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裡尋君

      後現代主義是一股20世紀下半葉風靡世界的文化思潮,本文以法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經典之作《情人》為例,分析了後現代主義跨越真實與虛構的邊界、文字的歷史化與歷史的文字化、消除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界限、主體的消亡與零散化的特徵。  關鍵詞:後現代主義;杜拉斯;情人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來盛行於西方世界的一種泛文化思潮,也是對現代文化哲學和精神價值取向進行批判和解構的一種哲學思維方式和態度。這一反現代性思潮雖然孕育於30年代現代主義的母胎,但主要是後現代社會(又稱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晚期資本主義)適應科學技術革命發展需要的產物,也是美國社會危機和精神異化的反映。一般認為,後現代主義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國,以後擴充套件到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作家萊斯利?非德萊稱:“今天幾乎所有的讀者和作家——從1995年起——都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正經歷文學現代派的垂死掙扎和後現代主義分娩的陣痛。”如同現代主義與傳統文化決裂的關係一樣,後現代主義也被認為是與現代主義的決裂。  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便是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之一。杜拉斯從十幾歲開始寫作,《情人》出版於一九八四年,當年就榮獲龔古爾文學獎,杜拉斯也因此成為享有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一九九一年,《情人》拍成電影后,更使杜拉斯成為當今世界幾乎家喻戶曉的女作家之一。  一、跨越真實與虛構的邊界  琳達·哈琴在《後現代主義詩學》中指出:“在後現代主義文學突破的種種邊界中,最重要的,便是虛構與非虛構,進而言之,生活與藝術的邊界”。跨越真實與虛構的邊界,是後現代主義小說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情人》中,我們也看到了這一後現代主義的特色。杜拉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完成了這一跨越。在她的文字中沒有所謂真實與虛構,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她不斷地說著自相矛盾的話,讓讀者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陷入困惑,把讀者引入一個亦真亦幻的小說世界中。  二、文字的歷史化與歷史的文字化  我們很難說清楚《情人》想表現的是什麼,它的主題“決非一個法國少女與一個華人的故事而已”。在《情人》中,我們無法清晰地分辨出現實世界和文字內容的界限在哪裡,在反覆的閱讀中,文字的意義不斷被擴散、被顛覆。在後現代主義中,所謂文字的終極意義,只是一個神話。文字的歷史化與歷史的文字化,其實就是文字與文字直接的關係。法國後結構主義思想家克莉斯蒂娃稱這種關係為“互文性”。各個文字之間既相互引發、相互派生、又相互指涉、相互呼應。  三、消除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界限  在《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一書中,傑姆遜認為後現代主義首先表現出一種“美學民眾主義”。現代主義文化追求的是高雅的文化,而在後現代主義階段,文學已經消除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純文學正在慢慢的消失。法國思想家讓?鮑德里亞宣稱“玩弄碎片,就是後現代”。①後現代主義表現的是一個零散、破碎、多元化的世界。在《情人》中,杜拉斯毫不費力的塑造了這樣的一個破碎的世界,使人乍一看,覺得這個人生都是在不斷的碎裂的過程當中。  四、主體的消亡與零散化  美國理論批評家詹姆遜把“主體的死亡”看作是後現代主義的特徵之一。主體性的的喪失,使後現代主義藝術“幾乎是普遍性的被稱作是拼湊的實踐”。在杜拉斯的《情人》中,小說的敘述視角不斷變換,不同的敘述聲音在文字交織出現,使主體的零散化、亦真亦幻。杜拉斯運用種種不確定的、沒有名稱的、說不出名字的形象,製造出一種含混不清的狀態。體現出後現代中心性、主體性、同一性消失的特點。

  • 2 # 網路新鮮玩意

    語言更自由,表現手法更多樣,有很多流派:荒誕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等等。文字中有種莫名的失落迷茫,表現了現代人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在二戰摧毀這個世界的同時也摧毀了數千年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讓人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夢醒了無處可走的失落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關羽是一個高傲的人,為何對張遼高看一眼,併成為好友?