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出自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莊周的《知北遊》。意思是: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
原文: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韜,墮其天帙。
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譯文: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順應變化而死。業已變化而生長於世間,又會變化而死離人世,活著的東西為之哀嘆,人們為之悲憫。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脫了自然的捆束。
毀壞了自然的拘括,紛紛繞繞地,魂魄必將消逝,於是身形也將隨之而去,這就是最終歸向宗本啊!不具有形體變化而為有了形體,具有形體再變化而為消失形體,這是人們所共同瞭解的,絕不是體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們所共同談論的話題。
體悟大道的人就不會去議論,議論的人就沒有真正體悟大道。顯明昭露地尋找不會真正有所體察,宏辭巧辯不如閉口不言。道不可能透過傳言而聽到,希望傳聞不如塞耳不聽,這就稱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擴充套件資料:
《知北遊》鑑賞
《知北遊》“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為篇名。“知”是一寓託的人名,“北遊”指向北方遊歷。在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認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開篇便預示了主題。
全文自然分成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黃帝為知言”,主要說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宇宙萬物原來都是“氣”,“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萬物歸根結底乃是混一的整體。
第二部分至“可以觀於天矣”,基於第一部分的認識,進一步提出“至人無為,大聖不作”,一切“觀於天地”的主張,即一切順其自然。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寫齧缺問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體道之法。
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寫舜與丞的對話,指出生命與子孫均不屬於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氣的變化。第五部分至“此之謂大得”,透過老聃跟孔子的談話,描述大道存在的獨特方式,藉以說明大道的特點。這一部分在全篇中處於重要地位。
第六部分至“彼為積散非積散也”,說明大道雖不可知卻“無所不在”,對道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第七部分至“不遊乎太虛”,借寓言人物的話,進一步指出道“不可聞”、“不可見”、“不可言”的特點。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當然也就“不當名”,不可言傳。
第八部分至“何從至此哉”,寫“有”與“無”的關係,“有”與“無”的相對性仍是基於“有”,只有“無無”才是真正基於“無”。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資焉”,寫捶制帶鉤的老人用心專一。
《知北遊》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於瞭解《莊子》的哲學思想體系也較為重要。篇文所說的“道”,是指對於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認識。篇文認為宇宙萬物源於“氣”,包括人的生死也是出於氣的聚散。
篇文還認為“道”具有整體性,無處不在但又不存在具體形象,貫穿於萬物變化的始終。篇文看到了生與死、長壽與短命、光明與幽暗都具有相對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相生、相互轉化的。
但基於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和同一性認識,篇文又認為“道”是不可知的,“知”反而不成其為“道”,於是又滑向了不可知論,主張無為,順其自然,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改變,也不必去加以改變。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出自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莊周的《知北遊》。意思是: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
原文: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韜,墮其天帙。
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譯文: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而過罷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順應變化而死。業已變化而生長於世間,又會變化而死離人世,活著的東西為之哀嘆,人們為之悲憫。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脫了自然的捆束。
毀壞了自然的拘括,紛紛繞繞地,魂魄必將消逝,於是身形也將隨之而去,這就是最終歸向宗本啊!不具有形體變化而為有了形體,具有形體再變化而為消失形體,這是人們所共同瞭解的,絕不是體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們所共同談論的話題。
體悟大道的人就不會去議論,議論的人就沒有真正體悟大道。顯明昭露地尋找不會真正有所體察,宏辭巧辯不如閉口不言。道不可能透過傳言而聽到,希望傳聞不如塞耳不聽,這就稱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擴充套件資料:
《知北遊》鑑賞
《知北遊》“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為篇名。“知”是一寓託的人名,“北遊”指向北方遊歷。在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認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開篇便預示了主題。
全文自然分成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黃帝為知言”,主要說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宇宙萬物原來都是“氣”,“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萬物歸根結底乃是混一的整體。
第二部分至“可以觀於天矣”,基於第一部分的認識,進一步提出“至人無為,大聖不作”,一切“觀於天地”的主張,即一切順其自然。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寫齧缺問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體道之法。
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寫舜與丞的對話,指出生命與子孫均不屬於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氣的變化。第五部分至“此之謂大得”,透過老聃跟孔子的談話,描述大道存在的獨特方式,藉以說明大道的特點。這一部分在全篇中處於重要地位。
第六部分至“彼為積散非積散也”,說明大道雖不可知卻“無所不在”,對道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第七部分至“不遊乎太虛”,借寓言人物的話,進一步指出道“不可聞”、“不可見”、“不可言”的特點。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當然也就“不當名”,不可言傳。
第八部分至“何從至此哉”,寫“有”與“無”的關係,“有”與“無”的相對性仍是基於“有”,只有“無無”才是真正基於“無”。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資焉”,寫捶制帶鉤的老人用心專一。
《知北遊》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對於瞭解《莊子》的哲學思想體系也較為重要。篇文所說的“道”,是指對於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認識。篇文認為宇宙萬物源於“氣”,包括人的生死也是出於氣的聚散。
篇文還認為“道”具有整體性,無處不在但又不存在具體形象,貫穿於萬物變化的始終。篇文看到了生與死、長壽與短命、光明與幽暗都具有相對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相生、相互轉化的。
但基於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和同一性認識,篇文又認為“道”是不可知的,“知”反而不成其為“道”,於是又滑向了不可知論,主張無為,順其自然,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改變,也不必去加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