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日冕層位於太陽的最外層,溫度可以達到100萬℃,但那只是少許帶電粒子輻射的能量,整體上太陽外表面輻射能量卻並沒有那麼強烈,使溫度在6000℃左右。

    日冕層是太陽的最外層結構,是由太陽噴射的高能帶電粒子和電子組成,是形成太陽風的主要部分,平均溫度6000℃左右;向內一層是色球層,磁場強烈,也因為磁場的不均衡,太陽耀斑發生於這一層,耀斑是太陽劇烈釋放能量的一種現象,將區域性瞬間快速加熱,因此這一層溫度從4-5000℃到幾萬℃;

    再向內一層是光球層,表面佈滿米粒組織,太陽黑子產生於這一層,太陽黑子是磁場聚集的地方,黑子出現時溫度會從6000℃降低到4000℃左右;最內層是日核,是太陽進行核聚變的區域,溫度可達1500萬℃。

    從光球層到色球層再到日冕層,溫度是先降後升的趨勢,在光球和色球層交界處溫度可達6000℃,隨後溫度降低到4、5000℃,到了日冕層溫度卻又逆升,對這種現象科學家仍沒有完全解釋清楚,但根據日冕層輻射的X射線,科學家們發現,日冕層的高溫是由一些高能粒子產生,並且因為這些高能粒子比較分散,太陽表面單位面積輻射的能量卻不會很高。

  • 2 # 火星一號

    太陽表面的溫度一般只有5500攝氏度,而在太陽表面上方的大氣層的最外層——日冕(厚度數百萬千米),那裡的溫度卻高達100萬度以上。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迄今為止,關於日冕加熱的理論有很多,其中有兩個理論被認為最有可能,它們分別是波動加熱和奈米耀斑(或者叫磁重聯)理論。以奈米耀斑理論為例,從NASA的EUNIS任務收集到的資料表明,太陽大氣層底部的小規模耀斑爆發會把帶電粒子高速噴射到日冕中,從而使日冕的溫度急劇升高到上百萬度。

    由於溫度是用於度量粒子的熱運動劇烈程度,日冕中的高能帶電粒子擁有接近光速的速度,所以日冕的溫度極高。但日冕中的粒子密度極低,那裡所能傳輸的熱量其實十分有限。正因為如此,NASA才有可能把帕克太陽探測器送入高溫的日冕中,探測器在那裡最高只會被加熱到1400度。

  • 3 # 艾伯史密斯

    答:日冕層的溫度高達150~200萬度,比太陽表面的5500℃高出了幾百倍,至於其中的機制,目前科學界還沒有定論,稱之為“日冕加熱問題”。

    對於太陽的結構,我們平常描繪的太陽,是太陽色球層的邊界;在色球層之上,還存在日冕層,日冕層需要在日全食時,或者利用日冕儀才能看到。

    日冕層的厚度有幾個太陽半徑,其中內冕層延伸到2.3倍太陽半徑,大於2.3倍太陽半徑的日冕層稱之為外冕;日冕層的溫度高達150~200萬度,粒子密度約10^15每立方米。

    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太陽表面(色球層邊界)溫度才5500℃,但是更遠處的日冕層溫度卻高達100多萬度,這明顯違背熱力學定律,那麼一定存在一種非熱力學機制,來給日冕層加熱。

    可惜,其中的機制,目前沒有合理的解釋,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稱之為“日冕加熱問題”。

    針對日冕加熱問題,科學家提出過很多假說,比如:

    (1)微型熱爆加熱:日冕由纖耀斑形成的脈衝式核爆提供能量加熱;

    (2)光球層非輻射加熱:光球層透過某種未知機制,比如磁場等方式,對日冕層進行加熱;

    ……

    等等

    雖然科學家提出很多猜想,但是目前為止,都沒有讓人信服的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日冕層粒子密度約10^15每立方米,這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值,要知道地球表面空氣的粒子密度為10^25每立方米。

    所以日冕層的溫度很高,本質上是日冕層粒子無規則運動速度很快,但是粒子密度非常低,導致單位體積內日冕層物質的總內能並不會太高。

  • 4 # 等待處物件

    太陽應該是一個化學元素的球體,內部有可能是負溫度,表面的燃燒,也只能起到融化分解元素的基本溫度,燃燒後的熱氣,不能透過真空的宇宙散熱,所以,日暈比較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醉蝶花該如何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