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科學重口味

    相信有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擔心,如果有個艾滋病在身邊,蚊子咬過他之後,再來咬我,艾滋病是透過血液,我豈不是要被感染艾滋病嗎?

    在網上搜東西的時候,還有這樣的搞笑問題:

    沒錯,蚊蟲的叮咬的確會傳播疾病,甚至蚊子是傳播腦炎、瘧疾、登革熱的絕對主力軍。但艾滋病毒會不會也像瘧疾一樣,透過蚊子的“嘴巴”來傳播呢?

    蚊蟲傳播疾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機械性傳播,一種是生物性傳播。

    艾滋病毒

    機械性,形象點說,就是蚊子叮咬後,口器內殘留著血液,然後再次叮咬之後,這些血液就會進入第二個被咬的人,從而傳播艾滋病。

    可行嗎?

    蚊子咬人後口器裡的確會殘留血液,但大約只有0.00004毫升,要知道人要感染艾滋病是需要一定的血量下限的。即便按照最低下限來看,蚊子要在患者和你之間來回3000回,叮咬6000口,才能把病毒成功搬到你血液裡,這可能嗎?

    另一種傳播方式是生物性傳播,即,病毒會在蚊子的體內或體表繁殖,然後在第二次叮咬後將疾病傳播出去。

    艾滋能透過這種方式傳播嗎?

    艾滋病毒在離開血液在空氣中沒有繁殖能力,而且很快就會死亡。吸完血的蚊子在很長時間內不會再咬人,被它吸入體內的血液也會被蚊子消化掉。

    所以,透過生物性傳播途徑傳播艾滋病毒,也是不現實的。

  • 2 # 精神科專家梅醫生

    有一種症狀叫“艾滋病恐懼症”,顧名思義,就是對艾滋病有一種強烈的恐懼感,疑神疑鬼的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是覺得艾滋病的傳染性很強,於是就有焦慮、抑鬱、強迫、疑病等心理障礙。

    如果蚊子能傳染艾滋病,我們人類大概早就被這種病毒打敗了。雖然目前艾滋病治療還沒有被攻克,但是它的傳播性如果靠蚊子就能傳播,那麼人類大概已經滅種了,甚至其他物種也一樣。要知道最初的艾滋病病毒可不是在人類身上發現的。

    公認的艾滋病傳播途徑就三個: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與蚊子能搭上邊,也就是血液。作為一種病毒,它必須有一個宿主,一旦失去這處環境,很快就死亡。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於宿主血液、精液、子宮、陰道分泌物、乳汁中。

    艾滋病病毒的傳播,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在傳播物質裡的擁有“病毒濃度值”,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數值,談不上有傳播性了。

    眾所周知,蚊子才多大的體積,就算體內吸飽了人類的血液,也是極少的血量,具體的數值就不多說了。如果靠一隻蚊子反覆叮咬傳播艾滋病,大概人類沒感染上,它已經被血液撐死了。

    除了吸毒,性傳播是目前全球艾滋病傳播最廣泛的一種方法。想要預防艾滋病,還是潔身自好,避免高危性行為,多使用安全套。

    最後多說一點,蚊子不能傳播艾滋病這個你已經清楚,那麼舉一反三一下,社會上經常傳播,是因為艾滋病人報復社會,被其用針扎一下就會得艾滋病是否成立?

  • 3 # 農野山夫

    那麼對於蚊子叮咬後會不會感染艾滋病這個問題,可以從艾滋病病毒的特徵、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科學的實驗結果得出主要證明:一是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弱,離開人體後不易生存,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二是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子體內繁殖生存,艾滋病毒離開人體後環境發生了改變,首先是環境溫度發生變化,其次是在蚊子體內的環境不適合艾滋病病毒的生存,蚊子體內的組織成分部分以及特殊的消化功能使病毒不能長久存活。

    蚊子一般叮咬人後,已吸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吸取的血液,在這段時間上已經足夠讓艾滋病病毒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同時,蚊子叮咬的口器非常小,其能攜帶的病毒量非常小。人體感染艾滋病需要一定的條件,就是滿足足夠的病毒量才能衝破人體的防禦線,而蚊子吸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後,已經經過一段時間消化,並且其口器上的病毒也不足以衝破人體的防禦線。因此蚊子叮咬並不能讓正常人感染艾滋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權健這次是因為什麼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