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目歷史君
-
2 # 初心如舊
曹操多疑,為啥張遼卻成為三國降將中最受信任的一位?
曹操多疑不假,但曹操閱歷豐富,見多識廣,考察將領不僅僅靠投降以後,對投降將領的歷史,也早有了解,對於投降當時的表現,曹操更是見微知著,獨有解讀。
比如張遼,投降時並不是一副奴才相,祈求討饒,而是大義凌然,生死置之度外,還斥責自己的上級--呂布,曹操深知這樣的將軍,是真正值得信任依託的。而曹操最終接受張遼投降,是因為劉備關羽保薦,此後不久曾經有著名的煮酒論英雄,說明曹操對劉備很賞識,劉備保舉的人肯定也不會錯,其實後來對關羽的極力拉攏,拒絕呂布投降,也有同樣背景;
而對投降的蔡瑁,張允,曹操看見搖尾乞憐,百般獻媚的熊樣,就忍不住反胃膩歪,這種人曹操早在朝中作低階小官時,就已經見識多了。雖然迫於缺少熟悉水戰將領,勉強任用兩人為水軍都督,心底裡對蔡瑁張允卻十分討厭,這也是蔡瑁張允被殺的真實原因。要不,周瑜蔣幹合演的,手段並不算高明的離間計,怎麼能騙過曹操?
另外,張遼也經過了長期考驗,建安三年(198),張遼在白門樓投降,兩年之後,張遼督關羽在白馬斬顏良,與徐晃配合奮力迎戰文丑,被射倒坐騎仍不退縮,堅持到關羽再斬文丑。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桓,張遼在白狼山大破蹋頓,打敗烏桓主力。到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時,已經投曹十年。在兩軍交鋒的關鍵時刻,假投降的東吳老將黃蓋,小船精兵,飛舟當先,迫近中軍大寨,企圖乘亂搶捉曹操,危急關頭,張遼一箭射黃蓋落水,不顧危險救出曹操,護送上岸,召集沿路散兵亂將,保護曹操從容撤退,在逃亡途中,又先後與徐晃等配合,戰趙雲,鬥張飛,華容道利用和關羽交情,闖過三關,為曹操安全脫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正是有了這些積澱,曹操才把合肥託付張遼,到建安二十年(215),張遼一戰成名的逍遙津大捷,張遼投降已經十七年;建安二十四年(219)襄陽樊城前線緊張時,曹操在派出徐晃後,又增調張遼馳援,但在途中,因徐晃已經打敗關羽,張遼才撤回合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時,張遼曹操共事整整二十二年,這麼長時期考驗磨練,成就了張遼名將基礎,自然就化解了曹操心中疑惑,提升了張遼建功立業的競爭優勢。(0:01)
回覆列表
曹操雖有時多疑,但在用人方面,他卻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曹操唯才是舉,只要你有才,你就能受重用。
曹操重用過的降將何止是張遼呢?徐晃原是楊奉手下大將,張郃原是袁紹大將,朱靈也是袁紹大將。他們都是降將,但他們也都被重用了。五子良將中張遼、徐晃、張郃都是降將,但他們有能力,並不阻礙曹操重用他們,曹操對有才能的人,都會放心讓他們去幹,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當然張遼能受到重用,有曹操信任在裡面,也有他自身原因。
張遼一直是個恪盡職守的人,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做自己的事,沒有很多壞心眼,相當老實。
之前就一直跟著老闆呂布,呂布逃到哪,他就跟到哪,也沒有想著拋棄呂布跑路什麼的,老闆呂布死後他才投靠曹操的,他只懂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曹操其實對他其實也算有點考量在裡面,他也有段試用期,前期也並沒有讓他獨自帶兵,而是讓他跟著自己四處征討,看到他這麼努力,兢兢業業為自己打仗後,最終也就對他委以重任了。
張遼的人品沒得說,畢竟他還是關羽看中的人,關羽很少有佩服的人,但張遼算一個,英雄之間總是惺惺相惜的。張遼好的連關羽都敬重,曹操自然也會對他很看重。
曹老闆用人本來就放心大膽,而張遼自身也是工作努力,人品也好,受到重用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再提一句,多疑是當領導的通病,沒有哪個老大不多疑,不留個心眼,在亂世怎麼生存,適當的多疑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