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繭子鵝

    周總理評價:

    具併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係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

    我認為:總理評價中肯。

    重情重義,且不說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單單戰鬥力,讓後世就尊奉為:戰神。

    那些說項羽扣,不肯封賞下屬的人,希望多讀讀史書。

    而我想說的是:

    項羽身上,其實有一種現代中國社會缺少的契約精神。

    項羽想稱王嗎?想啊,當年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多少英豪為之傾倒。然最後,項羽為何不再鴻門宴上殺劉邦?優柔寡斷?可笑!!!可笑!!!!你見過為將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者優柔寡斷?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 《史記—項羽本紀》

    究其自身原因,或許因為那一份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先入(項羽和秦軍交戰之際,劉邦搶先)。

    再說戰神:

    可以說,大漢天下,有一半甚至一多半,是項羽打下來的,戍卒叫,函谷舉,這是形容秦軍的。多麼強大!當年的秦軍之強大,非楚不能滅。

    何出此言?

    “秦滅六國,唯楚無罪,楚雖三戶,滅秦必楚。

    楚懷王被扣留,最終死在秦國,楚人能不氣憤?哀兵必勝,就是這個道理。

    然,

    楚漢之爭時,劉邦兵圍彭城,56:3,56萬圍困項羽3萬,但是,僅僅用了兩個時辰,嗯,也就是4個小時,劉邦就被打的找不著北了。

    可見項羽之神勇。戰神之名,當屬項羽。

    但是,項羽最終失敗,勝王敗寇,楚霸王之名,留於後世。劉邦做的比較正確的事,就是沒有汙衊項羽,給後世留下美名傳。

  • 2 # 送蕭蕭雨

    項羽自刎在烏江可以說是很多人心中的傷痛,相對於劉邦這個人物來說買很多人更喜歡英勇正直的項羽。當然其中不乏因為項羽與虞姬之間的愛情故事,而對項羽另眼相看的人。不過都改不了大家更希望項羽能夠上位,可是項羽上位真的好嗎?

    他會不會更加呵護百姓?要知道秦朝之所以消失在歷史中,並不只是因為他的制度太過嚴苛,更多的是百姓對秦王朝的不滿。在劉邦建立新的朝代之後,他對百姓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如果換成項羽成為天下之主,那他會怎麼對待百姓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果當年項羽沒有失敗,而是勝利上位,天下會怎麼樣?

    項羽在電視劇中一般會被塑造成深情的人物,在面對面對和手下的將士時項羽也是很仗義。而在沙場上項羽又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當然能成為西楚霸王項羽的指揮水平也是很高的。這些都是項羽積極的一面,可是有時候仗義的人並不適合當君主。為何會這麼說呢?項羽本身是出身被秦王政滅掉的楚國。

    所以如果項羽上位後,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會效仿之前的分封諸侯法。畢竟在項羽成為楚霸王之後,他就這樣對待自己的手下。並不是說這種方法不好,可是在分封諸侯之後,歷史又回到了起點。這樣秦王政所創立的王朝和他帶來的社會進步就又會倒退回去,那麼歷史也得不到發展。再說了自古以來有權就容易有野心,項羽將自己手下的將士封為諸侯,那麼他又怎麼保證他們不掀起爭鬥呢?

    歷來分東西的時候,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項羽本來就是一個性情中人,他對手下的好惡實在是太明顯了。他喜歡的將士他會極力提拔,而他不喜歡的戰士他會疏遠。在兩者同等戰功的情況下,項羽的這種做法就是在挑起兩者的爭鬥,那麼怎麼可能會有和平的時候。這種事情多了,那天下遲早還會有一番戰鬥,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讓劉邦上位呢!

    畢竟劉邦雖然表現的有點虛假,可是他在面子上還是能夠讓人過得去的。劉邦也沒有項羽的性格那麼偏激,畢竟他出身於民間,所以會更懂得百姓的感受。也更多的作為一個君主,不能有明顯的好惡。還有一點就是項羽在挖掘秦王政陵墓的時候曾受過挫敗,如果他能夠上位,估計秦王政的陵墓早就被他毀了。

  • 3 # 零度Military

    項羽德不配位,不知權變,不識英雄,時機易失,大福難再。

    一,志向不能隨勝利而變得遠大。初期屠城殺降是可以的,但鉅鹿之後,處於舞臺中央,便不能如此了。因為之前統一天下幾乎不可能,所以盡最大可能滅秦。而之後,幾乎近在咫尺,滅秦是必然的了,統一天下才是正確的目標。假設此時項羽集團立即把下一步目標定為統一天下,那就應該立即著手消化章邯的降軍,同時積極尋找阻礙自己的力量。正因為沒有這個志向,投降了的秦軍才成為隱患。古語有云,天與弗取,反受其咎。項羽鴻門宴時擁兵四十萬(假如不坑秦軍,那就是六十萬),可討伐田榮,劉邦時,再也無法拼湊出如此優勢兵力了。

    二,不識英雄。項羽分封秩序幾乎在諸侯就國的第一時間就崩潰了。原因大部分是看走了眼,立了一群草包或白眼狼,而得罪的卻是硬茬(劉邦,陳餘,田榮,彭越等)。一般能成事的,都有超人般的直覺,就像曹操看劉備一樣,再裝慫也能認出來。項羽對最大的對手劉邦顯然就沒有這個警覺。還有對田榮的處理。其實田榮造反完全在預料之中,卻明顯預案做得很不好,比如先期兵力被打敗,英布就派了點老弱病殘,自己還得虛國遠征,導致彭城輕易被佔。

    三,沒有把握好時機。項羽頂峰時刻在主持分封。對比後世袁紹在討董聯盟當盟主時期。在頂峰的時候最牛也最危險。只要立即給這個聯盟以共同目標,駕馭它立即行動,在行動中樹立權威,就能完成其使命,順便實現自己的抱負,反之,分崩離析近在眼前。項羽和袁紹的做法類似,極力促進了聯盟解體。項羽最好的做法不是立即命令諸侯回國,因為他們一旦回去就再也調動不了他們了。最好立即給他們第二個目標,真正掃除隱患。比如討伐田榮,因為他先是見死不救導致項梁陣亡,後又勾結宋義圖謀造反,再有不肯發兵共同伐秦。把分封秩序真正確立起來。對比齊桓公率盟軍伐楚,路上就把楚國嚇服了,晉文公也有仇必報,圍鄭,雖然後來撤軍,但確實威懾那些騎牆派。霸主就得這樣伸張征伐權,主動找不服者的麻煩。

    項羽彭城大戰擊敗劉邦,之後勢均力敵相持滎陽,後方隱患時時令他分心勞神。南線英布,後方彭越,西線劉邦,再加上後來北線韓信,項羽終於支援不下去了。整個過程,項羽其實還是有機會的,畢竟戰場上的事太多的說不準,也可能純粹運氣太差。劉邦兩次孤城逃亡,一次中箭,卻都能撐過來。難怪項羽會哀嘆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 4 # 硯傾茗77

    項羽名籍,戰國時楚國將領項燕的孫子,在秦朝是一位舊貴族,與其他在秦滅六國後亡國的貴族一樣,他時刻想著復國,但與其他六國貴族不同的是,他個人能力特別強,軍事思想和武力特別優秀。

    秦始皇去世,陳勝、吳廣首義,天下紛紛響應,各地舊貴族乘勢發難,農民階級也揭竿而起。項羽作為舊貴族的典型人物,自然抓住時機,在會稽起事,而身為秦政府官員的劉邦,也藉著與陳勝類似的原因起義。

    章邯兵鋒直指張耳陳餘為首的新趙國,與本在北疆受蒙恬節制,後歸王翦孫子王離統帥的守軍,圍困新趙國的君臣於鉅鹿,其他舊貴族不敢也不願來救。

    只項羽有膽,更負叔父之仇,在處理宋義之後,破釜沉舟,然後其他舊貴族也一齊衝過去,大破秦軍。自此,項羽威震天下,使舊貴族不敢仰視,後章邯不得已,投降項羽。

    這之後,劉邦卻先他一步進入咸陽,仗著懷王之約據守,這讓項羽無法忍受,於是立刻朝劉邦進兵。後來這兩人的糾紛被張良和項伯化解,劉邦得以狼狽逃脫。

    火滅之後,項羽又對舊貴族和軍功階層分封,於統一之後再造分裂,他欲打擊並以軍功階層替代舊貴族,卻用了分裂天下的方式,再行列國制度,雖然列國之君也包括軍功階層。

    但這種列國秩序是他自己作為霸主,舊貴族和軍功階層居他之下。他讓先前被自己擁立的楚懷王做義帝,自己稱西楚霸王,讓劉邦去蜀地,後來義帝莫名其妙死去。

    項羽在打仗上一點也不怕劉邦,以少勝多是他的基本操作,劉邦不敵,於是提出議和,項羽竟也接收議和。劉邦的議和只是緩兵,背地裡還是要攻擊項羽,劉邦自己用人無疑能用對,但自己帶兵實在不行,面對項羽回回以多輸少。

    劉邦比項羽強的地方在於,他以土地許諾韓信、彭越等人,眾人不是在側面佔領項羽無暇顧及之地,就是騷擾項羽的後方,終於項羽難敵眾多劉邦勢力的輪番疲憊戰術與後方騷擾,受困垓下,窮途末路。

    逃亡路上,他對身後的二十八騎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似乎認識到了自己的失敗不是因為軍事上的失敗,是政治上的失敗。

    面對划船渡他的烏江亭長,他似乎不服氣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他似乎明白自己終究拗不過歷史的潮流。

    我認為,項羽即使得了天下,也有消滅先秦六國舊貴族的舉動,也難以在自己的那一班親戚朋友組成的政治團體的努力下,同時打倒舊貴族,如齊地田氏,和新興軍功階層,如彭越、英布等勢力,而項羽及其集團,本身就有舊貴族屬性。

    那麼,項羽算是完成了劉邦聯合軍功階層消滅舊貴族這個行動的前半部分,就草草地作為舊貴族,被劉邦帶著新興軍功階層消滅掉了。

    劉邦滅項羽前分封的諸王,以軍功階層為主,滅項羽後分封的異姓諸王,幾乎全為軍功階層。

    劉邦的分封,是作為消滅項羽完成統一和統一之後維護穩定的手段,從軍功階層異姓諸王與同姓諸王並舉,到除吳芮外全是同姓諸王,再到逐漸剷除同姓諸王,是整個的過渡過程,但都是在自己方面統一的前提下進行的。

  • 5 # 胡恆韜

    項羽即使得了天下,也有消滅先秦六國舊貴族的舉動,也難以在自己的那一班親戚朋友組成的政治團體的努力下,同時打倒舊貴族,如齊地田氏,和新興軍功階層,如彭越、英布等勢力,而項羽及其集團,本身就有舊貴族屬性。

    那麼,項羽算是完成了劉邦聯合軍功階層消滅舊貴族這個行動的前半部分,就草草地作為舊貴族,被劉邦帶著新興軍功階層消滅掉了。

    劉邦滅項羽前分封的諸王,以軍功階層為主,滅項羽後分封的異姓諸王,幾乎全為軍功階層。

    劉邦的分封,是作為消滅項羽完成統一和統一之後維護穩定的手段,從軍功階層異姓諸王與同姓諸王並舉,到除吳芮外全是同姓諸王,再到逐漸剷除同姓諸王,是整個的過渡過程,但都是在自己方面統一的前提下進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綠燈只有黃燈和紅燈的訊號燈,能作為處罰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