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松寒

    高度認同。

    首先,我想糾正一點,不必合群,不僅僅是成年人,這個是不分年齡階段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必要為了迎合所謂的“群”而磨掉自己的稜角,最終泯泯眾人矣。這樣的人生是可悲可嘆的。

    同時,我還要補充一點。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不是那麼絕對。為人處世,最好是“不必與俗世同,亦不必與俗世大異”,就是說,沒有必要事事合群,但也沒有必要處處都與大眾擰巴著來。

    我所說的不必合群,著重是講人生道路的選擇。

    為什麼人生道路的選擇不必合群?

    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專長和優勢。人生道路的選擇,只能揚長避短。所謂合群,就是抹殺自己的個性。君須知,穿在模特身上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未必合體;他人的陽關大道,也許對你來說卻是羊腸小道。

    誠然,合群有個好處,就是比較保險,不會出大問題。然而,這同時就意味著,也永遠不會有獨特的風景,永遠都是別人嚼過的饃!

    我有個同學,在許多人眼裡很另類、很奇葩,他的人生選擇,處處都顯得不合群。我們從師範學校畢業時,已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他自己喜歡外語,但偏偏師範學校當時就沒開外語課。畢業以後他發憤自學,而且常常去涉外賓館門口轉悠,每每遇到外賓,自己主動上前搭訕,往往引起路人為之側目。他的目的就是練習口語,而且還交了一幫外國朋友。

    他畢業的第二年暑假,自己騎腳踏車,用了8天時間從洛陽騎到北京。這件事發生在1987年,那個時候有這種想法的人都很少,但在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兒,他已經變成了行動予以完成。到了北京,他自費參加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輔導班,但最後費用全免啦。因為,教授為他的誠心所感動,免了學費不說,還協調他無償住進學生宿舍,反正是暑假,也好兌付。

    後來,教書沒幾年他就辭了職,因為自己沒興趣,他要遵從於自己的內心。到了九十年代初,黃河小浪底工程開工建設,來了許多外籍專家,他以流利的外語口語被聘為隨身翻譯,一干就是四五年。工程完工了,他隨這些專家又周遊了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可謂見多識廣。開闊的眼界,為他提供了無限商機。他在北京開了一家貿易公司,自己作為董事長。這個小師範畢業的同學,手下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為他打工,生意頗為紅火。他用自己的卓爾不群,譜寫了精彩的傳奇人生!

    我常常想,我的這位同學,如果也很合群,還有沒有今天的局面?

    魯迅先生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朋友,我們不妨捫心自問:為什麼一定要合群地去步人後塵?為什麼不獨闢蹊徑,去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圖來自網,如侵立刪)

  • 2 # 火車天下

    還記得自己剛讀書的時候,就有長輩給我說要合群,但我這個人比較內向,不太善於交際,所以讀書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朋友,現在和以前的同學都沒有什麼聯絡。我覺得合不合群只需要看值不值得合,那些和自己有共同愛好、有相同三觀的群當然可以去合,只要大家談得來就可以,但是那些跟自己合不來的群就沒有必要去合了,真正的朋友不會太多,那些所謂的酒肉朋友更沒有結交的必要,只有那些在你困難的時候能夠幫你一把的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那些認為人要合群的就是一種從眾的心態,有些人為了獲得群體的認同就放棄自我,處處都去迎合別人,戴著面具生活,累不累呀,我反正是不喜歡這樣的狀態,我自己有自己的愛好,我不會因為和自己有相同愛好的人少就放棄自己的愛好,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愛好不會因為別人都喜歡就去跟風,活出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 3 # 每日陪娃

    認同,摒棄不必要的無效社交,關注自己的生活。為什麼一定要合群,合群在某種程度是迎合別人的觀點,浪費自己的時間,志同才能道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天貓買的東西,2天了還是查不到物流資訊,這樣算虛假髮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