮知道北伐並非一蹴而就的,只能透過契而不捨連年征戰來尋找一絲機會,實際上諸葛亮還是有機會的,只不過因為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對手的策略正確,以及豬隊友的拖累,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第五,透過北伐來轉移矛盾,意思是透過北伐來緩和國內各階級各派別之間的矛盾,這個觀點是易中天提出來的,其實我也不是特別認同,但似乎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怎麼說呢,北伐既能緩和一部分矛盾,但同時也能增加一部分矛盾,例如費禕和姜維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北伐而起的!這個觀點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總體上說,諸葛亮的北伐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說嚴重點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是認為諸葛亮北伐是正確的,當然這也建立在諸葛亮有逆天的政治才能以及優秀的軍事才能基礎上,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使其能在連年征戰的時候,仍然能保持蜀國經濟人口的緩慢發展,而他的軍事才能也讓其即使在北伐不利的情況下仍然能全身而退,不給蜀漢造成嚴重損失,這些都是諸葛亮北伐的資本
回覆列表
“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這迫使諸葛亮明知敵強我弱,都必須要不斷北伐。
蜀漢以漢室自居,以此向百姓昭示:自己雖偏安西南一隅,但仍是正統,反而是佔據中原、坐擁兩京的曹魏才是“反賊”。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讓蜀漢休養生息,心安理得的偏安西南,這不是預設曹魏的合法性嗎?不就是在自打嘴巴嗎?如此一來,“漢室”的政治旗號也就沒有說服力了,蜀漢也徹底的淪為一個割據政權。
所以,基於這個政治口號,諸葛亮必須不斷作出北伐的姿態,在政治上將曹魏視為“竊漢之賊”。這樣才能讓蜀地百姓團結一致,共同擁護漢室。
其次,就是要疲敵!
這點很重要,自東漢末年以來,原本繁華的中原才是受破壞最嚴重的地區。正如曹操所言:“生民百無一”,這便是各方諸侯輪番逐鹿,征戰數年後的慘狀。因此,曹魏統治區內的社會生產所遭受的破壞,要遠甚於蜀地,曹魏比蜀漢更希望休養生息!
基於這個,諸葛亮不能給機會曹魏休養生息,而是應該採取更為積極的對外戰略。不停大張旗鼓的發動北伐,同時積極與東吳配合,甚至連結北方的遊牧實力,不斷在曹魏四周製造戰端,以干擾曹魏的發展,達到疲魏的目的。
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現,在以蜀地為統治中心的幾個偏安政權之中(除古蜀國之外),蜀漢是國祚最長的。這就很好的詮釋了“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個道理了。
最後,就是諸葛亮的個人抱負的問題了。“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要:“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以報劉備的知遇之恩。
因此,個人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既是一個政治姿態和舉動,也是他自身的個人抱負,更是一種有效的疲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