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假使。 這句話的意思是:假使六國的國君能各自愛撫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了。 出自杜牧的《阿房宮賦》。 簡介: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還未完成,即於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燬(咸陽宮)。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絡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杜牧也加入到這一傳統的議論中來。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遊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一文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透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西漢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的著名論斷。揚雄認為賦的共同特點是詞彩華麗,而在內容上卻有著“則”與“淫”的區別。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賦稱為“辭人之賦”,其特點是雕繪鋪陳的泛濫(淫);把注重社會內容、有諷諫意義的賦稱為“詩人之賦”,其特點是符合儒家的詩教原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杜牧這篇賦是典型的“詩人之賦”,它在“麗”的同時,也體現了“則”的精神。在晚唐,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賦中,不乏詠古傷今之作。洪邁在《容齋四筆》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賦,多以古事為題,寓悲傷之旨。”他列舉了當時名氣很大的賦家黃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駕經馬嵬坡》,其中有“日慘風悲,到玉顏之死處;花愁露泣,認朱臉之啼痕”等句子。但這種賦大都是抒發思古之幽情,沒有更多的影射社會現實的內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時。而杜牧這篇《阿房宮賦》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在於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分析: 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強調思想內容的重要性,認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第1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2段敘寫宮中美女之眾,珍寶之多。第3段夾敘夾議,點明:正是由於秦王朝的統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民起義,一舉亡秦。第4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於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含蓄地告誡後人,如不以歷史為鑑,還會重蹈覆轍。 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用以敬誡“後人”是全文主旨。聯絡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所說的“寶曆(唐敬宗的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以看出這“後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治者。 描寫分析 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簷、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宮規模大,宮室多、美女眾、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使:假使。 這句話的意思是:假使六國的國君能各自愛撫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了。 出自杜牧的《阿房宮賦》。 簡介: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動工不到兩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還未完成,即於公元前206年被項羽燒燬(咸陽宮)。從此,阿房宮的興滅就同秦王朝的興亡聯絡在一起,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杜牧也加入到這一傳統的議論中來。本文寫於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這時的唐王朝已是大廈將傾,搖搖欲墜。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遊獵,務聲色,大興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一文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作者透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驗,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 西漢的揚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的著名論斷。揚雄認為賦的共同特點是詞彩華麗,而在內容上卻有著“則”與“淫”的區別。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賦稱為“辭人之賦”,其特點是雕繪鋪陳的泛濫(淫);把注重社會內容、有諷諫意義的賦稱為“詩人之賦”,其特點是符合儒家的詩教原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杜牧這篇賦是典型的“詩人之賦”,它在“麗”的同時,也體現了“則”的精神。在晚唐,做到這一點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賦中,不乏詠古傷今之作。洪邁在《容齋四筆》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賦,多以古事為題,寓悲傷之旨。”他列舉了當時名氣很大的賦家黃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駕經馬嵬坡》,其中有“日慘風悲,到玉顏之死處;花愁露泣,認朱臉之啼痕”等句子。但這種賦大都是抒發思古之幽情,沒有更多的影射社會現實的內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時。而杜牧這篇《阿房宮賦》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在於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分析: 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強調思想內容的重要性,認為形式要為內容服務。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第1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2段敘寫宮中美女之眾,珍寶之多。第3段夾敘夾議,點明:正是由於秦王朝的統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民起義,一舉亡秦。第4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於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含蓄地告誡後人,如不以歷史為鑑,還會重蹈覆轍。 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用以敬誡“後人”是全文主旨。聯絡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所說的“寶曆(唐敬宗的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以看出這“後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治者。 描寫分析 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簷、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宮規模大,宮室多、美女眾、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