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姓李名三毛

    哈哈,抄襲我的文章標題可還行,不過我不介意

    既然是我寫過的文章,而且我好像發現標題一個字都沒改,那麼我再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就是覺得同為老將同是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同樣努力,同樣奮鬥,但是得到的社會評是不一樣的,我為丁寧打抱不平!!

    但是丁寧就不一樣了,我有時候在想,丁寧沒做錯過什麼吧,而且雖然丁寧近兩年的狀態不好,但是也是不輕易輸給什麼人的。

    丁寧近兩年輸給過陳夢,劉詩雯,王曼昱,孫穎莎伊藤美誠!!!我覺得這幾位選手輸給也不是特別不正常吧,反過來說,丁寧在去年的德國公開賽4比1伊藤美誠,還4比2王曼昱,在w tt大滿貫賽事中還3比1孫穎莎,對這三位都打出了非常不錯的狀態,我在想丁寧這麼好的狀態,怎麼就成了那種什麼也不行?什麼也不能的人呢?很多人都罵丁寧,狀態不行就不要佔位子了,趕快下來吧,不要再阻擋年輕一輩人的發展了,我就問你一句,她阻擋誰了?

    東京奧運會,丁寧顯然已經退出了競爭,這足以說明她從來沒有佔過任何人的位置,教練組需要她,她就來努力爭取!完成任務!教練組不需要她,那麼她就退居幕後,足以說明丁寧為國家為奧運的奉獻精神!

    我衷心希望大家對老將都要一視同仁,老將也是從小將慢慢變過來的,曾經也是為國爭光的那一撥人!丁寧加油,叮噹永遠在

  • 2 # 呂保田777

    同樣是老將,水平因不可抗的自然力而下滑,因此輸掉一些關鍵比賽,卻在乒迷群中得到反差極大的反響:人們可以對馮天薇的遲暮淡然處之,卻難以容忍丁寧老邁死扛。這當然對丁寧是有些不公平的,固然球迷出於熱情而有不理性的傾向,這其中卻也並非全無緣故。

    首先,球迷的偏向感受和國族認同相關。馮天薇只是華人,不是華人,成績好壞只關乎新加坡臉面,於我們何干?丁寧是國兵主力,輸贏緊繫我們的哀樂,自然愛之深而恨之切。

    其二,同樣是老而不退,馮天薇未侵佔他人資源,丁寧卻佔用了隊友的乳酪。隨著李佳薇和王越古退役,新加坡女隊只剩下馮天薇苦撐門面,團體實力跌出一流。即使馮天薇不行,也沒有人可取代。而我們國乒不一樣,丁寧不行了,行的人有的是。大賽名額有限,丁寧參加了,別的人就參加不了。國乒大賽名額分配一直有爭議,內定而非公平競爭來定。即使組織直通賽,規則設定也不鼓勵黑馬。出於經驗主義和保守主義,大賽、關鍵賽總派成名老將,而不敢大膽試用生力軍,這的確值得商榷。一到大賽就是老生代和中生代上,新生代怎麼成長?在女乒隊內,丁寧實力比小輩的孫穎莎、王曼玉要差,和陳幸同、顧婷婷、錢天一、何卓佳比較也無優勢。總共一個協會不過三、四個大賽名額,丁寧佔一個,自然會有其他實力更強或相當的年輕隊友被耽誤。

    其三,其實對於丁寧的非議並非起於晚近,自2010年兵敗莫斯科就有了。當時國乒換屆,名宿陸元盛交出權杖,施之皓接印。施之皓急於證明自己,刻意更新換血,培植嫡親隊伍,對隊內老隊員有意打壓,拔苗助長硬推劉詩雯和丁寧二小將領軍,令郭躍、郭炎、李曉霞為陪襯。最後決賽輸新加坡,兩位新主將全輸,只有郭炎贏了。若讓郭炎擔主將,打兩盤,結果會大不一樣。此前郭炎也未得重用,而郭躍和李曉霞則板凳坐穿。丁寧和劉詩雯因施之皓的私心而得到偏片重用,委屈其他三名名將了。可是,敗後接受採訪,丁寧卻把自己的失敗同劉詩雯先敗扯在一起,有委過於人之嫌,不夠厚道。2015年蘇州世乒賽決賽,丁寧同劉詩雯爭冠,丁寧上演扭傷戲碼,計賺劉詩雯,這更不厚道。當時現場評論嘉賓張怡寧都說,這孩子太能裝了。不相信的球迷可以錄影回放可知,張怡寧確說過這麼一句話。丁寧的這些過往表現很難讓球迷寬容。來自北京球隊的隊員總因權力資源優勢而受到片面照顧,這種現象不止表現在乒乓球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認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