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笑笑生

    不知道題主問的哪一代垮掉是具體指什麼,依我的理解,在中國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還真的有一個時期是完全垮掉,差一點導致華夏民族的覆滅!那就是——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發生在西晉時期,北方各遊牧民族趁著西晉內部發生的“八王之亂”南下入侵!其中五胡指的是五個民族:匈奴、鮮卑、羯、羌、氐。但實際上入侵中原的遠不止五個民族,這五個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隨著胡人南下入侵的深入,晉王室南遷,到東晉建立的時候,整個北方已經盡入胡人之手。胡人所建立的政權和處在南方的東晉政權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但是面對善戰的遊牧民族,漢人是處於弱勢的,只能依靠長江天險,守著最後的底線。

    可是長江以北的地區就沒那麼好過了,遊牧民族文明相對於華夏文明發展比較落後,有的更多的是人的野性,吃人肉,喝人血,完全沒有仁義道德可言!沒有隨著晉王朝南遷的平民百姓,只能任憑胡人的侮辱、燒殺、掠奪,甚至是被烹食!

    其中羌族的後趙政權石虎,殘暴不仁、窮兵黷武。對待漢人猶如牲畜,絲毫沒有憐憫之心,華夏民族處於水深火熱、異常艱難的時刻。後來後趙政權被一位在歷史上並不受待見的人物冉閔所滅,還以牙還牙的實施了屠胡令,雖然手段極端,卻把胡人重新趕回了草原,重拾華夏民族的希望。他的功績是不容抹滅的!

    華夏民族的千年文明並不會那麼容易就被征服,只要有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正是冉閔給點燃了這個星火,雖然這是一場文明的災難,雖然對於有著千年文明的華夏民族這一段完全垮掉。可是卻也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胡人漢化,也證明了華夏文明的感染力是多麼強大,更為我們現在大一統的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2 # 老郭雜談

    沒有。歷史上很多時候看似不可理解。但是都是當時各種因素疊加的結果。絕不是那個人或者那一代人無所作為導致的。

    歷史的每個階段都是當時人基於當時生存環境做出的應對措施。不是我們後來想當然的愚蠢

    以五胡亂華來說,一般都說漢人當時已經垮掉了。其實當時漢族人也在不停的改革中。剛開始統治者選擇排擠漢人,發現不行。然後換一個統治者重視漢人,想要漢化胡人。結果也不行。最後漢族和胡人相互融合才統一了天下。這個過程中,都是當時的精英不斷想新辦法,不斷試錯才最後成功的。中間的過程,各種因素相互影響,比如思想,生產技術等等都會起作用。不是我們後來人想的那麼簡單

  • 3 # 咖啡館說史

    我所理解的“垮掉”是指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覺得垮掉的一代是魏晉時期。

    自從漢代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中國的文人都抱著積極出世的態度,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夢想。但是,到了魏晉時期,作為文化薪火相傳的讀書人都走向了沉淪、消極避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從表面上看來,他們都是超然物外,無所掛念、也不畏權貴的隱士典範,實則是失去了希望了。

    其中最讓人覺得震撼的是“阮籍窮途而哭”,車到窮途,而失聲痛哭,他所哭的不只是實現的路沒了,更像是“心靈”層面的路死了。

    也正是這種原因,這些人好飲酒,阮籍為了躲避司馬氏的通婚,連續飲酒六十天,天天爛醉如泥,甚至還對人說“我醉倒在哪裡,就埋在哪裡”。好酒並沒錯,像盛唐的李白也非常好酒,但李白是一種飄逸灑脫,而不是苦悶。其次,他們也好“藥”,在魏晉時期有一種叫做“五石散”的藥,魯迅認為這是一種毒藥,因為它能讓人渾身發熱,精神變得亢奮,而這又促進了酒的作用。

    魏晉時期的文人,還有大隱士陶淵明,他雖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卻也曾經進過仕途,只不過仕途沒有他的容身之處,讓他覺得這是“以心為形役”,因此惆悵而獨悲。

    知識分子垮掉了,一個時代也就垮掉了,這樣說,雖然有不合理之處,但是的確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年級下冊英語五六單元的單詞,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