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103847864

    到了50很多道理都該懂了,並且瞭解大自然一切法則,宇宙執行的規律;便該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責任,明白因果的理論與事實的關係。

  • 2 # 老黃0071

    五十知天命,“天命”指的是大自然、人類社會以及人的身心等的生成、變化和發展的軌跡、規律和原則,也可指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的定數和人該承擔的義務、責任和使命。《大戴禮記·本命》孔子曰: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化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終也。

    “分於道”,指從天地自然中分離出來,道,即天地自然。從天地自然中分離出來的稱之為命,形成於陰陽中的叫性,在陰陽中化育根據形體來發展稱之為生,化育完結命運已盡謂之死。因此,生命是性的開始,死亡是生命的結束。

    董仲舒解釋說: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自天得之謂之命,自人得之謂之性。命,即天命,天地自然中規律性不可抗拒違逆的數!

    《中庸》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的自然稟賦叫性,按照自然本性行事叫道,按照道來修養叫做教。

    “五十知天命”,這一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固然是“天命“,而最重要的思想和智慧是:五十而知,五十才知。為何?我們知道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說明“知命”的重要性;又知道:子罕言性與命與仁。對“命”是“罕言”,準確地說,孔子很認可命,孔子不是不言性命仁,而是注重做,行動;且“性命仁”等,這些都是深奧的學問,不主張所有的人都探討,更不主張所有的人五十歲前都探討,五十多前還是多做些眼前的事,多關注現實的事。做人做事做學問,不僅講原則方法,也要講程式、步驟、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故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 3 # 味哎兒

    具體個人的天命,就是不再嘗試可能項了,不再亂折騰了,一切僅按自能力範圍行動了,這種僅按自本能可控部分進行一切的行為,就是知本能是什麼,而自本能一詞被文雅化後,被寫記成“天命”。

    實際上就是民語說的一個人知自己的“半斤.八兩”,不再作超自能力的事項了。

    而小孩.少年.青年必須作超越自能力事才可發展進步的。此為不認命。

  • 4 # 一江清水4447

    想想應該是此生的宿命,功名利祿,福貴榮華,成敗得失,酸甜苦辣。年少時想不到這個問題,五十歲想到了已是一晃就老了。一切已不可改變,愛也好,恨也罷。笑臉相對心坦然,該有的已得啦,不該有向莫想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樂於助人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