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棠文化
-
2 # 實話說不得系列
秀才相當於大專,舉人想當初博士,進士應該是院士。狀元就是院士第一名。
有一階段稱初中生為秀才,那時文盲較多,現在文化普及了,初中現在幾乎就是盲,大專是相應的,因為有大專這個最低學歷才有資格教書。過去只有考上秀才才能有資格教書 。
過去考取舉人可以做官,可以稱老爺,現在本科幾乎同大專待遇沒多大區別,就是研究生現在也氾濫,找工作也不是有大爺待遇,只有博士,找工作人家能以大爺相待,所以舉人可以與博士相提並論。
進士地位重了。現在科學家,當官也省級待遇。用學位就是院士。不過地位稍遜院士,但高於博士。進士做官金子招牌,院士也是工作單位的金字招牌。所以有點牽強附會。
狀元是進士第一名,也是院士第一名,首席院士。
-
3 # 燕趙茶樓千曉生
按照古時的文化普及及社會地位
秀才就算是士紳級別可以主持一鄉 或從事教育事業
舉人便可以入主一般的縣級行政主官!就算沒有分配 其地位也是縣級別!
進士最次保底處級官一般市級別的市或大縣人才短缺!沒有不分配安置的!
狀元一般不會外放!直接就任中央文化部門翰林熬上幾年資歷也是鍍金!!一般從事清貴職業!如翰林 御史 類!!! 如外放主政市級府城 一般出發點太高容易被打壓排擠 因為誰也不想在官場遇見同屆的扛把子 平白矮了半頭!!!
-
4 # 問答達人
狀元:便是各個區域範圍總成績第一的人。
舉人:高中時參加全省高中會考全部通過、取得高中畢業資格、有資格去高考的,就是舉人了;
進士:高考通過,成了大學生的,都是進士。
秀才:參加縣或者府一級考試通過的,成為秀才;
舉人:秀才參加省一級(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考試通過的,是舉人。
狀元: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
-
5 # 不飛的鳥
童生相當於高中畢業生;秀才相當於985本科生,監生相於破格錄取的985本科生。舉人相當於北大清華錄取生(難度),清華北大的碩士生層次,有座官的資格,己考入國家副科級。進士難度相當入國家科學院院士,層次為北大清華博士,有分配坐官資格,七品,相當於縣委書記,正處級。國考,考入正處做職位,根正苗紅,提升空間大,也是重點大官培養物件!
-
6 # 家在蘇州河畔
個人認為狀元應該是中科院院士,進士應該是博士,舉人應該是985的碩士,秀才應該是211和985的本科畢業,千萬不要以為大專是秀才,三本到一本都是舉人,碩士是進士,以前的讀書人沒這麼不值錢
-
7 # 手機使用者6260737631冰
秀才!國家文人的預備隊,大學生,舉人國家公務員隊伍,可以當吏!進士國家的官員隊伍,可以進入各品官!狀元是甲,乙榜進士的第一名!由皇帝親點,是一種榮譽,
-
8 # 張建明
”秀才”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博士,”進士”相當於現在的教授。
” 狀元”相當於現在各省、市轄市、自治區,每年全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考試,文科、理科總分前三名獲得男生女生,大部分被北大、清華錄取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
9 # 漢徵西大將軍
秀才、舉人、進士、狀元在古代不僅僅是一種學歷更是一種另類的職稱,享有特有的政治地位!明清時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狀元都會有隱性或者顯性的福利和待遇!
秀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中了秀才才能算是讀書人,而沒有中秀才的童生的社會地位並不高,比如孔乙己之流做了多年童生未能考中秀才,最後流落街頭!
秀才有什麼福利呢?中了秀才就是可以算考取了功名,在社會等級上就和平民做了區分。秀才可以免除勞役,入仕為吏,就算不為吏也可以參與到地方管理,評為第一等的秀才發放糧米等福利。
古代秀才、舉人、進士和狀元在如今的社會地位如何呢?
如果從學識上來說:秀才就是如今的本科和碩士,舉人就是博士和教授,進士就是中科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狀元也就只有諾貝爾獎得主了!
如果從政治影響力上來說:秀才就是市人大代表,舉人就是省人大代表,進士和狀元就是全中國人大代表。
古人通過科舉改變命運,今人通過高考、考研等等改變命運,共同的地方就是在相對公平的環境上,沒有不勞而獲,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奮鬥!
-
10 # 我是山左散人
制度不完全一樣,科舉考出來的舉人、進士可直接受官,進士一般實授縣令,考慮到當時一個縣只有區區幾個官,其它都是吏,全國的官員數量也非常少,縣令的考核都要通過吏部,用句話說,是部裡管的幹部,因此,進士出來授官後的地位,比咱們目前的縣級領導要高的多,
如果硬要比的話,用考試本身做一個比較,可能更能說明問題:
以明清為例:
設高考=鄉試,都是有省排名的考試
童生相當於高考總人數
則:
秀才=各省排名靠前211錄取生,
舉人=各省排名靠前985錄取的學生。
進士=各省清北錄取的學生。
經過綜合考慮與計算,乾隆年間各省鄉試舉額分配情況如下:
清朝前期鄉試分省定額錄取情況表
省份 直隸 江南 浙江 江西 湖廣 福建 山東 河南 山西 廣東 陝甘 四川 廣西 雲南 貴州
舉人名額 102 114 94 94 93 85 69 71 60 72 61 60 45 54 40
科試人數 8160 9152 7520 7520 7440 6800 4140 4240 3600 4320 3660 3660 2250 2700 2000
文化發達地區錄取率明顯低於相對落後地區,這樣規定舉額和錄取比例,旨在保持錄取的區域公平.
進士名額:300,舉人名額:1114,鄉試人數:77162,
舉人考進士錄取比例為26.9%,
秀才考舉人比例為1.44%,秀才可錄取進士的比例為0.39%,
估算童生到秀才選拔比例為10%,則童生可錄取進士比例為0.039%,萬分之3.9,
以高考人數1000萬計,錄取人數為:3900名。錄取比例為萬分之3.9,以100萬人參加高考為例,相當於,390名,清北錄取,
童生錄舉人,以高考人數1000萬計,錄取人數為14482,錄取比例為萬分之14.48。以100萬人參加高考為例,相當於1448名,985最靠前學校錄取。
童生錄秀才比例以高考人數1000萬計,錄取人數為144820,錄取比例為萬分之144.8。以100萬人參加高考為例,相當於14482名,211好學校錄取。
考慮到正常科舉三年一科,以上比例還要適當減少。
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Quattroporte,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高考高中畢業可以參加,但鄉試只有秀才方有資格參加。
鄉試中舉,取得舉人資格才可以參加會試。以明清為例,會試人數約數千到萬餘不等
會試選拔300人,稱為進士,參加殿試。
在科舉考試中競爭最激烈的是鄉試,因此實行鄉試中舉分省定額制,洪武三年(1370年)規定鄉試中舉名額為:直隸(今南京)100人,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廣等省各40人,廣東、廣西各25人,總計470人。明宗景泰七年(1456年),各省錄取舉人的定額為:北直隸(今北京)、南直隸(今南京)各135,江西95,浙江、福建各90,湖廣、廣東各85,河南80,山東75,四川70,陝西、山西65,廣西55,雲南30。此後一直到明末,各省舉額沿用此數,只有雲南逐步遞增從40、45增至50名。後來貴州舉額從雲南分出來,雲南45,貴州增至30。明代分省定額的依據是各省總人口數與上年的考生數(按1/30來確定舉額),力求地區之間名額分配公平,避免引發民族矛盾與社會騷亂。
清朝沿襲明朝的鄉試分省配額制的同時,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又進一步完善了錄取制度。較明代更為具體,在確定各省舉額時綜合考慮該省的人口總數、考生總數、貢賦情況、教育發達程度以及邊疆少數民族等多種因素。如乾隆九年(1744年)規定:“直隸、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廣為大省,準其每舉人一名,錄送科舉八十名;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為中省,每舉人一名,錄送科舉六十名,廣西、雲南、貴州為小省,每舉一人,錄送科舉五十名。”
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年))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在漫長的1300年的科舉考試中,曾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
-
11 # 汪叔華
“學而優則仕”,無論秀才,還是舉人,亦或進士,甚至狀元,他們在古社會的地位也就是“仕”階層,雖然他們擺脫了“勞其筋骨”體力勞動討生活階段,但遠遠沒有我們所認為的就會一勞永逸,進入飛黃騰達的社會地位。因為他們雖然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都有讀八股文這個死書的痼疾,嚴重缺乏社會經驗。稍有不慎,即有可能招來下級和同僚的嫉妒而招來冤獄,甚至殺身之禍。
-
12 # 閱讀頑童
自隋朝設立科舉制度以來,正史野史所載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矛盾處,迷亂人眼。直至明清,科舉制度才算在版圖政權得到了統一性和規範性。因此,納入明清尤其清作為研究揣測物件。
第一步預備考:視年景不同朝代不同,最早時如正德年孩童九歲即可參加縣試,縣試通過參加府試,此時節名為童生,說白了還沒有進入科舉階段,只是預備考試或者叫做扣門磚。
第二步入科舉:府試合格後有資格參加院試,即由太學院所轄各地學政或學道系統組織的考試。考試通過後,稱為生員,即秀才。此功名即算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按福利等級為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此時節,秀才具備了開設醫館、私塾、寫保證等職業前途。
而入官學的秀才,光明前途現,其優等生(品行大於學術,因此常有做假孝悌事蹟者)由道學圈點劃入貢生,即國子監學生,按國家棟梁培養。
第三步可依靠保舉初具官身:學習三年,參加鄉試,這步就難了,其具有競爭的殘酷性,在監生、貢生的基礎上,有廕生參與,此類人考試一次就得官職,個人感覺似基層官員進修,再上臺階。有官生參與,即官家功名世襲子弟。
由此考試不及第或不願再上升,達者可靠同僚、家鄉、名師之保舉,一般為八品正職或七品副職之散官,以縣學居多。當然還有後備幹部,後備一般以郎字結尾,如文林郎邑癢生、修職郎貢選生。按現在來看,七品當為縣處級,八品當為科級。當然,此時也有靠捐金銀而達只為給孩子圖個功名身份的,其被統稱為太學生。
第四步初入仕:通過鄉試考試,即得到了舉人身份,初步具備了入仕選官的權利。當然,只是說有當官的資格。
參加會試而落伍者,具修養與德行好的,依靠美名揚和人脈關係保舉,一般可獲得七品副職正官即從七品。參加會試成功者為貢士,可授正七品官。
而貢士通過殿試者即為進士,由國家分配。依過去時,進士1-3名狀元、榜眼、探花是肯定留在中央政府的,並且常是明入翰林院,清入太學館,編纂正史。此類編纂官一般為從6品。
綜合來回望,即便有大德和同僚保舉,其初得官職也是多為文職,即政權和省府縣各檔院學系和撰志系。
-
13 # 隨珠和壁
秀才相當於211普通大學生。
舉人985普通大學生。
進士985學霸。
狀元C9學霸。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製度始於隋朝文帝時,逐步完善於唐宋,成熟於明清,最終廢止於清末。中國古代科舉取士形式與現代社會升學形式有類似,但錄取後的社會地位難以相對,這主要是古代社會與當今社會就業制度不同造成。
古代科舉考試,就業目標非常明確,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試猶如打通關,就明清兩朝而言,首先通過考試取得府、州、縣學的生員資格,此考稱童子試,考取後取得生員身份,生員的俗稱即是秀才,明清時期秀才考試比現代高考難太多,需經縣試、府試、院試三層才能過關,當年洪秀全四次參加童子試均名落孫山,在最後一次廣州應試後,偶然發現一本宣傳基督教的小冊子,才開始建拜上帝會,從此走上反清之路。
取得秀才身份後,算是國家正式承認的知識分子了,尚未有做官資格,但免交人丁稅、免傜役,可到府、州、縣學學習,為鄉試做準備,也可開講授徒辦私塾成為教育工作者,比如魯訊筆下三味書屋中的壽鏡吾老先生,在考取秀才後,不想走讀書做官路,選擇了塾師為終身職業。秀才還可以到官府充當幕僚,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吏。官吏官吏,官是官,吏是吏,有品才能稱官,無品稱為吏。明代那位做過浙江總督胡宗憲幕僚的徐文長,即是一例典型。一般說來,秀才餓死也不下田勞作。
秀才相當於現代什麼地位之人呢?我認為類似政府中一輩子沒轉正的混編人員、終身沒換過職業的教師,面臨繼續升學或正在擇業的大學畢業生。
大多數舉人走的都是繼續完成科舉之路,三年一次的會試,考中者為準進士,其第一名者,稱為會員。古代曾有連中解元、會員、狀元者,連中三元,被稱為三元及第。我能想到的只有明代大學士商輅。會試後再經殿試,最後出榜三甲,由皇帝賜與,一甲者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歷史上著名狀元有陳亮、文天祥,張謇等,還有那位“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楊慎,他鄉試第三,會試第二,殿試第一,可為步步高昇。二甲為賜進士出身,一般幾十幾百人不等,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也是錄取人數若干不等。曾國藩當年就是賜同進士出身,因對考試成績不甚滿意,他後來最不願提及此事。古代進士可相當於現代正在中央黨校培訓班的學員,正面臨結業後的分配,狀元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是組織部門重點考察培養的物件罷了,今後能否繼續發展,那就看他的造化了。光緒的老師翁同龢就是一例,狀元出身的他最終成為朝廷股肱之臣,是靠他的才幹得來。他侄兒翁曾源也是狀元郎,但因體弱多病,中狀元不久即退出官場,終身以書畫為業。
由此說來,古代科舉考試製度演伸出的“讀書做官論”其實難與現代教育制度的“讀書成才論”現象一一相對,如有比較,且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