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27389175263

    春夏秋冬四季都有:

    春夜:

    月夜

    劉方平 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這首詩描寫春夜是真的畫面感很強,詩人寫得極其細膩,將季節的瞬時微妙變化表現出來。如果你小時候住過農村的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深月色半人家”,夜靜更深,半片月色調進夜色,月色不明不暗,夜色不濃不淡,且只照亮了房舍的一半,另一半依舊隱藏在夜色裡,這給人一種朦朧而又舒適的感覺。“北斗闌干南鬥斜”,以互文手法解釋,即北斗和南鬥都發生了傾斜變化,這樣就可看出時間的推移,已從入夜而接近更深了。“今夜偏知春氣暖”,感覺是小時候第一次脫掉棉襖,穿上春衣擱在窗邊得床上睡覺,那種脫掉臃腫但微冷的感覺瞬間就來了。“蟲聲新透綠窗紗”,給人一種很清新的感覺,沉寂了一冬的蟲子重新叫了起來,還必須是那種很微弱的叫聲,再讓它透過“綠窗紗”,似乎將它過濾了一遍,將那些不規整的雜首全都清除掉,剩下的當然全是樂音了。然後再為這樂音加上點“綠色”,以現在的動襯托前面的靜,把那種初春變化的感覺寫絕了。

    夏夜:

    約客

    趙師秀 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詩歌前兩句寫景,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梅雨季節,陰雨連綿,池塘水漲,蛙聲不斷,鄉村之景是那麼清新恬靜、和諧美妙。“家家雨”既描繪出夏季梅雨的無所不在與急驟密集,表現鄉村之景的清新靜謐,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約的客觀原因,流露出詩人對綿綿梅雨這種陰雨天氣的無奈。“處處蛙”既是寫池塘中蛙聲陣陣,又是採用以聲襯靜的寫法,烘托出梅雨時節鄉村夜晚的恬靜和諧氣氛,同時還折射出詩人落寞孤寂與煩躁不安的心境。這兩句詩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現出在夜深人靜之時,詩人獨自期客而客人卻始終沒有出現時的獨特心理感受。“有約不來過夜半”,這一句才點明瞭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與客原先有約,但是過了夜半還不見人來,無疑是因為這綿綿不斷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來踐約。夜深不寐,足見詩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將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經寫盡,然而末句一個小小的襯墊,翻令詩意大為生色。

    “閒敲棋子落燈花”,這句只是寫了詩人一個小小的動態,然而在這個動態中,將詩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劃得細緻入微。因為孤獨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說“閒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來敲打,正體現了孤獨中的苦悶;“閒”字說明了無聊,而正在這個“閒”字的背後,隱含著詩人失望焦躁的情緒。每每夏夜焦躁,總會想起這首詩,把那種無聊但又無處發洩的感覺描寫的細緻入微。

    秋夜:

    秋夕

    杜牧 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每一句都有著沁入肌膚的涼,每個字都摸起來冷冰冰的,卻又讓你感覺到靜謐,八月份的長江大橋,讓你能瞬間穿越千年感受杜牧當時的心境。

    冬夜:

    夜雪

    白居易 唐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夜間忽覺被窩裡有點冷,繼而看見窗戶發亮,原來是下雪了;時時聽見竹子被壓折的聲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覺衾寒窗明,而知有雪,聞折竹之聲,而知雪重,寫來曲折有致,構思巧妙,別具一格。就景寫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聲”,

    “夜夜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裡仍用側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已。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托出“重”字,別有情致。“折竹聲”於“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不過我一聽折竹聲只想握緊我的被子好好睡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鐳射熔覆的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