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美國航母到來之時,日本為什麼不像美國飛機一樣直接攜帶炸彈攻擊對方航母?而是換裝魚雷,貽誤了戰機,增加了航母被攻擊時的危險性。
-
1 # 果汁kuk
-
2 # 奈米看歷史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美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中途島海戰中,當南雲忠一聽到美國航母到來的時候,為什麼日本飛機不直接用炸彈攻擊對方航母?為什麼讓已裝載好炸彈的飛機再更換魚雷呢?我們先來縷縷山本五十六對整個中途島戰役的想法和在實際交戰中南雲中一為什麼會出現換彈猶豫這個情況。
在對中途島的第一波攻擊結束以後,率領第一攻擊波的友永丈市大尉向南雲彙報需要對中途島第二波次攻擊。此時受到中途島方向來的美軍飛機第一批次10架(被擊落7架)的攻擊認為中途島的防禦力量還是比較強,決定把原來準備用於對付美艦的飛機改為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注意比較關鍵的一點,仍然沒有發現美軍艦隊。下令已裝好魚雷的飛機換裝成對地攻擊的炸彈。
過了沒多久南雲接到利根號推遲半小時起飛的一架偵察機發來的電報,距中途島約240海里的海面發現10艘美國軍艦(沒說發現有航空母艦)。同時下令暫停更換炸彈。美國第二批轟炸機這時也對南雲艦隊發起攻擊,被航母上升空的戰鬥機攔截了。等了15分鐘接到報告說有美國航空母艦,再次下令飛機送回機庫更換魚雷。此時日本航母上混亂一片,為了節約換彈時間,把魚雷,炸彈都堆放在甲板上。而在此時,對中途島的第一攻擊波飛機也已飛臨上空要求降落補給,由於第二波次的魚雷機還沒有完成換裝魚雷的工作,也沒有戰鬥機護航,決定推遲攻擊美特混艦隊時間,先收回第一攻擊波的飛機,同時等待第二次攻擊波飛機換彈結束再攻擊。而美國航母上的俯衝式轟炸機已飛臨日本艦隊上空對其展開攻擊。
企業號的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分成2箇中隊分別攻擊赤城號航空母艦和加賀號航空母艦,由於率領VS-6中隊的隊長小麥克拉斯基少校是戰鬥機飛行員出身,不熟悉俯衝轟炸的程式——他應該帶領先頭編隊攻擊較遠的那條航母而不是近處的,因此導致幾乎全部轟炸機(30架)集火加賀號,率領VB-6的百思特上尉意識到還有一條航母沒有被攻擊,他極力呼叫才召回了兩架飛機參與轟炸。他們完成了這場戰役中最漂亮的轟炸:三枚1000磅炸彈中,第一枚和第三枚分別近失,而百思特投下的第二枚炸彈砸穿了赤城的飛行甲板並引爆了彈藥,創造了一發炸彈擊沉航母的戰績。隨後趕來的17架從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VB-3)專門攻擊蒼龍號航空母艦。日軍的3艘航空母艦剎那間變成了三團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的飛機以及燃料和彈藥引起大爆炸,火光直衝雲霄,短短的5分鐘,日本三艘航空母艦被徹底炸燬了。
搶救失敗的赤城號航空母艦被日軍舞風號、萩風號、野分號和嵐號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無法挽救的飛龍號航空母艦被日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由此可見,由於南雲忠一的艦隊需要同時擔負兩個方向的任務,交戰時又有情報上的延誤,造成南雲忠一在對中途島的攻擊時間還是美特混艦隊對南雲艦隊攻擊時間上的判斷失誤,從而造成航空母艦上艦載機換彈時的混亂。很多飛機還來不及升空就和航空母艦一起被炸成火海了。那麼也就不難理解日本飛機不直接用炸彈攻擊對方航母了。
-
3 # 瞎搞學教授
南雲此時主要想的還是怎麼去擊沉美航母。雖然可能已經想到把飛機放出去的一半原因是為了避險。
然後他盤了盤現在的情況:
九九艦爆此時掛載的炸彈跟美帝俯衝轟炸機幹倒日艦的航彈有本質區別,它的炸彈是對陸攻擊的“爆彈”,靠碎片的,打到戰艦上也就把木頭甲板掀起來,殺掉一些倒黴沒防護的水兵。
而第一波戰鬥機群剛剛返回,還要降落加油掛蛋。意味著先讓攻擊機群起飛的話,友永中隊都得掉海里,攻擊機要在沒有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去攻擊美航母。而就在不到1小時前,1波沒有護航的美攻擊機隊剛剛被擊落。這是南雲腦子裡自己機隊的下場。
於是無論從攻擊角度還是避險角度,他覺得此時起飛都不是最好的主意。
而意識到艦隊正處於巨大危險中的山口多聞,已經氣的暴跳如雷,他要求立即投入攻擊。但是南雲已經要開始接收友永丈市中隊了,根本沒有回覆。
之後的兩小時,因為美機陸續的攻擊,護航戰鬥機的加油掛蛋作業一直沒有進展。攻擊時間一推再推,最終盼來了麥克拉斯基少校和貝斯特上尉。
即便是事後諸葛亮,我也未必能出出比南雲更好的主意。
-
4 # 漩渦鳴人yy
所以說我一直在說的事情就是要想了解那個時代的戰爭規則,最好先了解這個時代的裝備裝備決定戰爭,如果不瞭解裝備就直接去看這個戰爭的話,你會發現你看到的戰爭永遠都是錯誤的,槓精永遠都可以找來很多的事情!
中途島海戰裡面他們所使用的航空炸彈是什麼呢?這種炸彈又是怎麼使用的呢?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的航空艦載機所使用的炸彈,基本上封起來的話有幾個種類,在這其中,有一些炸彈是普通的炸彈戰鬥機動的攜帶,但事實上這種炸彈對於普通目標的殺傷性有限,尤其對於軍艦這樣的大型目標!你別說是把軍艦給炸成了,你就算是給足他動能,他都炸不到人家的彈藥庫,都引發不了殉爆!
真正重要的是航空炸彈,也就是大家在電視上面經常會看到挖出來一個超大個兒的炸彈,那個東西叫做航空炸彈,這個炸彈的直徑有可能達到400多毫米!面所含有的炸藥量能夠把兩百米範圍內的所有東西全部都給炸平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的航空炸彈是一個非常珍惜的物品,這個東西所含的數量特別少,而日本航空母艦上面所寫的的航空炸彈,基本上是拿長門級戰列艦的大炮給改過來的!長門級戰列艦的炮彈口徑是410mm,而這些航空炸彈就是拿長門級戰列艦的410mm口徑的大炮炮彈給改過來的!
這是個炸彈,才是真正正正的能夠對戰艦產生威脅的炸彈!但這個炸彈數量很少!普通的一隻航空母艦編隊可能儲存的數量,幾十枚都夠嗆!
很多人都會提到珍珠港戰役,其實珍珠港戰役就是一次軍事上的冒險,無論是從戰役發起的時機以及戰役本身的執行,所有的艦載機編隊在進入到珍珠港之前都是掠地飛行,也就是離海面跟當時的懸崖特別近,其中有一個基本的戰術動作,日本航空兵練了很久就是在越過一座小山以後迅速向下壓低機頭,把飛機飛行高度給降低,這樣的話才能保證魚雷不觸底!
對於珍珠港當時防空火力慌作一團,而且日本航空業的高度比較低,所以投放炸彈十分的從容,命中率高!
但是你在面對類似於中途島戰役裡面一隻完整的美軍航空兵編隊,你的這些作戰前提都不成立,敵人的防空火力會很強,甚至於有戰鬥機進行干擾!而且戰艦的速度都特別快,尤其航空母艦這玩意兒得頂著風快速的航行,這樣的話才能保證自己的戰績能夠順利起飛!你能夠捕捉得到對方的行蹤嗎?你能夠保證你在高空之中扔下的炸彈能夠命中目標!
也有其他的辦法,比如說俯衝轟炸,這也是當時很多轟炸機想到的一個解決方法,但是我在上面說了敵人的防空火力不弱,而且都是全副武裝,況且敵人也有飛機進行護航!轟炸機在做俯衝轟炸的時候是他最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俯衝轟炸機的航線是固定的,很多的防空火力甚至於戰鬥機可以提前在他航線經過的地方進行提前攔截,這的話俯衝轟炸機經常會面臨九死一生的情況!
更何況日本人本身攜帶了這種對戰艦有巨大殺傷力的航空炸彈有限!
綜上所述,中途島日本人換炸彈其實也是一個無奈之舉,受限於當時的情況,對付戰艦最好的辦法還是用魚雷發射的距離比較遠,而且能夠保證自己戰績的安全,最重要一條發射起來比較簡便,不像那航空炸彈那個俯衝轟炸一樣那麼危險!
但是後來呢,日本的盟友也就是納粹德國想到一個解決辦法,這就是遙控炸彈,也就是現代人大家想到的一種辦法!當然這個東西我們這裡就不多細說了!
-
5 # 一葉楓流
因為日本海軍和南雲忠一教條,還墨守成規。
教條是攻擊軍艦一定要用魚雷,因為魚雷才能擊沉。
二是攻擊機一定要有戰鬥機護航。
但是日軍在艦載機的配備上,卻沒有留出航母護衛戰鬥機的數額。即戰鬥機如果掩護攻擊機,就不能保護航母。如果保護航母,就不能掩護攻擊機。
南雲的錯誤一開始就出現了——把第二波攻擊機的護航戰鬥機派出去掩護航母。這已經斷絕了第二波艦載機出擊的可能性。
美國航母的機庫和甲板都是非裝甲的。飛行甲板鋪的都是厚木板。即使是普通爆破彈也可以摧毀機庫和飛機。
但是日軍執拗的認為必須擊沉才是勝利。所以必須要用穿甲彈。這才有了換彈操作。
南雲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護航攻擊機的戰鬥機排出去了,造成甲板上的攻擊機群事實上不可能出擊的局面。
其次才是堅持換彈。非要擊沉美國航母。
本來機動艦隊的作戰目標之一就是消滅美國艦隊。但是美國艦隊出現了,日本艦隊卻不做反應。即使是幾艘巡洋艦,也應該派一個機隊去攻擊。
一個墨守成規的將軍,只能打勝仗,按照計劃打仗。他們適合去執行命令,不適合釋出命令。
南雲適合當航母戰隊司令,而不是航母艦隊司令。
-
6 # 邊疆遼遠洪荒
我也有這個疑問。明明在珍珠港已經被實戰證明的戰術,南雲怎麼不會用了?水平轟炸機既然能炸沉亞利桑那號,難道不能對付比戰列艦防護薄弱的多的航母嗎?即使不能擊沉,損毀甲板也很好,航母就失去戰鬥力了。而且,南雲明明擁有4艘航母,完全可以交叉作業,用一艘回收飛機,一艘換裝魚雷,一艘起飛俯衝轟炸機,一艘放飛零式做空中警戒。我這當然只是想想而已,其實並不具備任何專業知識。但是有一點可以被很多史料證明,那就是日本海軍,作為帝國的榮光,早已從內部開始傲慢、僵化、腐朽,有些人發現了,但是無力迴天,比如說山口百惠的祖父山口多聞。日本雖然很早就開始研究航母戰術,但是很多人對其理解並不深入,更何況日本的民族特性也不允許挑戰權威。反觀美國,其實對航母也認識不足,建造數量相較於海軍規模顯得太少了,而且在航母已經發揮關鍵作用的時候,還建造了4艘衣阿華,甚至蒙大拿都準備開工了,也就是說大艦巨炮思想仍然揮之不去。但好的一點是,美國的軍令系統允許各級指揮員有限地自由發揮,這在很多戰役中有所體現,而且產生了神奇的效果。其實像日本人一樣因循守舊比較普遍,直到現在都是,像美中國人那樣天馬行空才是奇葩。據我所知,能在戰爭中打出各種花樣的,除了美中國人就是中中國人,只是中國軍人訓練差、裝備也差,所以效果不太明顯。
因循守舊還是開拓創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大課題。比如說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剛剛開始普及的時候,很多人視其為洪水猛獸,所以鬧出了“很黃很暴力”的笑話。以我自己為例,現在還用著4G手機,不是買不起,而是覺得5G沒什麼用,也許在那些開拓創新的人眼中,我就是個老古董。
-
7 # 田老大camp1
炸彈對付航母效能很低,換魚雷去對付航母是一種常識性操作。看了網上很多回答,都還沒有說到點上。主要基於三方面原因。一,炸彈的破壞力不如魚雷,這個回答比較多了。
二,炸彈和魚雷的攻擊位置不同。炸彈落到航母甲班或上層建築上,看起來炸得轟轟烈烈,拍電影好看,但不容易造成致命損壞,艦上損管一般都能應付。得多少炸彈命中才能癱瘓一艘航母啊。而魚雷就不同了,它攻擊航母的吃水線以下位置,就相當於從頂蓋攻擊坦克,那正是薄弱位置,而且一旦被擊中,就可能導致海水大量湧入,艦艇失去平衡甚至沉沒。挨一枚魚雷都是致命性的。
三,炸彈和魚雷的攻擊方式完全不同。二戰時炸彈轟炸還主要是DIVE~TOSS方式,即從上方俯衝瞄準,炸彈在最後階段與飛機脫鉤,按慣性飛行命中,飛機緊急拉起,這個瞄準方式其實是在高速運動中在地方防空火力的巨大壓力下完成,而且對方會採取規避動作,命中率是比較低的。但魚雷攻擊則不同,它可以低空隱蔽接敵,從側面早早投射魚雷,飛機所受的火力干擾要,瞄準的時間充裕,命中精度高。
因此,很顯然用魚雷攻擊航母或艦艇才是首選。
-
8 # 老連長15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對付軍艦最好的武器就是魚雷,魚雷是19世紀末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出道就以驚人的威力讓人刮目相看。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魚雷比水面上爆破的武器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是因為,魚雷在水下爆炸,而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而壓縮性只有空氣的1/2500,是傳遞爆炸能量的良好導體,這只是厲害的一個方面,在船體水線下爆炸,可以造成船體破損進水,這也是一顆小小的魚雷能打沉萬噸級船隻的祕密所在。
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艦隊四艘航母本來是轟炸中途島的,結果日軍密碼被破譯,美軍三艘航母艦隊赴中途島附近迎敵。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美軍航母編隊被日軍偵察機發現,結果日軍南雲中將犯了致命錯誤,命令裝好航空炸彈艦載機迅速換裝魚雷,攻擊大型艦艇最好用的就是魚雷。也就在部分換好起飛部分在換的混亂中,第一批美軍的十四架轟炸機就到了,結果全部被日軍打下,由於日軍航母甲板堆滿了換裝下來的航空炸彈,才讓第二批美軍攻擊機有機可乘,結果日軍三艘航母被擊沉,南雲一看急眼了,命令僅存航母艦載機全部出動攻擊美軍艦隊,美軍約克城號被日軍擊沉,在日軍艦載機攻擊完返航,結果美軍飛機尾隨而來,擊沉了日軍第四艘航母。
-
9 # 走近哈佛
這事,原因還是挺多的。
首先是日本海軍當時使用的97式艦載魚雷轟炸機,這是一種三座單發兩用轟炸機,即可以攜帶炸彈,又可以攜帶魚雷。97式攜帶炸彈的時候可以帶一枚800公斤重普通炸彈,用水平轟炸方式進行轟炸。這種方式主要用於對地面固定目標進行打擊,很難命中航行中的軍艦,不過一旦命中,這枚對航母的殺傷力是巨大的。而97式真正有效的攻艦方式是低空水平突入近距離發射魚雷,所以用對地攻擊的炸彈打擊美國航母,只會浪費數量有限的艦載機。單從飛行效能來說,97式比當時其它國家的艦載魚雷機速度和機動性都要強,是當時最好的艦載魚雷轟炸機,同時也有很高的任務通用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指揮官在如何選擇最優先任務,並確定合適的掛載時就會存在選擇困難了。
第二點是日軍戰術較為死板,缺少美軍飛行員牛仔式的搏命精神,更講究按部就班的按戰術條例來使用航空兵器。其實在當時三艘航母被擊中失去戰鬥力以後,日本海軍在無奈之中也會發起非常規的搏命反擊。對約克城號航母的第一次攻擊只有15架99式俯衝轟炸機和少量戰鬥機參加,最終只有7架飛機成功投彈,卻命中了兩枚炸彈,效率頗高。只是因為99式攜帶的是250公斤炸彈而非美軍的那種454公斤炸彈,殺傷力有限才沒有擊沉美國航母。
第三點就是日軍戰場態勢始終掌握不明,對於美國中途島上陸基飛機的戰鬥力估計過高,使指揮官在任務方向的抉擇上產生猶豫,一再錯失戰機,最後導致失敗。
-
10 # I瀟湘瘦石I
其實這個問題提的不是很專業。
日本發動中途島戰役,其目的是攻佔中途島,在那建立一個向東的前哨據點,以監視來自夏威夷方向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母編隊,避免再次發生4月26號美國航母編隊偷襲日本本土。
由於日本海軍攻佔中途島的計劃被美海軍破譯,美海軍將可用的三搜航母部署到中途島東北面,打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一機動部隊(南雲統帥的四艘航母編隊)一個漂亮的伏擊戰。
南雲在出動艦載機去轟炸中途島前,並沒有發現美航母編隊的蹤跡,因此,派出去的艦載機掛載的是攻擊地面軍事設施的高爆彈,而不是用以攻擊航母的魚雷或穿甲彈。
而美海軍艦載機出現在南雲航母上空時,正趕上南雲第一波艦載機返回後準備再次轟炸中途島,這時南雲才發現美海軍航母的存在,就上演了炸彈換魚雷的鬧劇,因為那時海軍認為對付海上目標,魚雷是首選,空襲珍珠港擊沉美海軍戰列艦也用的是魚雷。
日第一機動艦隊在三艘航母被擊毀後,剩下的飛龍號在山口指揮下,用艦載機攜帶穿甲彈也擊毀美航母一艘,算是挽回了一點顏面,但隨即,飛龍號又被美軍擊毀。
中途島之戰以日軍損失四艘航母而失敗,從而失去在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
炸彈換魚雷其實沒有問題,要弄懂這個問題,你要搞清楚當時日本就是兩種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想帶魚雷也帶不了,只能帶炸彈,而魚雷轟炸機是可以帶魚雷也可以帶炸彈的,但帶炸彈也只能水平轟炸不能俯衝轟炸。而魚雷機要是帶炸彈進行水平轟炸,炸機場這種固定靶還行,炸航母這種移動靶命中率就幾乎沒有(中途島之戰,美軍水平轟炸機投彈超過三百枚,無一命中),所以要攻擊艦隊,魚雷機炸彈換魚雷是必然,哪怕後來的山口多聞反擊,也是讓魚雷機把炸彈換成魚雷後出發,所以第一波攻擊約克城的全是俯衝轟炸機,第二波全是魚雷機,而真正要了約克城命的也是魚雷機的兩條魚雷。那南雲就完全沒問題了嗎?也不是,他讓魚雷機炸彈換魚雷沒問題,問題是他不只有魚雷機,還有俯衝轟炸機啊,他其實可以讓俯衝轟炸機先去攻擊,等魚雷轟炸機換好魚雷再出發。當然這樣添油戰術攻擊效果會變差,所以南雲選擇更穩妥的一波流,而不是山口多聞主張的兵貴神速,先讓俯衝轟炸機出擊,南雲打算等魚雷機換好魚雷,戰機加好油,然後魚雷俯衝戰鬥機一起一波上把美國艦隊一波帶走。結果還沒完成準備就被對面一波絕殺。當然,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即使南雲先就放飛俯衝轟炸機,其實也改變不了結果,因為日本偵察機發現美國艦隊的時候,美國航母攻擊機群已經起飛,而且偵察機還報告了錯誤的位置訊息,所以,即使先起飛俯衝轟炸機,也很難按照錯誤座標難找到美國艦隊(山口的俯衝轟炸機都是靠尾隨返航美機才找到美國艦隊),而襲擊南雲的轟炸機,該來的還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