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壯族民間傳統節日很多,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清明上墳、七月十五中元鬼節、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餈粑。除夕這天,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起,煮出初一全天吃的米飯,叫“壓年飯”,這是預祝來年五穀豐登的意思。除夕晚,在豐盛的菜餚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梳洗打扮,迎接新春的開始。居住在山區的壯族人民,還有個汲新水的習俗:春節那天,婦女們穿著新衣新鞋,魚貫地來到河邊水渠,挑新水回家。她們邊走邊拖著象徵牛、馬、豬、羊、狗、貓的石頭,口裡還模仿著六畜的叫聲,祝福來年“六畜興旺”。汲回來的新水,加紅糖、竹葉、蔥花、生薑煮沸後,全家和客人都要喝。據說,喝了這象徵吉祥的新水,來年人們會更加聰明伶俐。“汲新水”習俗表達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渴望。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餈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春節期間,壯族人民還開展賽歌、跳舞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舂堂舞是壯族人民在春節期間用來慶賀新年,預祝豐收的舞蹈。他們認為跳了舂堂舞,來年糧食堆滿倉,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樂添豐”的俗諺。跳舂堂舞時,要一面唱一面舞,若干名婦女每人揹著一條舂米之杵,撞打在長形木樁上,還用竹筒配打成節奏,初名“谷榔”,壯語“谷”是“做”之意,“榔”為舂米槽。後來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動,改用扁擔來打,乃易名“打虜烈”,“虜烈”為打扁擔之聲。舞者各執扁擔,圍繞木槽,上下左右,邊唱邊打。舂堂舞舞步雄健、活潑、場面熱烈,歡快,體現了壯族人民勤勞勇敢,樂觀豪邁的性格。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 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三月三:在壯族民間向有“百花幽香在三月,三月壯鄉情滿歌”,又叫“三月節”、“花街節”、“風流街”等,是壯族的情人節。“風流街”據說是過去壯族青年為衝破婚姻包辦枷鎖,爭取自由戀愛,自由擇偶而興起的習俗,是壯族青年節,是情與歌的節日。人說:走進花街節,心都醉了!不等太陽出山,“勒少”(小姑娘)、“勒冒”(小夥子)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姑娘身著各色各樣盛裝,打扮得花枝招展;小夥子一身穿戴,更顯得英雄瀟灑。她們或肩挎彩包,或身背笆籮,手挽提兜,都帶著自由最滿意的禮物,懷著喜悅心情,在花街上實現自由的願望。“勒冒”想得到意中人的毛邊鞋,花鞋墊,錦繡包作留念,便立下山盟海誓;“勒少”也盼望有痴情朗送銀鏈、項圈、手鐲、頭帕、手巾為定情物,並許下終身白頭願,故又稱“壯族情人節"。 隴端節:流行於富寧壯族民間的節日,農曆一至四月間,隴端節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民間傳說隴端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對壯族英雄儂智高的紀念活動。節日期間,人們盛裝歌舞,熱鬧非凡,一臺臺壯戲連日連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戲,夜裡演文戲,俗話說:無戲不隴端。除了看戲對歌,年輕人在節日裡異常活躍,他們透過對歌跳舞互相認識,加深情誼,並根據才貌人品等的比試,推薦本年度最佳“風流人”,所以,隴端節又被稱為“趕風流歌會”。

  • 2 # 使用者3916807372217

    壯族人民向來以能歌善舞而著稱。

    以廣西地區的壯族為著,其中又以南寧市武鳴區的壯族聞名天下。

    2016年5月27日,“武鳴縣”正式更名“武鳴區”,正式劃入南寧市區範圍,把“武鳴·壯鄉”帶入了另一番境界。

    每一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一年一度的傳統歌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迪惠爾的那個面膜真的好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