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投諮詢網

    上專案投遞平臺投遞專案,期待投資人看到然後感興趣,向創業者詢問,例如網際網路平臺微鏈、創投圈、以太、華興以及投緣幫等本質是中介的平臺(線上線下都有),線上的平臺需要你上傳BP,填各種表單,然後平臺客服會打電話跟你詳細溝通,給你介紹他們的服務:幫你寫、改BP,給你競價排名廣告,給你定向推送……聽了一堆的服務內容介紹後,你才知道花一筆錢(幾千到幾萬十幾萬幾十萬不等)來獲得他們的“服務”,我曾在這種平臺待過,很明白遇到這種平臺時創業者們的無奈,沒錢的或者不肯掏錢的創業者會覺得上當受騙(如果這些平臺前期以投資人的身份消耗創業者們的時間精力情緒的話),而那些願意再花一筆錢搏一搏的創業者,往往事後也容易後悔,覺得不值,無論付出的是錢還是股份。當然,除非是很一般的專案在平臺的幫助下融資成功,支付平臺融資額的5%或以內的服務費,或者出讓些股份,創業者也不覺得虧,但是這種情況太少,機率太小,平臺也心知肚明,所以往往不會願意融資成功後付費,而是幫你分發推送專案前就要先收一筆財顧費(也可以說就是廣告費吧),而融資成功後也要收融資成功額度的5%的財顧費或者佔股(當然如果有後置付費和佔股的話,廣告費往往會少收一點)

    對於維度1速度,這種方式一般要在和平臺簽訂了合作協議打了款後才會開始推廣,所以需要的時間一般在一週左右,如果涉及到改BP、見面營銷的話,創業者接觸到投資人的時間會更久。這種情況下,相當於創業者在專案運作的費用之外花一筆錢需要打廣告,而打廣告有一個大問題是,錢是一回事(當然,讓需要錢的創業者再付錢這天然存在矛盾),問題是這種方式下,假如幸運的話,平臺會讓創業者引來一大波並不精準的,符合度難以預料的“投資人”,而這會佔用創業者大把時間用來打字聊。一般平臺為了保護投資人隱私,也不會直接給手機號微訊號,而採用非同步通訊,互相在APP或者網站留言的方式溝通。如果不幸運的話這個“一大波”都沒有,變成“一小波”,甚至就沒什麼迴音。無論如何,還是沒有辦法同時又保質又保量,即省時又省錢的來高效對接。

    說完了速度,我們再說質量,投資人現在都比較依賴網際網路了,一般人手都有入駐某個或者某幾個創投平臺,而入駐平臺必須經過平臺稽核,這時候平臺的投資人質量往往從對投資人的資質稽核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只是一張名片就ok的,一個郵箱驗證就過的平臺,當然沒有那些又要身份證又要人臉識別的平臺質量高,但是平臺也有平臺的難處,在沒達到某個規模時,平臺是弱勢的,要求太多資質,往往投資人會覺得不方便,不安全從而放棄註冊,所以平臺也會妥協,在尋找某個平衡點。而那些做大了的平臺,例如鯨準或者以太,投資人資源確實多,質量上不用過多擔心。平臺技術也比較完善,匹配越來越精準,質量上也還不錯。缺點就是平臺上專案也多,每個投資人過目的專案一多,看不到你專案的機率就在增加,這時候要你掏錢競價排名也就順理成章了。最後心智方面,這些平臺的客服還是比較專業的,服務態度還是比較親切的,往往如果投資人翻了牌子,客服會拉個群開始對接,如果前期沒有收費的,這時候平臺仗著有投資意向也可能就會開始收錢,但是無論如何,還是給對接上了不是?

    但是,這種平臺上,創業者還是談不上主動權,只能等對方翻牌子,如果投資人看不到你或者看到簡單的專案描述文字,而看不到亮點,忽略了你,那麼你還是泯然眾人,毫無辦法。有些平臺可以新增投資人為好友,然而依然是被動等待接受加為好友。像找到,脈脈這些平臺也在嘗試連結創業者、企業家和投資人,然而場景在於社交,而不在於融資,沒有具體的場景,而只是類微信的通用場景,是這些平臺的通病,如何讓創業者掌握主動權,強到達,是這些沒有具體場景的類社交平臺應該思考的。不過仗著通用,可以做大體量,現在這些平臺勢頭是上升的,還很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椿樹苗哪個品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