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二次元小泱

    不要太深,1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

    生薑根系不發達,入土淺,

    主要分佈在30釐米左右的範圍內。

  • 2 # 努力就好

    生薑為姜科屬中形成地下肉質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國多為一年生蔬菜栽培,大姜為無性繁殖蔬菜,很少開花,其產品為地下莖,不是根,是根狀莖,也就是我們常食用的大姜塊。

    大姜的栽培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其實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採用不同的栽培方法,對大姜的產量,品質和效益有很大的差別,要想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必須掌握科學合理的大姜栽培方式,做好各個關健技術環節,為實現高產高效奠定基礎。

    大姜的栽培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開溝栽培,撬窩栽培和挖窩栽培。撬窩和挖窩栽培大姜,在南方地區使用的較多,而在北方姜區,主要是採用的開溝栽培大姜。

    一,開溝栽培大姜

    開溝栽培大姜,是一種以生為菜用嫩姜為目的的軟化栽培方式,所謂軟化栽培,就是採用開溝播種大姜,然後在不同的生長期,採用分次培土等技術手段,人為的促使大姜地下莖變長,變嫩脆的栽培方式。

    開溝栽培大姜,是採用範圍最廣,歷史最悠久的大姜栽培方式。由於大姜的根系不發達,如果任其自然生長而不為其創造疏鬆,溼潤,黑暗的土壤環境條件,那麼大姜的地下根莖就不容易甚至不能形成修長的嫩脆的外觀和內在品質。

    開溝栽培大姜的目的,就是為大姜地下根莖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不僅可以改善大姜的外形和品質,而且也是有效的增產措施。

    二,開溝的深度和溝距

    開溝栽培大姜,開溝的溝距一般為50–60釐米,溝寬25釐米左右,埂地寬為30–35釐米,溝深為20釐米左右,播種大姜的株距為18–22釐米。

    你也可以將溝底加寬,進行雙行密植大姜。為方便澆水,溝不宜太長,最好不要超過50米,如果地塊太長,則宜開腰溝種植大姜。

    南方地區由於雨水較多,一般多采用高畦栽培大姜的方法,以便於防澇。具體做法是,做畦寬1.2米,畦間溝寬30釐米,深20釐米左右的高畦,種3行大姜,有的地方則採用3–4米的高畦,在畦面上橫向按35–40釐米的行距,開深13釐米左右的溝栽培大姜。

    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方,由於夏季多雨,宜作高畦栽培。畦呈南北走向,畦長不超過15米,如果地塊較長,則要在田中開腰溝栽培大姜。一般做成畦寬1.2米左右,畦溝寬35釐米,深15釐米,在畦上按行距50釐米左右,溝深10–13釐米開東西向的種植溝栽培大姜。

    總之,開溝栽培大姜,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開溝深度和寬度。但開溝栽培大姜,出苗後要培土2–3次,最後將姜溝成為姜壟,原來的姜埂變為姜溝。人工開溝勞動力強度大,開溝的質量差,現在基本上都是採用機械開溝的方式。機械開溝栽培大姜,速度快,效果好,現已普遍採用,又可進行培土,效果真的很好。

  • 3 # 海德龍農業服務

    北方清明前後是大姜種植高峰期,濰坊昌邑一直是大姜種植模範地區,講一下昌邑大姜開溝的準備工作吧。

    種姜按照步驟走

    選好姜地整地後第一步:壓地。主要目的讓表層土壤更結實,為打姜溝做準備。

    第二步:潑地。溼潤表層土壤,利於打姜溝不滑土。

    第三步:打姜溝。根據自己的要求安排挑溝的深淺,昌邑大部分姜農開姜溝,溝深一般在27~30公分,溝寬15公分左右。

    同時,姜壟開溝要考慮的是合理密植的問題。據調查,目前昌邑地區姜溝距離大多在65cm左右。

    建議土壤肥力高,肥水條件好的地塊,且種姜塊在60~80g之間,行株距為0.65×0.2m,即畝植5000株左右;土壤肥力和肥水條件中等的地塊,種姜塊在50g左右,行株距為0.6×0.18m,即畝植6000株左右。

    開溝

    第四步:撒肥。撒施肥料一定要記住一點“肥料入土需調勻”。肥料與土混合均勻更安全!

    撒施底肥、與土調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春天動物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