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德文科學頻道

    這是地球的必然宿命,即使不考慮氣候變暖導致氣候崩潰、鈾障、巨大小行星撞擊等因素,在10億年後地球也將變成完全不適宜生命居住的星球。

    美國曾有一個影片,依據我們現在掌握的科學知識,對未來地球的演化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大約在1萬年後,人類膚色、頭髮等遺傳特徵都將消失,所有人都成為一個人種。

    10萬年後,人類將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

    100萬年後,超級火山有可能爆發,殺死地球上大多數人類及其它生命,所有幸存者的繼承基因都會受到影響。

    200萬年後,人類殖民多個星球,演化成互不相同的物種,彼此之間可能並不知道其他物種的存在。

    5000萬年後,歐亞大陸與非洲合併,火星月亮福波斯撞擊火星,火星人滅絕。

    1億年後,十公里以上大小的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全球大多數生命滅絕。

    兩億五千萬年後,地球上所有大陸合併成終極盤古大陸。

    5億年後,太陽亮度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大幅降低,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99%的植物將會滅絕。

    10億年後,太陽亮度增加10%,全球氣溫高達47攝氏度,海洋全部蒸發,板塊運動停止,只有極地可能存在液態水,地球生命將就此滅絕。

    50億年後,太陽變成紅巨星,地球有很大可能被膨脹的太陽吞沒。

    :::熱烈關注資深科學自媒體【徐德文】吧,您將獲得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知識:::

  • 2 # 走近未解之謎

    地球最終是會變成無生命的星球的。

    太陽系行星的命運取決於太陽。太陽在40多億年後將會變成一顆紅巨星。

    它的體積將會大幅膨脹,以至於吞噬水星、金星,地球也極有可能會被吞噬,但也可能不會。

    但不管如何,那時候的地球由於距離太陽太近,高溫會將水分蒸發殆盡,生命也會消失。

  • 3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對於地球將來會不會重新變回一個沒有生命的星球?為什麼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地球在太陽系物質迴圈運動本週期內,是不會變為一個沒有生命生存的星球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自然界哪裡有穩定液態水體的自然形成,哪裡就會有生命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我們的地球,是處在太陽系之太陽磁場的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而進行圓周迴圈運動的,會受到太陽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控制的定距作用,一方面,軌道圓周執行的太空區間是屬於宜居溫度地帶的適中位置。

    另一方面,地球圓周軌道與太陽之間定距的距離,正好是太陽熱能溫差的適中位置,是處於約為零下幾十攝氏度與零上100多攝氏度之間,並能在地球形成大氣層的作用下,會使地球地表從地面到大氣對流層之間,形成一條龐大的溫度相對穩定的氣流帶現象,也簡稱為生命帶現象,這條生命帶通常是在0~40攝氏度之間,這一特定溫度環境的形成,會使地球物質中大部分的水自然形成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現象,才會造就了地球不同階段生命的隨機誕生與進化生存。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體積與質量將會越來越大,生物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生命生存環境越趨於良性化。

    地球由於受太陽磁場之磁力線圈軌道所控制,隨著太陽能量的自然消耗,太陽的體積和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少,磁場和磁力線圈的磁性會變得越來越弱而導致逐步收縮物理現象,從而會引發地球向太陽逐漸靠近現象的自然發生,這一漸變發生的過程,雖然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發生了逐漸縮小的變化,但太陽的熱能溫差是一直能保持著穩定性的不變,

    會使地球一直都會有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現象的存在,只要地球上有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的自然形成,地球上就會有階段性的生命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由此可見,地球在太陽系物質迴圈運動本週期內,是不會變為一個沒有生命生存的星球的。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字與模擬助聽器有哪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