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白裡厝

    在中式古居里不可或缺之一,應該有個菖蒲,我們喜歡的山村裡就有菖蒲。菖蒲如梅蘭竹菊四君子一樣,一直是文人騷客的摯愛。一撮碧青,佛手陣香。

    這是院子裡大魚缸裡盛開的蓮花,炎炎夏日時盛開,宛若甘泉,能把人的內心解渴一般。

    附石菖蒲養在魚缸裡,灑上若干水瓢浮游植物,夕陽採映紅,綠意似文劍。

    這是有次摩旅從浙江回來福州,經過寧德福安,走的是國道,途經廉村。在人家後院小門縫隙裡拍的。昂昂碧火小徑,讓我下定決心,找個鄉村偏僻地方寥過後半生,也可以做做民宿之類的。

    曾經上班的地方也擺上附石菖蒲,單株的把它放進破損的紫砂壺裡,別有一番意境。

  • 2 # 西安晚報

    離離塘中蒲

      故鄉有許多池塘,池塘裡擠滿了遮天蔽日的蒲草。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枝頭吐綠的時候,蒲草塘就從冬眠中迅速醒來,欣欣然吐出齊刷刷的蒲草葉,蛙聲如潮,經日不絕。這時節,我會到塘邊去搜尋,仔細檢視每一株蒲草的根部,尋找各種各樣的鳥蛋——鳥們把自己的巢都絮在了蒲草塘中。收穫不小,有吃有玩。

      夏天到了,蒲草開始抽穗揚花。鮮嫩的“蒲黃”(蒲草的果實)清新爽口,吃起來綿軟、香甜。每每這個時節,塘內便迴盪著孩子們興奮的呼喊:“我這裡好多喲!”“我這邊也有啊!”成捆的“蒲黃”被孩子們採回家,一家人可以吃上三兩天。吃剩下的曬成“蒲棒”,可作“蚊香”,也可充作枕芯,有療椎、助眠的作用。

      蒲草塘內水族興旺,有黑魚、鯽魚、鰱魚、草魚、泥鰍等等。因此,七八月間,蒲草塘內外人影不斷:大人孩子深入塘中,在密不透風的蒲草間置寬寬窄窄的“掛子”,安大大小小的“卡子”(注:“掛子”“卡子”均為漁具),還有的站在淺水區用“扳網”扳魚。赤手空拳的孩子們則趁下塘撈菱角的時機,將一片水窪趟渾,以期來個“渾水摸魚”,塘裡塘外洋溢著快活、喜悅的氣息。

      秋天在塘裡釣泥鰍是件有趣的事。手持專用釣鉤(一把裝在長竹竿上、形如鐮刀但尖端彎成U形的鐵質專用撓鉤)下到水中,沿塘邊慢慢繞行,一旦探察到泥鰍洞,就將穿有蚯蚓或豬肝的釣鉤伸入洞裡,待泥鰍咬鉤後,迅速將其釣出來。這是白天的釣法,我們還發明瞭一種頗為有效的夜釣方法:釣線的一端穿上一枚筆直的納鞋底的針,順勢將釣線在針的中間部位繫住,這樣就輕易地形成了一個直針倒鉤,粗大的蚯蚓可由針屁股往針尖穿,釣線的另一端系在一根短竹棒上。黃昏時分,將幾十支這樣的針鉤插在蒲草塘的四周。天一黑,泥鰍出來覓食,遇到粗大的蚯蚓,便會猛吞下去,結果被蚯蚓肚裡的大針死死插住,無法掙脫。這時,只需用手電筒一照,就可以“探囊取鰍”了。收一圈之後,再重新安好針鉤,然後到岸上攏火烤泥鰍。在縷縷的肉香中,邊吃邊休息。次日天色微明,再下塘收鉤。往往一夜之間就能釣到10多斤的泥鰍。回家時,揹簍裡裝著手指粗的泥鰍,真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呢!

      冬天,塘內一片潔白。漢子們踏著皚皚白雪下塘割蒲草,做“塔塔米”(一種床墊)、苫棚;或者鑿開冰眼,冬捕。這時,男女老少齊聚冰面看熱鬧,“出魚嘍”“上鉤啦”……興奮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南北響應;冰面上,一尾尾健碩的凍得硬梆梆的鯉魚、鯽魚、鯰魚被擺成了整齊的“魚陣”,而揹簍內活蹦亂跳的魚蝦則引出人們一串串開心的笑聲!那笑聲,震落了北方漢子眉毛上的霜花和鬍子上的冰溜子……

      “離離水上蒲,結水散為珠,間廁秋菡萏,出入春鳧雛,初萌實雕俎,暮蕊雜椒塗……”吟詠著這樣的詩句,我離開了故鄉的蒲草塘。在異鄉謀生的歲月裡,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的蒲草塘,樸實無華的它固然比不上西湖,更無法企及桂漓,但它卻承載了我童年諸多的樂趣。她敞開胸襟,在繁衍中領悟自豪,在奉獻中體味快樂!這是一種胸懷與品質,更是一種安然與超脫!

    □作者 錢國宏

  • 3 # 留白裡厝

    在中式古居里不可或缺之一,應該有個菖蒲,我們喜歡的山村裡就有菖蒲。菖蒲如梅蘭竹菊四君子一樣,一直是文人騷客的摯愛。一撮碧青,佛手陣香。

    這是院子裡大魚缸裡盛開的蓮花,炎炎夏日時盛開,宛若甘泉,能把人的內心解渴一般。

    附石菖蒲養在魚缸裡,灑上若干水瓢浮游植物,夕陽採映紅,綠意似文劍。

    這是有次摩旅從浙江回來福州,經過寧德福安,走的是國道,途經廉村。在人家後院小門縫隙裡拍的。昂昂碧火小徑,讓我下定決心,找個鄉村偏僻地方寥過後半生,也可以做做民宿之類的。

    曾經上班的地方也擺上附石菖蒲,單株的把它放進破損的紫砂壺裡,別有一番意境。

  • 4 # 西安晚報

    離離塘中蒲

      故鄉有許多池塘,池塘裡擠滿了遮天蔽日的蒲草。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枝頭吐綠的時候,蒲草塘就從冬眠中迅速醒來,欣欣然吐出齊刷刷的蒲草葉,蛙聲如潮,經日不絕。這時節,我會到塘邊去搜尋,仔細檢視每一株蒲草的根部,尋找各種各樣的鳥蛋——鳥們把自己的巢都絮在了蒲草塘中。收穫不小,有吃有玩。

      夏天到了,蒲草開始抽穗揚花。鮮嫩的“蒲黃”(蒲草的果實)清新爽口,吃起來綿軟、香甜。每每這個時節,塘內便迴盪著孩子們興奮的呼喊:“我這裡好多喲!”“我這邊也有啊!”成捆的“蒲黃”被孩子們採回家,一家人可以吃上三兩天。吃剩下的曬成“蒲棒”,可作“蚊香”,也可充作枕芯,有療椎、助眠的作用。

      蒲草塘內水族興旺,有黑魚、鯽魚、鰱魚、草魚、泥鰍等等。因此,七八月間,蒲草塘內外人影不斷:大人孩子深入塘中,在密不透風的蒲草間置寬寬窄窄的“掛子”,安大大小小的“卡子”(注:“掛子”“卡子”均為漁具),還有的站在淺水區用“扳網”扳魚。赤手空拳的孩子們則趁下塘撈菱角的時機,將一片水窪趟渾,以期來個“渾水摸魚”,塘裡塘外洋溢著快活、喜悅的氣息。

      秋天在塘裡釣泥鰍是件有趣的事。手持專用釣鉤(一把裝在長竹竿上、形如鐮刀但尖端彎成U形的鐵質專用撓鉤)下到水中,沿塘邊慢慢繞行,一旦探察到泥鰍洞,就將穿有蚯蚓或豬肝的釣鉤伸入洞裡,待泥鰍咬鉤後,迅速將其釣出來。這是白天的釣法,我們還發明瞭一種頗為有效的夜釣方法:釣線的一端穿上一枚筆直的納鞋底的針,順勢將釣線在針的中間部位繫住,這樣就輕易地形成了一個直針倒鉤,粗大的蚯蚓可由針屁股往針尖穿,釣線的另一端系在一根短竹棒上。黃昏時分,將幾十支這樣的針鉤插在蒲草塘的四周。天一黑,泥鰍出來覓食,遇到粗大的蚯蚓,便會猛吞下去,結果被蚯蚓肚裡的大針死死插住,無法掙脫。這時,只需用手電筒一照,就可以“探囊取鰍”了。收一圈之後,再重新安好針鉤,然後到岸上攏火烤泥鰍。在縷縷的肉香中,邊吃邊休息。次日天色微明,再下塘收鉤。往往一夜之間就能釣到10多斤的泥鰍。回家時,揹簍裡裝著手指粗的泥鰍,真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呢!

      冬天,塘內一片潔白。漢子們踏著皚皚白雪下塘割蒲草,做“塔塔米”(一種床墊)、苫棚;或者鑿開冰眼,冬捕。這時,男女老少齊聚冰面看熱鬧,“出魚嘍”“上鉤啦”……興奮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南北響應;冰面上,一尾尾健碩的凍得硬梆梆的鯉魚、鯽魚、鯰魚被擺成了整齊的“魚陣”,而揹簍內活蹦亂跳的魚蝦則引出人們一串串開心的笑聲!那笑聲,震落了北方漢子眉毛上的霜花和鬍子上的冰溜子……

      “離離水上蒲,結水散為珠,間廁秋菡萏,出入春鳧雛,初萌實雕俎,暮蕊雜椒塗……”吟詠著這樣的詩句,我離開了故鄉的蒲草塘。在異鄉謀生的歲月裡,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的蒲草塘,樸實無華的它固然比不上西湖,更無法企及桂漓,但它卻承載了我童年諸多的樂趣。她敞開胸襟,在繁衍中領悟自豪,在奉獻中體味快樂!這是一種胸懷與品質,更是一種安然與超脫!

    □作者 錢國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安利一下韓國男團seventee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