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注:可以選擇性二選一進行回答哦~) 或許有很多人都覺得零食和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到,後者人們對其要求近乎苛刻例如電視劇裡打的流X分S、S首異處都不以為然但動畫片裡甚至連粗話都不能有,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若不是人們又是怎麼產生這種刻板印象的?歡迎回答~
9
回覆列表
  • 1 # 葉飄刀

    這個說起來比較複雜,跟國家發展的形態,影視稽核的制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費的觀念,甚至小孩撫養的理念都有關係,這裡簡單的說一下吧。

    先以零食為例,因為零食更簡單,說起來也更清楚:

    在建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其實是處在一種困難狀態的,在那個時候,國家的物資是極為匱乏的,很多東西都實行的是配給制度。

    在那種情況下,別說零食,就是主食的供應都很困難,餓死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在那樣的情況下,捱餓是大多數60後,70後都有過的回憶,在那樣的情況下,別說零食,就是主食都無法得到保證。

    而就是到了80後的年代,開始改革開放,但因為才剛剛的放開,收入還沒有顯著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還達不到現在的情況,物資也沒有足夠的豐富,在這種情況下,零食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於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能獲得幾塊奶糖或者一塊巧克力什麼的,就是一個稀罕物件,一般人是捨不得吃的,而是會帶回家留給孩子吃,這也是和華人普遍把好的東西留給孩子的觀念是一樣的。而大人一般也是節約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便逐漸形成了零食是給兒童吃的概念。

    最近幾天看了一個紀錄片,就是說80年代中國開始引進歐洲的酵母烤麵包的時候,結果發現烤出來的麵包不好,最後研究才發現,因為中國在烤麵包的時候放了太多的糖,酵母菌不適應。為什麼會放這麼多的糖,是因為歐洲的麵包是主食,而中國的麵包在當時是當做稀罕的糕點零食的,是對於甜食的重要補充。

    然後就是動畫片了,動畫片相對就更加複雜一點,因為這個涉及到影視稽核與分類的問題,眾所周知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實行影視分類的制度,也就是說,所有播放的影片都被認為是適合全年齡段可以觀看的。

    而在建國初期,同樣的因為當時的國情問題,動畫片無論是產量還是內容都極少,而且但是的內容都偏向於兒童教育,比如小蝌蚪找媽媽一類的動畫片。

    整個動漫行業的發展,還是前幾年國家大力推進的事情,在這之前動漫行業動畫片針對的主要是兒童。播放的渠道主要就是電視,而且播放的欄目主要都是在少兒節目之中,引進的動畫片也多是白雪公主一類的著名童話故事,造成了這個現象。

    而如今比如動畫片的片方自動字幕分級,以及動漫行業的發展,使得有更多年齡段的人喜歡動畫。

    其實不管是零食也好,還是動漫也好,你要把他看成一種商品的話,那麼你首先要有自己的目標人群。

    在現在的情況下,零食和小孩掛鉤基本已經解脫了,電視劇中年輕人,青年吃零食的多有,而且這也是很多零食的廣告方式之一,可見他們瞄準的目標群體已經改變。

    而動漫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也開始有更高齡化的動漫產品出現,動漫文化與宅文化的出現,但和零食不同,如果分級制度和稽核制度無法落實,這個要完全脫鉤就比較困難。

  • 2 # 真正鱷魚不哭

    其實是先有動畫片後有真人版的。

    電視晚於電影,而電影又起源於幻燈片,多張連續性幻燈片以一定速度(一般是24幀/秒)透過鏡頭就形成了動圖,也就是動畫片。

    所以動畫片才是最早的電影。

    當膠片誕生後,電影就開始轉向真人化。從寫實的角度說,再高明的畫家也比不過普通照相機;同理,再精緻的動畫片也不可能比真人電影更形象。所以正如繪畫轉向藝術表現,動畫片也進行造型誇張,而這恰恰契合了兒童心理——鮮明誇張的形象有利於吸引兒童注意力。

    這就是動畫片幼稚化的深層原因。沒有什麼人去規定,只是社會需求使然。

    零食也是大致相同道理,成年人需要工作和較多社交,在這些場合終歸不方便隨意食用零食,而兒童則無所謂。商家則根據這一情況強化了相關特徵,於是零食也走向低幼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入職場的畢業生應該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