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巧林說育兒
-
2 # 易聲聽力姜老師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發生率為1‰~3‰。在經過重症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中,聽力障礙發生率高達22.5%。據統計,中國7歲以下的耳聾孩子有80萬,而且每年還在以三萬人的速度增加。透過聽力篩查可以對新生兒聽力障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極大限度減少因聽力問題造成的殘疾。
新生兒聽力篩查需要做哪些流程?
新生兒做的聽力檢查叫初篩,只做耳聲發射,可以出生後48小時內測試。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
篩查方法:新生兒聽力檢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腦幹誘發電位 (ABR) ,另一種是耳聲發射 (OAE) 。兩種方法都可靠,而且沒有損傷性,也不需要新生兒作出任何反應。使用哪種方法篩查主要取決於篩查專案中選取哪種儀器以及篩查人員的技能。
什麼是耳聲發射(OAE)測試?
耳聲發射是一項無創傷性技術,操作簡便,測試兩耳僅需要10分鐘。耳聲發射是通常聲波傳入內耳的逆過程,即產生於耳蝸的聲能經中耳結構再穿過鼓膜,進入耳蝸的外毛細胞,然後由外毛細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記錄得到。耳聲發射與內耳功能密切相關,任何損害耳蝸外毛細胞功能的因素使聽力損害超過40dBHL時,都能導致耳聲發射明顯減弱或消失。將帶有一個麥克風和一個傳聲器的探測管放置到新生兒的耳朵裡,新生兒保持安靜狀態,由探測管發出刺激聲,這一聲音透過聽神經傳到大腦,然後會有第二個聲音返回外耳道而不傳向大腦,這個“副產品”就是耳聲發射,由麥克風記錄並在電腦螢幕上顯示出來。測聽者可以判斷哪個強度的聲音可以引出聲反射。如果給臨界言語理解聲訊號能夠引出聲反射,那麼這個新生兒“透過”了這項篩查。
如果初篩透過就不用下面的檢查,如果沒過會在42天再次複查,還沒透過的話依次在三個月、六個月時再次複查。對於聽篩沒過的孩子,醫院會做聲導抗、ABR、CT等專案,具體要看孩子的特殊情況來確定。
什麼是腦幹誘發電位( ABR )測試?
聲音傳輸的過程是電脈衝透過聽神經從我們的耳朵傳到腦幹,腦幹是低位中樞。腦幹誘發電位是一種記錄腦幹對聲刺激反應的生物測量法,它檢測的是從外耳到腦幹整體的功能。測試時將四到五個電極放置在新生兒的頭部,然後有一系列刺激聲透過小耳機傳入新生兒的耳朵。聽神經受到刺激後,將聲刺激傳入到大腦,這種由神經產生的電活動可以被電極記錄下來並且在電腦螢幕上上以波的形式表示出來。測聽者給予各個測試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以確定新生兒能聽到的最輕的聲音強度。在篩查中,只選擇一種聲音作為測試聲,我們稱作“短聲”,短音是能夠同時測定更多聽覺器官的多種聲音的組合。通常,我們給一個強的音和一個短的音,如果正常的反應波被記錄到了,則說明這個新生兒“透過”了篩查。
聽力障礙高危因素
1.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48小時及以上者;
2. 早產(小於26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
3.高膽紅素血癥;
4.有感音神經性和( 或)傳導性聽力損失相關綜合徵的症狀或體徵者;
5.有兒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家族史者;
6.顱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顎裂等;
7.孕母宮內感染,如鉅細胞病毒、皰疹、毒漿體原蟲病等。
8.母親孕期曾使用過耳毒性藥物;
9.出生時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機械通氣5天以上;
11.細菌性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