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道者言

    天人感應

    董仲舒,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是真正將儒家思想推到巔峰的人物。最有名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相信不需要解釋。

    他還有兩個著名的學說,分別叫“天人感應”和“大一統”思想。

    天人感應:

    古人認為代表自然現象的天道和人道是能夠互相影響的,也就是天人合一,交相感應。

    而董仲舒主要是應用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去系統解釋以及利用儒家傳統的天人感應思想來治理國家。

    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尚書·洪範》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尚書·洪範》

    在罷黜百家之前,各家其實都有關於天人感應這種神學理論,因為時代背景,人們對很多自然現象不能提出科學的解釋,於是自然衍生一套獨有的天道理念。以五行學說為其中典範。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之所以能取得大成,比歷代各家諸子的學說意義更大,最根本我認為是在於,他不僅系統解釋了自然災害等產生的原因,更在於他將其與德治完美融合,極大地限制了大一統王朝的君權以及統治者的私慾。

    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史記·儒林列傳》天然災害,罷免三公,是為皇帝頂罪

    按照董仲舒的理論,其實當發生自然災害,如地震,乾旱,水澇等等,都是皇帝沒有施行仁政,也就是倒行逆施所致。

    因為皇帝是天子,天然災害,代表天道不滿,天道不會不滿這些黎庶,因為他們不值得他不滿,所以必然是對天道的親兒子不滿,於是降下災害提醒皇帝。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漢書·董仲舒傳》

    皇帝貴為天子,雖然天道有權利追究責任,但是百姓,朝廷卻不敢直說他的不是,也不敢要去處罰他。所以,三公就慘了。

    三公,東漢時期的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個位格最高的朝廷官職。雖然其上其實還有上公之說,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後一任三公袁隗就出任過太傅,即是上公。董卓亂政也是自封太師,這也是三上公之一。

    東漢正常不封上公,所以三公算是皇帝之下最顯赫的,那皇帝的錯,自然由他們代為受罰。於是就有了作者所說的三公祭天的說法。

    天地災害不斷,三公是虛名

    其實,正常情況下,哪怕天地有重大災情,皇帝最多自己認了也就罷了,不會去責罰甚至罷免三公的,統治者或者古人不是傻子。

    天人感應能自成一系,但並非大家都會從內心認可 ,儒家所代表的朝臣所需要的是對君權的限制,皇帝需要的是大一統穩定,所以才在大家預設的情況下被推廣。

    如果真的發生特大災異,暫時罷免一個朝廷重臣不是不可以,卻不可能如東漢末年一般頻繁。主要原因有三:

    東漢末年天災不斷,這個不需多解釋。東漢末年君權受限:兩次黨錮之爭,以至於後來大將軍何進與宦官同歸於盡。說到底是宦官代表君權,大將軍是士族推出來的招牌,也就是君權與士族朝臣的權利之爭。三公不值錢,東漢有兩個大家族都有四世三公之稱,根本不在於他們家族的人多厲害,說明朝廷官職已經被大家族所掌控的事實,到任何朝代,數個家族把控朝堂,基本已經到了亡國邊緣。 五月,永樂少府樊陵為太尉。六月丙寅,大風。太尉樊陵罷。---《後漢書·孝靈帝紀》

    正是因為有這些原因,所以一些小事都會上綱上線,被朝廷大臣抨擊,一是抨擊皇帝,而是抨擊政敵,所以才會有三公被迫不斷祭天。

    參考資料:

    《尚書·洪範》

    《史記·儒林列傳》

    《漢書·董仲舒傳》

    《後漢書·孝靈帝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鄉愁因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