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看非雲

    我覺得是可笑的,老闆需要你了,跟你講情懷,不需要你,掃地出門。

    明星們還好,機會多多,更多人是為了謀求一份合同。記得一個惡搞小影片,伊戈達拉對一個邊緣球員說,老闆決定不和你籤合同,結果那個2米多的大漢當場就哭了。

    不倫自己追求的是錢,還是榮譽,都是自己的選擇,不應該道德綁架,說到底球員也是員工,想去更好的環境工作,難道是錯誤的?

    被老闆拋棄的難道還不多?韋德,帕克 小托馬斯,羅斯?

    商業聯盟,難道看不穿?憑什麼在你騎士,在你雷霆不高興的打球?

    打球首先是工作,錢OK了,當然想贏球,沒破壞規矩,憑什麼說投敵?換個舒適工作環境而已。

  • 2 # 曾不才在別處

    巨星離隊,首先是自家球迷傷透了心。海沃德、以賽亞·托馬斯這種級別的球星離隊,都會有球迷燒球衣,戈貝爾甚至罵他“這些x子沒有忠誠可言”,詹杜這種級別的球星,多少年才出一個,突然離去,球迷自然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詹杜下家的選擇,都引發了爭議。詹姆斯和韋德、波什組成了三巨頭,14年回到克利夫蘭,又和歐文、樂福組成三巨頭;杜蘭特更是加入了一支擊敗自己的73勝球隊。

    從找工作的角度而言,這無可厚非,詹杜不過是選擇了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而已。但在球迷眼裡,像他們這個級別的球星,早已被道德綁架。作為聯盟頂級巨星,就應該有一定的擔當,憑藉一己之力戰勝對手奪得冠軍。就像喬丹一樣,被大鳥、托馬斯等擊敗,卻一次次奮起反抗,成就更好的自己。

    事實上,偶像就是球迷慾望的滿足。球迷希望他們做到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補償。正因如此,像克勞福德、傑克、韋斯特等球員不斷換隊,沒人在意。但詹杜已經被符號化。球迷希望他們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一旦他們的選擇不符合自己的預期,便會遭到球迷的看口誅筆伐。

    但是,每個球員的職業生涯就那麼十幾年,他們有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我們並沒有權利綁架他們。

  • 3 # 陷阱不懂球

    這個問題要從多角度來分析。

    NBA是商業的聯盟,在老闆與管理層眼中,球隊的利益才是首位。對於商人來說,他們不會在意球員個體的利益,他們只希望球員把球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站在球員的角度來看,這是不現實的。

    球員也要養家,也有自己的人生,籃球場是一些人幻想的無硝煙戰爭,可對球員來說,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作。所以對球員來說,特別是自由球員,他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可以選擇留在主隊,可以選擇去往他隊,這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球迷卻從不會這麼想,作為一個旁觀者,球迷只會在意比賽是否華麗、是否具備衝擊力、籃球情結是否豐滿。球迷乞求管理層能講究情懷,球員能講究感情。所以類似於詹姆斯與杜蘭特,他們從生涯開始便為選中的球隊效力,所以球迷期待他們能陪伴自己度過看球的生涯。

    於是當詹姆斯與杜蘭特選擇其他球隊時,自然而然會出現背叛的韻味。很多球迷無法接受,會燒掉他們的球衣,扔掉球星的球鞋。可是說到底,球員總是要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在規則內,他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鐘意的球隊,而且能得到其他球隊的挖掘與青睞,是他們實力的展現,不是所有球員進入自由市場都會引起所有球隊的哄搶,他們取得的影響力,都是自身夜以繼日努力的成果,那麼他們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球迷們卻期待自己支援的球星有英雄情結,可以留守主隊,像喬丹、鄧肯、諾維茨基以及三連冠後的科比等等那樣,為選中自己的主隊帶來總冠軍,實現英雄主義的籃球夢。可是奪冠需要付諸太多的努力,實際的道路也充滿太多的艱難險阻,而NBA也不是簡單的組陣容就可誕生冠軍的聯盟,他有著工資帽、有著化學反應,球員角色等多種因素,所以球員利用為數不多的巔峰生涯,離開選中自己的主隊追逐冠軍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行為,當然,他們會因此喪失一些劇情化與輿論偏向。不過這些輿論與終生無冠比起來,就不算什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平三中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