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維館
-
2 # 恬然滋味
我來給唐高祖李淵正名。讓大家知道李淵做了唐高祖是實至名歸。人家是當得起的。 第一,李淵身世煊赫。李氏是關隴大族之一,根深葉茂。李淵和楊氏隋煬帝廣那是表兄弟。唐朝可是高祖以外另有太祖的喲,李虎也是能征慣戰的大將軍。象劉邦朱元璋只能太祖高祖一肩挑。李氏一門人才輩出。同宗不說,僅李淵有建成世民元吉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嫁給柴紹,建立一隻娘子軍。都是人傑。有李淵接替楊廣,你是不是感覺貴族們大吵一架後推出了新的利益代言人? 第二,李淵很優秀。老謀深算,善於掌控時機。前期隱忍,因為楊廣猜忌。甚至送寶馬討好楊廣。天下人都反對楊廣,十八路煙塵滾滾,李淵還表忠心守邊呢。當然,秘密和突厥勾結,起事時直接借兵。兒子們都按捺不住了,據說李世民逼迫李淵造反,輪番催促應該是有的。可是幹早了還真不行。楊廣有實力有影響。豪門貴族的支援還是要爭取的。等到楊廣下江南,被一大群平民造反者圍困住了。李淵開始雷動。一面批評隋煬帝,一邊速速發兵搶國都。國都到手,馬上請楊廣退休,立他的孫子。多漂亮,都是為隋為天下的名義,完全是個大法官。等到楊廣一被叛軍所殺,馬上廢了孫子,自己幹皇帝。行雲流水是不是?剩下的就是剿叛了。這個主要是李世民的功勞。能打。打的興起,一路打上“凌霄殿”,把皇帝位也拿下了。李淵最終平靜的敗給了李世民。輸給兒子太正常了。 這個兒子太優秀。一路做到天可汗!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就覺李淵能當上皇帝都是李世民的功勞。
實際上,並非如此。
可以說,如果沒有李淵的默許,李世民在前期也不會獲取那等威望。不過李淵真的小看了權力對人心的侵蝕,也就最終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首先說說李淵集團創造了哪些成就。
李淵是歷史上最快統一全國的人,也是歷史上最快稱帝的人物。
歷代朝代更迭,都是以弱勝強,這是無疑問的,當然,隋朝方面在細節上有些出入。
隋室二世而亡,實在是楊廣其人實在太過荒唐,隋朝雖倒,不過是體制的彈性被拉斷。不過也正因如此,謀奪其天下的人省力了很多,借隋朝的殘餘力量來謀奪隋室的天下,聽起來很是諷刺,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李淵是一個,薛舉、王世充也算得上。
《舊唐書》記載:“有隋季年,皇圖板蕩,荒主燀燎原之焰,群盜發逐鹿之機,殄暴無厭,橫流靡救。高祖審獨夫之運去,知新主之勃興,密運雄圖,未伸龍躍。而屈己求可汗之援,卑辭答李密之書,決神機而速若疾雷,驅豪傑而從如偃草。洎謳謠允屬,揖讓受終,刑名大剗於煩苛,爵位不逾於珝軸。”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李淵不只是胸中藏有百萬雄兵,就算親自操刀砍人也是悍勇異常,他早年脫離單身就是靠一身卓絕的箭術——不過李唐爭霸天下的路上,除了必要外,誰見他親征了?他一直坐鎮幕後,做的是戰略的定製,著眼全域性,決不是我們看起來那麼簡單。
漢初三傑,那蕭何不就是在幕後佈置戰略? 隋朝時天下之中心,不外西京長安與東都洛陽。李淵早早一路突進西京,劍指東都,自然也引來了旁人的覬覦,正是薛舉。
在薛舉手上,李世民還吃了個敗仗,至於史料上說他當時不在是手下擅自出手——你敢信?
這種決定時局走向的戰役李世民敢不在?
東都其實也有李密覬覦,不過他率百萬大軍都是啃不下來,可見雄城之堅。後來王世充雖然摘了桃子,卻落後了李淵太多手,最終也是翻不了天。 現在,咱們從李世民奪權時的反應來看看李淵的手段。
可以說,此次政變能夠勝利,李世民是借了他是唐高祖之子這個身份,否則很可能進不了宮便被斬殺。
無論如何粉飾,李世民殺兄逼宮總是不爭的事實。另外,無論是《新唐書》、《舊唐書》,都不是李淵的人編的。李世民要名正言順的上位,總不能對他推翻的物件大吹特吹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