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房創投
-
2 # 數碼小韭菜
銀行這個名字的由來說來話長。
在中國古代,一直都有類似銀行的機構。在宋朝時稱“交子商鋪”,到了明朝,則改稱為“錢莊”、“銀號”。到了民國時期改元廢兩,法定貨幣叫做“銀元”。
隨著與國外的通商,“BANK”這個英文單詞傳入中國。中國翻譯家鄺其照在1868年編寫了一本<字典整合>,將"BANK翻譯成“銀行”"。“銀”是中國古代最常用貨幣,“行”意為商行。這也算是神來之筆了。
中國最早的銀行是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創辦的“中國通商銀行”。後來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下來。
-
3 # 李建秋的世界
因為很簡單啊:中國古代是以銀為本位的。
銀本位這種制度也不是僅僅只有中國有,拜占庭當年也是銀本位制度,而黃金成為貨幣標準實際上是在拿破崙戰爭之後,以英國為首的國家所確定的,當時中美洲和南美洲發生革命,導致銀供應不足,金本位才逐漸取代銀本位的。
銀子在中國充當貨幣實際上是在宋朝,在宋朝之前,民眾日常交易實際上是用銅錢,而不是銀錠,從宋朝開始起發行銀票,可以在錢莊兌換成銀子,而所謂的“官銀元寶”實際上是在元朝以後才有的,“元寶”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元朝的寶貝,所以叫元寶,而不叫什麼唐寶宋寶。
然而從明朝末期到整個清朝,中國金融出現一定問題,問題的核心就在於當年的西班牙人跑到南美開採了大量的銀礦,銀子一下子貶值了,當年墨西哥地區盛產所謂的“鷹洋”,一隻老鷹在銀元中間,長成這個樣子
由於中南美的銀礦大量開採,鷹洋在當地可能只能換幾個玉米棒子,但是在中國卻能換取大量的絲綢,陶瓷等等貴重物品,大量的鷹洋湧入中國導致中國的通貨膨脹急劇增加,而當時中國還沒有學會如何制定貨幣政策,只能搞禁海政策。
民國成立初期,還發行過一段時間的銀元,例如說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時期,這種銀元發行量極大,一般俗稱為“袁大頭”,因為上面印著一個袁世凱的頭像,但是在後來的1934年,美國通過了白銀收購法案,導致銀價激增,1935年中國四大銀行頒佈法律通告,放棄銀本位,同年香港也放棄銀本位,大陸和香港是世界上最後放棄銀本位的地區,此時才真正確立了金本位的制度。
儘管金本位確立了,但是由於長達千年的印象,我們視銀子還是一種“貨幣”的概念,這就是“銀行”的由來。
-
4 # 使用者96454981106
“銀行”一詞始於義大利文Banca,原意是商業交易所用的桌椅。英語轉化為Bank,原意為存錢的櫃子。在中國歷史上曾以白銀為主要的貨幣材料,經商的店鋪稱為“行”,故譯為“銀行”。在中國古代,白銀是中國主要的貨幣,而黃金既貴重又稀少,主要用於製造裝飾品和作為財富收藏,很少進入流通領域。
-
5 # 溫有道
哈哈,這個問題倒是有趣。為什麼叫銀行不叫“金行”或者“錢行”?
其實也很簡單,古代中國雖然金子是最貴重,但是在流通中的貨幣主要是銀子和銅錢,經營貨幣的就叫錢莊、銀號,錢莊和銀號等經營貨幣業務的商行,經過多年的發展,到了清代末期,中國有了一家取名銀行的第一家銀行,叫做中國通商銀行,取名的原則應該就是出自這裡,“銀”字成了貨幣的代詞,而“行”來自商行。
這道理就像我們常常出門旅行時住在酒店或者飯店一樣,不是專門買酒的卻取名酒店,不是專門賣飯的卻取名飯店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有了第一家,大家便約定俗成,照樣取名字就是了。
回覆列表
其實裡面有幾個重要因素。
一,中國自古以來都沒有確立金本位的貨幣體系,金古代一般不作為硬通貨使用,而是器具,重要的祭祀和陪葬品。
二,金與銅都作為貨幣,但受限技術和條件,開採量與鑄造量很低,且中國自古缺金和銅,難以滿足社會需要,逐漸被取代。
三,比較穩定的三金屬元素中,就銀量大且儲存時間也長,不易生產,可以作為本位貨幣,然後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才用作銀行。近代國際確立了金本位之後,才以黃金作為國家儲備,來衡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